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敌手(敵手)  拼音:dí shǒu
才力足以相抗衡的对手。宋。辛弃疾 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词:「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演义》第八六回:「臣料魏与吴皆无诸葛亮之敌手。」
《漢語大詞典》:前对(前對)
敌手,对手。《宋书·武帝纪中》:“爰初发跡,则奇謨冠古,电击强妖,则锋无前对。”
《漢語大詞典》:强对(强對)
亦作“彊对”。 劲敌;有力的对手。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刘备 天下知名, 曹操 所惮,今在境界,此彊对也。” 宋 苏轼 《和苏州太守王规父侍太夫人观灯之什》之二:“安排诗律追彊对,蹭蹬归期为恶宾。” 宋 陈师道 《和郑户部宝集文宝》之二:“向隅有知音,闔门接强对。”
分類:有力对手
《國語辭典》:夺标(奪標)  拼音:duó biāo
夺得锦标。本指龙舟竞赛中,夺取锦标获胜,亦借以比喻考试及第,或优胜得奖。见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三。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明。张居正〈示季子郁修〉:「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院也。」
《漢語大詞典》:诗敌(詩敵)
作诗的对手。 唐 白居易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酒军诗敌如相遇,临老犹能一据鞍。” 明 胡震亨 《唐诗谈丛》卷二:“昔人以得文友诗敌,其适遗形,其乐忘老,非虚也。”
分類:作诗对手
《國語辭典》:推手  拼音:tuī shǒu
一种运动。由太极拳演变而来,古称为「打手」。每局比赛限时一分钟。比赛方法以每局四人为一组,二人为选手,一人为裁判,另一人为副裁判。推手的技巧仅能以推手和拉对方肩膀以下、腰部以上的部位,将对方推出或拉出圈者胜。推手的要诀在于化解对方推逼,保持自身稳定,乘势破坏对方平衡,使其倾跌。特点在借力使力,以弱力胜强力。
《國語辭典》:个儿(個兒)  拼音:gè ér
1.人的身材、身高。如:「小个儿」。也作「个头」、「个子」。
2.物体的大小。如:「这种李子的个儿真小。」也作「个头」。
3.个数。如:「这梨论斤卖,不论个儿。」
4.敌手、对手。如:「他的力气很大,你可不是他的个儿。」
《漢語大詞典》:酒敌(酒敵)
饮酒的对手。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有 刘潜 者,亦志义之士也,常与 曼卿 为酒敌。”
分類:饮酒对手
《國語辭典》:飞刀(飛刀)  拼音:fēi dāo
1.可用来抛射目标物的小刀。《孤本元明杂剧。飞刀对箭。楔子》:「五口飞刀,对了我三口,留著两口防身。」
2.快刀。形容运刀迅捷如飞。《北史。卷三七。奚康生传》:「飞刀乱斫,投河溺死者甚众。」
《漢語大詞典》:旧对(舊對)
老对手。晋书·周顗传:“ 顗 在中朝时,能饮一石,及过 江 ,虽日醉,每称无对。偶有旧对从北来, 顗 遇之欣然,乃出酒二石共饮,各大醉。”
分類:对手
《國語辭典》:司务(司務)  拼音:sī wù
1.职官名。明清之制,六部皆置司务厅司务,为正八品官,掌衙署内部杂务。
2.工匠。《儒林外史》第三一回:「杜少卿大惊道:『杨司务!这是怎的?』杨裁缝道:『小的这些时在少爷家做工,今早领了工钱去。』」
《國語辭典》:棋敌(棋敵)  拼音:qí dí
下棋时的对手、敌手。宋。陆游 湖上遇道翁乃峡中旧所识也诗:「扫空百局无棋敌,倒尽千钟是酒仙。」
《漢語大詞典》:坚对(堅對)
(1).谓坚持己见对答。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主爵都尉 汲黯 是 魏其 ;内史 郑当时 是 魏其 ,后不敢坚对;餘皆莫敢对。”
(2).强敌,坚强的对手。新唐书·秦琼传:“﹝ 秦琼 ﹞从讨 世充 、 建德 、 黑闥 三盗,未尝不身先锋鏖阵,前无坚对。”
《漢語大詞典》:擒拿(擒拏)
见“ 擒拿 ”。
分類:擒拿
《國語辭典》:本对(本對)  拼音:běn duì
旗鼓相当、不相上下的对手。《七国春秋平话》卷下:「一个神通广大,一个变化多般。二人正是本对。」明。无名氏《骗英布》第三折:「本待要说是谈非,不承望走将来正逢著本对。岂不闻『好斗者必遇其敌』?」
分類:力量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