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论敌(論敵)  拼音:lùn dí
辩难时的反对者。如:「他们在经济学领域上是旗鼓相当的论敌,却无碍于两人的私交。」
《國語辭典》:打败(打敗)  拼音:dǎ bài
1.打败仗。《通俗常言疏證。武备。打败》引《北史。邵护传》:「相将至唐河北,被定州官军打败。」
2.战胜。如:「他奋勇力战,终于打败敌手。」
《漢語大詞典》:搭对(搭對)
做对手。 翟灏 通俗编·交际五灯会元:“ 金山颖 曰:‘山僧意好相扑,祇是无人搭对。今日且共首座搭对。’”
分類:做对对手
《漢語大詞典》:棋雠(棋讎)
下棋的对手。 宋 范成大 《春怀》诗:“柳顰梅笑各相恼,诗债棋讎俱见寻。”
分類:下棋对手
《國語辭典》:手紧(手緊)  拼音:shǒu jǐn
1.吝惜财物。如:「这个人向来手紧,对公益劝募一点也不动心。」
2.缺钱用。如:「我现在手紧得很,没办法借钱给你。」
《國語辭典》:手松(手鬆)  拼音:shǒu sōng
对财物不吝惜,任意花用。相对于手紧而言。如:「他爱摆阔,用钱总是手松得很。」
《國語辭典》:情敌(情敵)  拼音:qíng dí
在情场上追求同一对象的敌手。如:「明知情敌众多,他仍然无法抑制自己对她的渴慕。」
《國語辭典》:硬碰硬  拼音:yìng pèng yìng
用强力对付强力。如:「这件事其实可以好好商量,又何必硬碰硬?」
《漢語大詞典》:众匹(衆匹)
诸对手。 清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苦心迈前古,挥手对众匹;天公私江山,破碎出诗笔。”
分類:对手
《漢語大詞典》:无敌于天下(無敵於天下)
举世没有对手。孟子·公孙丑上:“信能行此五者……则无敌於天下。”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吴王 夫差 ,兵无敌於天下,勇彊以轻诸侯,陵 齐 晋 ,故遂以杀身亡国。”通典·职官十:“自是士马强劲,无敌於天下。” 明 刘基 《春秋明经·蔡侯郑伯会于邓公》:“惟德可以自强,苟有令政,则 汤 以七十里无敌於天下矣。” 毛泽东 《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部队万众一心……克服物质条件的困难,群威群胆,英勇杀敌。这样的军队,将是无敌于天下的。”亦作“ 无敌天下 ”。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 秦 人以君言为必信,法令大行,国富兵强,无敌天下。”
分類:举世对手
《國語辭典》:天下无敌(天下無敵)  拼音:tiān xià wú dí
形容本事高强,没有对手。《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三国演义》第七七回:「公平昔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何由被吾所擒?」
《國語辭典》:先发制人(先發制人)  拼音:xiān fā zhì rén
凡事先下手取得主动权而制伏对方。《汉书。卷三一。陈胜项籍传》:「方今江西皆反秦,此亦天亡秦时也。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隋书。卷七○。李密传》:「百万之众,一朝可集,先发制人,此机不可失也。」
《国语辞典》:难越雷池(难越雷池)  拼音:nán yuè léi chí
做事无法超越一定的范围,或指对手无法来侵犯。参见「不敢越雷池一步」条。如:「有了这样严密的守禦工事,敌人必定难越雷池。」
《国语辞典》:棋高一著  拼音:qí gāo yī zhuó
棋赛中制服对手的一步关键棋。比喻能力或智谋高人一等。如:「还是您棋高一著,三两下就把这个棘手的问题解决了。」
《国语辞典》:猪八戒上阵(猪八戒上阵)  拼音:zhū bā jiè shàng zhèn
(歇后语)倒打一钯。猪八戒常用倒打一钯的战术击败对手。比喻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反而倒咬别人一口。《斩鬼传》第四回:「若请他来商量,未免又要费钞,不如我寻到他家里去,他自然要管待我。这叫做:『猪八戒上阵──倒打一钯!』」
《国语辞典》:扮猪吃老虎(扮猪吃老虎)  拼音:bàn zhū chī lǎo hǔ
比喻用心机耍诈。故意装成愚弱者让对手疏忽,再趁机赢得最后胜利。如:「这场比赛,东和队是扮猪吃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