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对比(對比)  拼音:duì bǐ
1.以两种相异之观念或事物,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如黑与白、大与小,互相比较对照,使其特徵更加明显,称为「对比」。如:「对比色」、「对比他前后的表现,确实是进步多了。」
2.比例。如:「班上男女生的人数对比是二比三。」
《漢語大詞典》:对比度
指荧光屏上图像各部分之间的明暗对比程度。
《高级汉语词典》:对比联想  拼音:duì bǐ lián xiǎng
通过一种所熟悉的事物,想到另一种在性质、特点上与它相反的事物
《國語辭典》:对比色(對比色)  拼音:duì bǐ sè
色相的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青等,在视觉效果上具有互补作用,可使各自的特徵更加明显,或以适当的比例混合两色,而能产生黑、灰等无彩色的感觉时,则称此二色为「对比色」。也称为「补色」。
《高级汉语词典》:对比温度  拼音:duì bǐ wēn dù
指物质的温度对其临界温度的比值
《漢語大詞典》:对比效应
也称“感觉对比”。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如同一种颜色把它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暗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