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5,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家坤翁(号 颐山 )
钱应孙(字 定之 )
陈尧道(字 敬之 号 平湖 )
史功举(字 士行 )
刘叔子(字 君举 )
项公泽(字 德润 )
广利寺僧
廖莹中(字 群玉 号 药洲、世彩堂本 )
杨文仲(字 时发 号 见山 )
陆秀夫(字 君实、实翁 )
释寺泐(字 季潭 )
宋琏(字 林寺 号 晓园 )
罗聘(字 遁夫 号 两峰、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云道人、蓼州渔父 )
释小有(别称 小有寺僧 )
其它辞典(续上)
谢子强(字 强学 清惠 )家坤翁(号 颐山 )
钱应孙(字 定之 )
陈尧道(字 敬之 号 平湖 )
史功举(字 士行 )
刘叔子(字 君举 )
项公泽(字 德润 )
广利寺僧
廖莹中(字 群玉 号 药洲、世彩堂本 )
杨文仲(字 时发 号 见山 )
陆秀夫(字 君实、实翁 )
释寺泐(字 季潭 )
宋琏(字 林寺 号 晓园 )
罗聘(字 遁夫 号 两峰、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云道人、蓼州渔父 )
释小有(别称 小有寺僧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人,号颐山。理宗景定三年,以户部郎中知抚州,吏治甚著,为民称颂。全宋诗
家坤翁,号颐山,眉山(今属四川)人。理宗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知诸暨县(清光绪《诸暨县志》卷二一)。景定三年(一二六二)知抚州。事见明弘治《抚州府志》卷一七。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八一九一
家坤翁,号颐山,眉山(今四川眉山)人。景定三年,以户部郎中知抚州。曾任司农丞、枢密院编修官兼度支郎中。见刘克庄《除司农丞制》、《除枢密院编修官兼度支郎中制》(《后村大全集》卷六三、六六),弘治《抚州府志》卷一七,《宋诗纪事》卷六八。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四○
钱应孙(一二二七——一二九一),字定之,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象祖孙。以荫补承奉郎,历监淮东总领所镇江府户部大军仓,知泗州临淮县。久之除大理正,迁兵部郎中,知赣州。改知温州,不赴。升直宝章阁,改知徽州,再迁知绍兴府,官终太府少卿。元至元二十八年卒,年六十五。见林景熙《故太府少卿钱公墓志铭》(《霁山先生集》卷五)。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史功举,字士行,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景定四年(一二六三)除秘书郎。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迁著作佐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全宋文·卷七九三○
史功举,字士行,眉州(治今四川眉山)人。端平二年进士。宝祐四年知南平军。景定四年以大理寺丞除秘书郎。咸淳三年除著作佐郎,四年迁著作郎,仍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见《南宋馆阁续录》卷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广利寺僧,姓名不详,理宗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在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曾参物初大观。事见《物初和尚语录·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语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5 【介绍】: 宋邵武人,字群玉,号药洲。第进士。初为贾似道幕客。尝除太府丞、知某州,皆辞不赴。理宗开庆元年,似道在鄂私向忽必烈乞和,请称臣纳币,莹中撰文颂之。度宗时,似道专朝政,大小政事皆决于莹中。似道夺职之夕,与之相对痛饮,五更归舍,服冰脑而死。好书法,曾命善工翻刻淳化阁帖、绛帖,皆逼真。又尝刊行《韩昌黎先生集》,后世号世彩堂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彭山人,字时发,号见山。理宗淳祐七年以胄试第一入太学,升内舍。尝率同舍叩阍极言时事。宝祐元年登进士第。调复州教授,历通判台、扬二州,累迁秘书少监兼崇政殿说书,进权工部侍郎兼给事中,寻兼国子祭酒。丐祠,以集英殿修撰知泉州。有《见山文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8—1279 【介绍】: 宋楚州盐城人,字君实。理宗宝祐四年进士。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元兵东下,扬州臣僚大多逃散,被调临安,任礼部侍郎。从益王赵是、广王赵炳走温州,与陈宜中、张世杰在福州立是为帝(端宗),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端宗死,复与世杰等立炳为帝,徙驻厓山,为左丞相,与世杰共秉政,抵抗元兵。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厓山破,负帝跳海而死。有《陆忠烈集》。全宋诗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盐城(今属江苏)人,徙居镇江。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时年十九。李庭芝镇淮南,辟置幕中。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庭芝制置淮东,擢参议官。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除司农寺丞、宗正少卿。二年,元兵迫临安、益、广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益王立于福州,进签书枢密院事。卫王立,为左丞相。祥兴二年崖山破,负王赴海死。事见《宝祐四年登科录》卷二,《宋史》卷四五一有传。全宋文·卷八三二六
陆秀夫(一二三八——一二七九),字君实,一字实翁,楚州盐城(今江苏盐城)人,徙家镇江(今江苏镇江)。宝祐四年登进士第。入淮南幕,擢淮东参议官兼提刑。德祐初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恭帝降元,二王走温州,秀夫追从之,与陈宜中、张世杰等立益王于福州,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景炎三年端宗殂,又与众共立卫王,秀夫为左丞相,与张世杰共秉政,坚持抗元。祥兴二年三月,厓山兵败,秀夫杖剑驱妻子入海,抱幼君蹈水而死,时年四十二。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宗泐,字季潭,别题所居曰全室。生有殊质,幼而聪异,授读塾师,便见称许,期以远到。乃性厌俗荣,独契玄妙,偶涉文苑,别有悟心。年当成立,矢厥志愿,竟从剃染。受具足后,得诣净慈笑隐大䜣,博咨经典,精求义蕴,律论梵藏,备尽厥旨。尝居南屏松月居,与竹庵渭同庵简鼎庵需,互相参究,时有启迪,奥理深疑,一致推寻,莫不说怿以解,故所为文词,禅机渊味,发人幽省。当代儒宿,若虞文靖集,张潞国翥,黄晋卿溍皆一时巨子,见泐所作,皆倾心叹赏,引誉士林,群相推重。会元季丧乱,天下汹汹,栖迟山谷,息影潜声,历有年所,而静性弥坚,道行益励。有明戡定,佛学更兴。洪武初元,应召入都,居龙翔集庆,讲演经义,详注论说,又新制赞颂乐章,宣鬯闳旨,深契圣衷。时见临幸,日有赐膳,尝和其诗,称为泐翁,恩眷扰隆,莫与比数。又以泐文学畅懋,禅理洞悉,命往西域搜求遗经。遂辞丹阙,不惮烦疲,冒渡流沙,竟达天竺。泐机才敏悟,声入心通,少时便习梵音,能晓呗谊,翻译文殊等经而还,今所传者即此本也。晚岁禅悦,时发吟兴,尝见其《怀以仁讲师入观图》诗云:“旭日千万峰,白云三四朵。一芺山容开,独自松下坐。瀑流天下来,花飞面前堕。此时中观成,无物亦无我。”又《游雪窦》云:“扪萝登绝顶,清兴渺无穷。两目云霞外,一身霄汉中。珠帘飞瀑雪,翠浪卷清风。欲结茅庵住,尘缘惜未空。”道味诗思,意与俱清,言未空者,真未空耶?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三
宋琏,字林寺,号晓园,莱阳人。明崇祯己卯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33—1799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遁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云道人、蓼州渔父。金农弟子。淹雅工诗,画无不工。多摹佛像,尤喜画鬼。有《鬼趣图》,为时所称。嘉庆时居扬州,以布衣终。为“扬州八怪”之一。晚晴簃诗汇·卷九十七
罗聘,字遁夫,号两峰,江都人。有《朱草诗林》、《香叶草堂集》。词学图录
罗聘(1733-1799) 字遁夫,号两峰,斋号朱草诗林、香叶草堂。祖籍安徽歙县,先辈迁扬州。"扬州八怪"年最少者,与妻方婉仪,子允绍、允缵均善画梅,有"罗家梅派"之称。24岁拜师金农学诗画。乾隆三十六年携画至京师拜谒名流,所作八幅《鬼趣图》最受倚重,袁枚、姚鼐、钱大昕、翁方纲为之题咏。次年南归,在天津因大雪受阻,整理金农诗作,并作后记。卖画为生。乾隆五十五年携幼子允缵三上京师,画为抢购。能诗,有《香叶草堂集》。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七
释小有,不知何许人。道光时,天台国清改建,塔院方兴,筑时有一贫衲,贸贸然来,自请作苦,且言:“当先入塔为主。”询其名,自称小有寺僧。许之,乃荷锄执畚,随众勤劳,而工力倍之。塔院落成,无疾而逝。茶毗时,烟结如盖,隆隆直上。众见小有趺坐烟中,冉冉向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