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59,分51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寺额之始
西明寺
守寺比丘
光宅寺
光明寺
延庆寺
江天寺
戒珠寺
青龙寺仪轨
东禅寺
定慧寺
金山寺
法性寺
法门寺
法雨寺
寺额之始
【佛学大辞典】
(故事)汉取鸿胪寺名置白马寺以处僧。是以白马为额耳。则僧寺名额自汉显宗始也。见事物纪原七。
西明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唐高宗时于长安立之。佛祖统纪五十三曰:「唐高宗敕建西明寺大殿十三所。」稽古略三曰:「戊午显庆三年,六月十二日,帝创西明寺成。十三日帝出绣像长幡,送寺安奉。(中略)七月,诏迎玄奘法师入居西明寺。」
守寺比丘
【佛学大辞典】
(杂名)释氏要览下曰:「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一寺有直日看堂者是也。」
光宅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梁武帝天监三年四月八日,帝率道俗登重矶殿披露忏悔,亲制愿文,于本第立光宅寺,铸金佛大像而奉祝之。见稽古略二。又,长安光宅坊有光宅寺。唐仪凤二年立。武后二年置七宝台。见长安志。
光明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唐善导,念佛口放光明,高宗皇帝于善导死后赐光明之寺额。见新修往生传中。
延庆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浙江四明山。初称保恩院,宋至道三年。法智大师知礼叹其颓弊,与觉圆共积十年之经营,遂重兴之,赐额曰延庆。天台之教院,讲席常盛。后元丰中比丘介然,绍兴中比丘清润,皆修饰之。见延庆寺净土院记等。
江天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江苏丹徒县金山上。旧名泽心寺。又名龙游寺。通名金山寺。清圣祖南巡始改江天寺。宋僧了元居此。苏轼来访了元。曾留玉带于寺内。至今尚存。
戒珠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北六里。本为王右军故宅。右军舍宅为寺,寺有题扇桥。尝在此题老姥所持之六角竹扇。人竞买之。见名胜志。
青龙寺仪轨
【佛学大辞典】
(经名)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标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之异名。三卷,唐法全在青龙寺译出。大日经四部仪轨之一。又有青龙寺仪轨一卷。失译。
东禅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湖广通志七十八曰:「黄州府黄梅县,东禅寺在黄梅县西南一里。」名胜志曰:「东禅寺号莲华寺,乃五祖传衣钵于六祖处。有六祖簸糠池,坠腰石,及吴道子传衣图。」
定慧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江苏丹徒县焦山。汉名普济寺。宋改焦山寺。清改今名。寺有古鼎。王士祯属程邃释文。定为周宣王时物。
金山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江苏省镇江金山上。梁武帝天监四年二月十五日,始于此寺,设水陆会。至宋改号龙游寺。以佛印禅师了元,尝住此,与苏轼问答而著。见释氏稽古录二,续传灯录五等。
法性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六祖慧能大师值印宗法师,与僧言非风非幡,仁者心动之寺也。六祖坛经曰:「遂出至广州法性寺。」清一统志七十九曰:「在府城内西北,旧为乾明法性二寺,宋合为一,亦改法性寺也。」
法门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在今陕西扶风县北二十里崇正镇。即唐宪宗迎佛骨之处。见清一统志。
法雨寺
【佛学大辞典】
(寺名)禅寺也。本称为后寺。普陀山志三曰:「在白华顶之左光熙峰下,明万历八年建,三十四年赐额镇海襌寺。前后两寺,为名久矣。遭燬遭劫,与前寺同时残毁。国朝康熙二十八年南巡,御题天花法雨额赐后寺,遂改今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