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8—1129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徙居姑苏,字子愿。哲宗元祐三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除提辖河东路坑治铸钱,蔡京党王桓欲增监鼓铸,彦恭不忍以此病民,坐罢。久之,复除提点九路坑治铸钱,周行万里,课赢十余倍。拜尚书刑部郎中。遭诬黜监滑州酒事,乞提举江州太平观。除知寿春府,以计招叛将李安,临阵斩剧贼李全,州以无事。金兵南渡,避地辗转数州,至会稽以疾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2—1127 【介绍】: 宋应天府谷熟人,字择之。神宗元丰间进士。授永州东安县令。徽宗时历任监察御史、尚书右丞等。与童贯议不合,落职知蕲州。久之,以显谟阁直学士知颍昌府,复为童贯所挤夺职。宣和中除侍读。曾上《备边御戎》十策,累官观文殿大学士。钦宗立,金兵犯京师,储粮列备以抗金。累拜太宰兼门下侍郎,旋罢。高宗建炎初起为大名尹、北道都总管,卒于任所。
全宋文·卷二八七一
徐处仁(一○六二——一一二七),字择之,应天府谷熟(今河南商丘东南)人。登元丰八年进士甲科,为东安县令。历宗正寺丞、监察御史、右正言、给事中。大观初迁尚书右丞,忤童贯落职。宣和中拜侍读,旋出知扬州。起尹应天、大名二府,特升观文殿大学士。靖康元年拜相,不半年罢为中太一宫使,退居乡里。次年卒,年六十六。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五一,《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咸平人,字祖德。登进士第。神宗元丰中,历任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等。哲宗时,累官殿中侍御史。与杨畏合攻苏颂、刘挚、范纯仁,乞进用章惇、安焘、吕惠卿。章惇为相,擢侍御史,进刑部侍郎。后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来之邵,字祖德,开封咸平(今河南开封)人。登进士第,由潞州司理参军为刑部详断官。元丰中改大理评事,七年,御史中丞黄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时为太府丞,提举秦凤常平、利州成都路转运判官。入为开封府推官,复拜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绍圣初,章惇相,擢为侍御史,进刑部侍郎,以直龙图阁出知蔡州。卒,年四十八。《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葛次仲(一○六三~一一二一),字亚卿,常州江阴(今属江苏)人。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四),调海陵县尉,迁吉州州学教授,提举京西南路常平,除国子司业兼嘉王侍讲。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除直龙图阁、提举中太一宫专讲事(《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三一)。宣和元年(一一一九),除中书舍人,迁给事中、同修国史,升翊善。二年,除大司成,致仕。三年,卒,年五十九。有集句诗三卷,已佚。事见《丹阳集》卷一五《太中大夫大司成葛公行状》。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子进。吕希绩弟。登进士第。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劾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崇宁初,入元祐党籍。卒年六十。
全宋诗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公著第三子(《金石萃编》卷一四四)。第进士,为太常博士。哲宗元祐中历宗正、太常、秘书丞,迁著作郎,以父讳不拜。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拜中书舍人,同修国史。绍圣中章惇为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公著追贬,希纯亦累贬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还为待制、知瀛州。崇宁初入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吕希纯,字子进,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徙居京师。公著第三子。登第,元祐元年为太常博士。历宗正、太常、秘书丞,擢起居舍人、权太常少卿。元祐八年六月,拜起居舍人、同修国史。章惇既相,出知亳州,徙睦州、归州。父追贬,以屯田员外郎分司南京,居金州。元符二年,责舒州团练副使,道州安置。建中靖国元年,还为待制,知瀛州,改颍州,入崇宁党籍。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潭州长沙人,字谨思,号玉池先生。神宗熙宁三年进士。为大理丞,以献诗赋擢正字,迁考功郎。以坐元祐党废,出守彭门,改汝海,以宫祠罢归。有《玉池集》。
全宋诗
邓忠臣,字慎思,一字谨思,长沙(今属湖南)人。神宗熙宁三年(一○七○)进士。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五年,为秘书省正字(《宋会要辑稿》职官一八之六)。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权通判瀛州。六年为秘书省注《晋书》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八、四六四)。绍圣间入元祐党籍,出知汝州,以宫祠罢归。居玉池峰,号玉池先生。徽宗崇宁、大观间卒(《沅湘诗》卷二○)。有《玉池集》十二卷,已佚。事见《宋诗拾遗》卷九、清范能浚辑补《范忠宣集补编·覆忠宣公谥议》按语。 邓忠臣诗,《同文馆唱和诗》十卷中收有与余干、张耒、晁补之等人唱和诗,今据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收录,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一卷。
全宋文·卷一六六三
邓忠臣,字慎思,自号玉池先生,长沙(今湖南长沙)人。熙宁三年进士。累官知衡阳县、大理丞。元丰四年为开封府界提举司管勾官,以献郊祀庆成诗赋擢秘书省正字。元祐三年通判瀛州,迁考功郎,充注《晋史》官。崇宁初,权发遣汝州。坐撰范纯仁谥议过实,罢为管干南京鸿庆宫,后入元祐党籍。著有《玉池集》十二卷。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三、四○○、四○八、四六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能改斋漫录》卷一四,《范忠宣公集补编》,陆心源《宋史翼》卷二六有传。
韩粹彦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一六
韩粹彦(一○六五——一一一八),字师美,安阳(今河南安阳)人,韩琦第四子。以荫补官,历国子监主簿,光禄寺主簿,卫尉寺丞,吏部郎中,补外知陈州。政和中历拜光禄少卿、徽猷阁待制、工部侍郎,知定武军府事,积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爵开封县开国子。政和八年卒,年五十四,谥文康。见赵鼎臣《韩公行状》(《竹隐畸士集》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二《韩琦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同州人,字邦宪。举明经,习法律。神宗时为大理评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知梓州,转运使欲增折配以取羡余,为其所却。历提点梓州路、京畿刑狱,开封府少尹,知同、邢、汉三州。为官廉介不回,一于用法,持论宽平。卒年七十。
全宋诗
王吉甫,字邦宪,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举明经。神宗时为大理评事,累迁大理少卿。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知磁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二七)。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知凤翔府(同上书蕃夷四之一八)。在此前后,又曾知齐州、梓州,提点梓州、京畿刑狱,迁开封府少尹。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出知同州(清乾隆《同州府志》卷四)。改知邢、汉二州。卒年七十。《宋史》卷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二八七三
王吉甫,字邦宪,同州(治今陕西大荔)人。举明经,习法律,试断刑入等,为大理评事。累迁刑部员外郎、大理少卿。出知齐州、梓州。转运使欲增折配以取羡馀,吉甫竟却之。历提点梓州路、京畿刑狱、开封少尹,知同、邢、汉三州。以中大夫卒,年七十。见《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8 【介绍】: 宋福州人,字若愚。英宗治平间进士。徽宗时累官直龙图阁、知桂州。蔡京开边,祖道乘机谋求富贵,诱使王江酋杨晟免等纳土,并夸大其辞,请设官建城,辇输钱粟,实无尺地一民。官终刑部尚书。
全宋诗
王祖道(?~一一○八),字若愚,福州(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二六)。调韩城尉,知松阳、白马二县。神宗元丰三年(一○八○),为监察御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出知汀州、泉州。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除江南西路运判(同上书卷三九五)。七年,以权发遣江东路提点刑狱为权发遣福州(同上书卷四七五)。元符初入为左司谏。三年(一一○○),出知海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再知福州(《北宋经抚年表》卷四)。三年,知桂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三)。官终刑部尚书。大观二年卒。《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三九
王祖道(?——一一○八),字若愚,福州闽县(治今福建福州)人。治平二年第进士,调韩城尉,知松阳、白马县。元丰中为御史。元符中,历知汀、泉、福州,入为吏部员外郎、左司谏。崇宁中再知福、桂州,任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希蔡京意开边,调兵镇戍,糜费钱帛,实无益于国。后进龙图阁直学士,以刑部尚书召。大观二年十月卒,赠宣奉大夫,四年追贬为昭信军节度副使。见《宋史》卷三四八本传,《宋会要辑稿》礼四四之一七、职官四六之五、职官六八之二○、方域七之二七,《淳熙三山志》卷二六,《北宋经抚年表》卷四、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洛阳人,字德先。富弼子。能守家法,族里称贤。历官宗正丞、绛州通判等。徽宗时,除提举河北西路常平,辞。擢祠部员外郎,旋出知宿州。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达野。神宗熙宁九年进士。哲宗元祐间知建阳县,累迁宗正丞。历知漳、建、福州,皆有治状。以忤安惇劾罢。起知泉州,反对榷六郡酒酤之议,擢本路提刑。官至中奉大夫,以右文殿修撰知广州卒。
全宋诗
陈觉民,字达野,仙游(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哲宗元祐间举贤良方正。历知漳、建、福、泉州,迁福建路提点刑狱,兼三路都转运使,提举河渠。徽宗政和四年(一一一四),知广州(《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八)。卒,官至中奉大夫。《宝祐仙溪志》卷四有传。今录诗四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5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正通。学问该博。神宗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中第。授左班殿直、武学教授,校兵法七书。寻擢博士。以苏轼荐换文资,授承奉郎。知富阳县,有治声。改通判沧州,绥抚流民。除司农寺丞,官终通判庐州。有《何博士备论》及文集。
全宋诗
何去非,字正通,浦城(今属福建)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何博士备论》),一说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以特奏名廷试,除右班殿直,授武学教授,迁博士。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以苏轼荐,授承事郎。五年,为徐州教授(《东坡全集》卷五八《进何去非备论状》)。尝知富阳县,后通判沧州,卒。有《何博士备论》二卷传世。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东坡全集》卷五五《举何去非换文资状》。
全宋文·卷二五六四
何去非,字正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喜论兵,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特奏名,召对称旨,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迁左侍禁、武学教谕,使校兵法七书,寻擢武学博士。元祐四年,以苏轼称荐诏加承奉郎。岁馀,出为徐州教授。秩满,知富阳县。课最,改通直郎、通判沧州。又除司农寺丞。求外补,遂通判庐州。卒,年七十三。所著有《何博士备论》四卷(存)、《三备略讲义》六卷、《司马法讲义》三卷、《文集》二○卷。见王洋《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铭》,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三九文苑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隐季。强至子。仁宗元丰八年进士。累官太府丞、军器少监、国子司业。与兄浚明及叶梦得缔蔡京为死党,立元祐党籍,分三等定罪,构成党祸。超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翰林承旨。卒谥文宪,一作文献,又谥文定。预撰《政和五礼新仪》。
全宋文·卷二六三七
强渊明,字隐季,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至子,浚明弟。举元丰八年进士,调海州司法参军,历济、杭二州教授,知蔡州确山县,通判保定军。入为太府丞、军器少监、国子司业。与蔡京为死交,立元祐籍,遂济成党祸,以故亟迁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大司成、翰林学士。大观三年蔡京罢相,出知永兴军,徙郑、越二州,召为礼部尚书,复拜学士,进承旨。以疾改提举醴泉观兼侍读、监修国史。卒,谥文宪。《宋史》卷三五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27 【介绍】: 宋婺州浦江人,字和胜。徽宗崇宁五年进士。累迁中书舍人、给事中、礼部侍郎,以忤王黼夺职,知滁州。钦宗靖康元年,召为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金兵围京都,劝帝亲征,又请皇后、太子皆出避。京城失守,谋集兵夜袭金帅帐,迎徽、钦二帝还,谋泄未遂。金人命搜刮金帛,以数不足被杀。谥节悯。有《文安集》。
全宋诗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属浙江)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敬乡录》卷三),调衢州常山尉。历国子司业,中书舍人,给事中,擢礼部侍郎。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以忤王黼出知蕲州。复落职。钦宗立,召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靖康二年,金人陷汴京,搜括金银,执礼哀民力已困,阴拒之,为所杀,年四十九。有《文安集》十五卷(《敬乡录》),已佚。《宋史》卷三五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三三四九
梅执礼(一○七九——一一二七),字和胜,婺州浦江(今浙江浦江)人。第进士,调常山尉,未赴,以荐为敕令删定官、武学博士。历军器、鸿胪丞,比部员外郎,改度支、吏部。进国子司业兼资善堂翊善。迁左司员外郎,擢中书舍人、给事中,为礼部侍郎。忤王黼,以显谟阁待制知蕲州,又夺职。明年,徙滁州,复集英殿修撰。钦宗立,徙知镇江府。召为翰林学士,道除吏部尚书,旋改户部。靖康二年,汴京破,为金人挝杀,年四十九。谥节悯。有《梅文安集》十五卷(文安,所封开国县名也)。见《宋史》卷三五七本传、《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6—1158 【介绍】: 宋吉州庐陵人,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徽宗大观三年上舍及第,宣和二年中宏词科。高宗时累迁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以帝称其能文,为时宰所忌,出知漳州,于城东开十四渠,溉田数千亩。官至工部侍郎、权吏部尚书。有《杉溪居士集》。
全宋诗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七),字美中,自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上舍释褐,时年二十四,调赣、汝二州教授,湖北提举学事管干文字。宣和二年(一一二○),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乞养亲闲居十年。以御史中丞廖刚荐,为秘书丞,迁吏部员外郎、典侍右选事。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迁军器监丞。十四年,由起居舍人擢中书舍人,兼权直学士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之二八)。以忤秦桧,出知漳州,官满奉祠。二十五年桧卒,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卒年七十二。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二卷,其中诗三卷。事见宋周必大《杉溪居士集序》,《宋史》卷四二二有传。 刘才邵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所存诗。新辑得集外断句,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三八三八
刘才邵(一○八六——一一五八),字美中,号杉溪居士,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大观二年上舍释褐,为赣、汝二州教授,复为湖北提举学事干管文字。宣和二年中宏词科,迁司农寺丞。靖康元年迁校书郎。高宗即位,以亲老归侍,居閒十年。后迁秘书丞,历驾部、吏部员外郎,迁军器监。绍兴十三年八月为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又兼权直学士院,帝称其能文。时宰忌之,次年二月出知漳州,有政绩。绍兴二十六年召拜工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寻权吏部尚书。以疾请祠,加显谟阁直学士。二十八年卒。著有《杉溪居士集》二十二卷。《宋史》卷四二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