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探梅
寻访梅花。 宋 陆游 《初冬夜宴》诗:“泛菊已成前日梦,探梅又续去年狂。”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赐环》:“笑貂裘玉楼粟起,探梅时节。”
分類:寻访梅花
《國語辭典》:采访(採訪)  拼音:cǎi fǎng
1.探采寻访。《五代史平话。晋史。卷上》:「唐主好采访外事,令翰林学士李崧、端明殿学士李专美、知制诰吕琦等,更迭到中兴殿直宿,或与语至夜半不寝。」《儒林外史》第三三回:「钦奉圣旨,采访天下儒修。」
2.新闻记者访问打探消息。如:「独家采访报导」。
《國語辭典》:采访使(採訪使)  拼音:cǎi fǎng shǐ
职官名。唐代担任巡视各州、察访善恶、考核诸道官员政绩的特任官。见唐。杜佑《通典。卷三二。职官州郡上》。
《漢語大詞典》:求神
(1).寻访神仙。史记·孝武本纪:“﹝ 汉武帝 ﹞东至海上,考入海及方士求神者,莫验,然益遣,冀遇之。”
(2).谓向神祈祷。 唐 王建 《江南三台词》之一:“二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 柯岗 《逐鹿中原》第四章四:“人们一天天地数星星盼月亮,求神许愿,实指望天老爷能够睁睁眼,多少洒下几星雨来,叫大家喝顿糊糊也是好的。”
《漢語大詞典》:一寻(一尋)
(1).古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汉 焦赣 《易林·渐之颐》:“一寻百节,绸繆相结,其指詰屈,不能解脱。” 晋 葛洪 抱朴子·塞难:“是何异以一寻之綆,汲百仞之深?”
(2).寻访或寻觅一次。 唐 李端 《送马尊师》诗:“ 武陵 花木应长在,愿与渔人更一寻。” 唐 罗隐 《咏史》诗:“蠹简遗编试一寻,寂寥前事似如今。”
《国语辞典》:访寻(访寻)  拼音:fǎng xún
寻求、寻访。《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梦中也道出老丈姓名居址的确,故得访寻到此。」
分类:寻求寻访
《漢語大詞典》:探胜(探勝)
寻访胜景。 唐 韩愈 《送惠师》诗:“日携青云客,探胜穷崖滨。” 明 徐渭 《禹陵》诗:“即遣 子长 重到此,不过探胜立须臾。”
分類:寻访胜景
《漢語大詞典》:幽求
(1).犹冥索。 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殷鉴四门,幽求六岁。” 唐 陈子昂 《山水粉图》诗:“信夫人之好道,爱云山以幽求。”
(2).搜求寻访。太平广记卷二七一引 唐 武平一 《景龙文馆记·上官昭容》:“幽求英隽,鬱兴词藻。”
分類:搜求寻访
《漢語大詞典》:讨幽(討幽)
寻访幽雅胜境。 清 王诒寿 《〈复见心斋诗集〉序》:“讨幽弥旬,得句盈轴。”
《漢語大詞典》:追访(追訪)
(1).追踪寻访。太平广记卷八一引《梁四公记·梁四公》:“俄而其国遣使追访至 梁 。” 明 文徵明 《跋宋高宗石经残本》:“ 吴文恪公 按 浙 ,命有司追访,所存无几矣。”
(2).追踪随访。《光明日报》1984.2.3:“紧紧追访出院后病人,初步探索疾病规律。”
(3).指追踪采访。《经济日报》1985.2.3:“追访 容志行 。”
《漢語大詞典》:阻寻(阻尋)
排除险阻寻访。 唐 温庭筠 《雪夜与友生同宿晓寄近邻》诗:“寂寞寒塘路,怜君独阻寻。”
《漢語大詞典》:访采(訪採)
寻访搜集。魏书·阉官传·张宗之:“ 太和 中,初制六宫服章, 萧 被命在内豫见访採。” 隋炀帝 《巡省风俗诏》:“若有名行显著,操履修洁,及学业才能,一艺可取,咸宜访採,将身入朝。”隋书·裴矩传:“臣既因抚纳,监知关市,寻讨书传,访採胡人,或有所疑,即详众口。”
分類:寻访搜集
《漢語大詞典》:周求
到处寻访。 三国 魏 应璩 《与满公琰书》:“奔骋御僕,宣命周求。” 晋 潘岳 《哀永逝文》:“周求兮何获,引身兮当去。”
分類:到处寻访
《漢語大詞典》:敷寻(敷尋)
广泛寻访。 南朝 宋 谢庄 《自浔阳至都道里名为诗》:“山经亟旋览,水牒勌敷寻。”
分類:广泛寻访
《漢語大詞典》:访览(訪覽)
寻访、游览。 宋 苏轼 《与康公操都官书》之一:“二 浙 处处佳山水,守官殊可乐,乡人之至此者絶少。举目无亲故,而 杭 又多事,时投餘隙,輒出访览,亦自可卒岁也。”
分類:寻访游览
《漢語大詞典》:迹访(迹訪)
亦作“跡访”。 寻访。 宋 沈辽 《伯少卿埋铭》:“虽身在都下,然未尝游权执门,唯跡访道术方士,购求古书为事。”
分類: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