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九轮烛照
  
射九乌留白日
 
射日弓
 
羿落九乌

相关人物
后羿


《楚辞补注》卷三〈天问〉~96~
「羿焉彃日?乌焉解羽?」东汉·王逸注:「《淮南》言: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故留其一日也。」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东汉·高诱注:「十日并出,羿射去九。」

例句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李白 古朗月行

切玉剑,射日弓。 李贺 古邺城童子谣效王粲刺曹操

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 李贺 日出行

㸌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尧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于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嚵名。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有如流传上古时,九轮照烛乾坤旱。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

典故
九日落
 
九乌落
 
尧射十日
 
夏羿弓
 
射日落
 
弯弓射乌
 
羿中九乌
 
羿射九日
 
羿弓


《淮南子》卷八〈本经训〉~254~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脩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脩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简释

九日落:喻为民除害,或喻勇猛。唐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火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國語辭典》:射日  拼音:shè rì
传说尧时后羿射落九个太阳。见《淮南子。本经》。后用以比喻攻克强敌。明。夏完淳〈大哀赋〉:「既追风而西捷,遂射日以东侵。」
《国语辞典》:后羿射日  拼音:hòu yì shè rì
传说尧时十日并出,庄稼、草木皆被烤焦,民不聊生。后羿射落九日,天地重生。见《淮南子。本经》。后比喻为民除害或勇猛善战。如:「他本著后羿射日的精神,参加这次的扫毒专案。」
分类:庄稼草木
《漢語大詞典》:射乌(射烏)
射日。乌,乌鸦。古代神话谓日中有乌,故以乌指称太阳。楚辞·天问:“ 羿 焉彃日,乌焉解羽。” 王逸 注:“《淮南》云:言 尧 时十日并出,草木焦枯。 尧 命 羿 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乌皆死,堕其羽翼。” 清 陈梦雷 《西曹坐系书怀兼寄两弟》诗:“脱兔已非伤离罼,射乌偏误指啣环。”
《漢語大詞典》:救月
古代迷信,遇月食,以为是阳侵阴,必以矢射日,祈祷鼓噪,称“救月”。周礼·秋官·庭氏:“掌射国中之夭鸟。若不见其鸟兽,则以救日之弓,与救月之矢,夜射之。” 郑玄 注:“日月之食,阴阳相胜之变也。日食则射太阴,月食则射太阳。”
《漢語大詞典》:羿毙十日(羿斃十日)
指 羿 射日的传说。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分類:射日传说
《漢語大詞典》:十日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 尧 命 后羿 射落九日。山海经·海外东经:“ 汤谷 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 黑齿 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淮南子·墬形训》:“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按《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 羿 毙十日, 嫦娥 奔月。”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尧 呼大水浸十日,不惜万国赤子鱼头生。女於此时若食日,虽食八九无馋名。”参见“ 十日并出 ”。
(2).十干所表示的日子。周礼·春官·冯相氏:“ 冯相氏 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杜预 注:“甲至癸。” 唐 韩愈 《送幽州李端公序》:“国家失太平,於今六十年矣,夫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其将復平,平必自 幽州 始。”新五代史·司天考一:“周天一藏,四时,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行十日十二辰,以为历。”
《漢語大詞典》:十日并出(十日並出)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庄子·齐物论:“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淮南子·本经训》:“逮至 尧 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按,山海经·海外东经《大荒南经》楚辞·天问等亦载有此传说。
(2).比喻暴乱并起。 清 钱谦益 《〈陈乔生诗集〉序》:“九婴暴起,十日并出。心穷填海,力尽移山。 原軫 之归元如生, 霽云 之断指犹动。”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今以数万里外,不宾之荒服,一旦冯陵中夏,竟使爝火争明,十日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