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扳指儿
戴在拇指上的玉石指环,本来是射箭时戴,后来用做装饰品。
《國語辭典》:穿杨贯虱(穿楊貫蝨)  拼音:chuān yáng guàn shī
能射中杨柳叶,贯穿虱子。比喻射箭的技术高明、纯熟。《幼学琼林。卷四。技艺类》:「掷骰者喝雉呼卢,善射者穿杨贯虱。」
《國語辭典》:穿杨(穿楊)  拼音:chuān yáng
比喻善于射箭。参见「百步穿杨」条。《北史。卷八八。隐逸传。崔廓传》:「况复桑榆渐暮,藜藿屡空:举烛无成,穿杨尽弃。」
《國語辭典》:矢不虚发(矢不虛發)  拼音:shǐ bù xū fā
形容射箭本领极高,百发百中。《周书。卷二七。梁台传》:「年过六十,犹能被甲跨马,足不蹑镫。驰射弋猎,矢不虚发。」也作「矢无虚发」。
分類:射箭本领
《漢語大詞典》:射鞴
1.亦作"射鞲"。
2.射箭用的皮制臂套。
分類:射箭
《國語辭典》:射石饮羽(射石飲羽)  拼音:shè shí yǐn yǔ
射箭没入石中,只剩箭羽在外。典籍中传有其事者共四人:春秋楚人养由基和熊渠子、汉朝李广、北周李远。后用以比喻心意专注则可发挥超人的力量。
《漢語大詞典》:射捍
即射韝。射箭用的皮制臂套。礼记·内则“右佩玦,捍” 汉 郑玄 注:“捍,谓拾也,言可以捍弦也。” 陆德明 释文:“捍……谓射捍。”通典·礼九三“皇帝射於射宫”注:“决,今之射沓;拾,今之射捍。”
分類:射箭
《漢語大詞典》:善扑营(善撲營)
清 代所设,专为承应皇帝,演习掼跤、射箭、骗马等技艺的军营。每逢御试武进士则供执事,巡幸扈从则备宿卫,宴 蒙古 藩部则令承应献技。设总统大臣,从都统、前锋统领、护军统领及副都统内简择。下设翼长、教习等职。参阅《续清会典》卷八八、清史稿·职官志四
《國語辭典》:箭靶子  拼音:jiàn bǎ zi
1.射箭时的标的物。也称为「箭垛」、「箭垛子」。
2.比喻为被攻击的目标。如:「由于他自视太高,目中无人,所以成为同事们的箭靶子!」
《漢語大詞典》:箭诀(箭訣)
谓射箭的姿式。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 王灵仙 向屋子的四角扬起了打鬼沙,高举左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掐成箭诀,口里念起护身咒。”
分類:射箭姿式
《國語辭典》:锦标社(錦標社)  拼音:jǐn biāo shè
旧时比赛射箭的社团。《水浒传》第六一回:「若赛锦标社,那里利物,管取都是他的。」
《國語辭典》:没金饮羽(沒金飲羽)  拼音:mò jīn yǐn yǔ
金,箭镞。羽,箭后的羽毛。没金饮羽比喻用力很猛以致箭射入极深。《韩诗外传》卷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