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四征
(1).四面征讨。书·周官:“四征弗庭,绥厥兆民。” 孔颖达 疏:“四征,从京师而四面征也。”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三节:“ 宣王 时代的四征八伐,正是去发展自己的生产。”
(2).征东、征西、征南、征北四将军的合称。晋书·职官志:“四征兴於 汉 代。”文献通考·职官十三:“四征将军,皆 汉 魏 以来置,加大者始曰方面。征东将军、征西将军、征南将军、征北将军各一人。 魏 黄初 中位次三公, 后魏 加大,则次卫将军。 唐 无。”
《漢語大詞典》:垂紫
悬垂紫色的印绶。 汉 制相国、丞相、太尉、太师、太傅、太保、前后左右将军皆金印紫绶。后汉书·冯衍传下:“ 衍 少事名贤,经歷显位,怀金垂紫,揭节奉使,不求苟得,常有陵云之志。” 李贤 注:“金谓印也,紫谓綬也。”
《國語辭典》:凶门(凶門)  拼音:xiōng mén
1.旧时丧家在门外所悬的白绢旒。《晋书。卷六十四。元四王传。琅邪悼王焕传》:「诏立凶门柏历,备吉凶仪服,营起陵园,功役甚众。」《宋书。卷十五。礼志二》:「凶门非古。古有悬重,形似凶门。后人出之门外以表丧,俗遂行之。」
2.古代将军出阵时,从北门出发,并以丧礼处之,以示必死的决心。故后称北门为「凶门」。《淮南子。兵略》:「君若许之,臣辞而行。乃爪鬋,设明衣也,凿凶门而出。」
《漢語大詞典》:凿门(鑿門)
谓凿凶门。古代将军出征时,凿一北向门而出,以示必死的决心。语本《淮南子·兵略训》:“凿凶门而出。” 高诱 注:“凶门,北向门也。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其必死也。” 唐太宗 《伤辽东战亡》诗:“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 唐 陈子昂 《为副大总管苏将军谢罪表》:“臣闻凿门受律,本合忘身;对敌临戎,殉节唯死。”旧唐书·李光弼传:“翊兮閫而专征,膺凿门而受律。”
《漢語大詞典》:捕虏(捕虜)
(1).亦作“ 捕掳 ”。俘获。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攻 宛陵 ,先登,斩首八级,捕虏四十四人,赐爵封号 贤成君 。”汉书·匈奴传上:“其后 汉 出三千餘骑,为三道,并入 匈奴 ,捕虏得数千人还。”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我从前在甚么书上看过,说是女人用的环镯,都是上古时候男子捕掳异族的女人时所用的枷镣的蜕形。”
(2).指被俘者。 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那观望形势的 卑士麦 更答应了 介尔士 的要求,送还 法国 的捕虏,援助攻击军。”
(3).捕虏将军的省称。后汉书·王霸传:“ 茂 兵精鋭,其众又多,吾吏士心恐,而捕虏与吾相恃,两军不一,此败道也。” 唐 杜甫 《寄董卿嘉荣十韵》:“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漢語大詞典》:大校
(1).古代军队中次于将军的将领。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悉以 李敢 等为大校,当裨将。”新唐书·王行瑜传:“ 行瑜 屯 梨园 , 克用 与战,破 行实 等军,执其母及 行瑜 子,俘大校。”宋史·礼志二二:“枢密近臣,禁军大校,或赐宴其第及府署中,率以为常。”
(2).军衔的一级,为校官的最高级。
《漢語大詞典》:将军令(將軍令)
(1).将军的命令。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詔。” 唐 元稹 《内状诗寄杨白二员外》:“衝街不避将军令,跋勅兼题宰相名。”
(2).乐曲名。原为军中发令时所用鼓吹之曲,后仿其调制成乐曲。曲调雄壮豪迈。红楼梦第五四回:“ 贾母 道:‘你们两个对一套《将军令》罢。’二人听説,忙合弦按调,拨弄起来。”
《漢語大詞典》:领护(領護)
(1).管理保卫。汉书·息夫躬传:“天子使 躬 持节领护三辅都水。”后汉书·西域传序:“ 武帝 时, 西域 内属,有三十六国。 汉 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
(2). 魏 晋 南北朝 时领军将军和护军将军的并称。南齐书·百官志:“ 晋 世以来,谓领护至驍游为六军。”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官名地名从省:“ 六朝 人称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为黄散……领军、护军为领护。此官名之割裂而无义者也。”
《國語辭典》:讨虏(討虜)  拼音:tǎo lǔ
夺取虏掠。《三国志平话。卷上》:「随到处,竭家尽起,不从者,杀伐讨虏,汉家天下,三停占了二停。」
《漢語大詞典》:李轻车(李輕車)
指 李广 从弟 李蔡 。因其勇武善战,曾为轻车将军,故称。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始随 张校尉 ,占募到 河 源;后逐 李轻车 ,追虏穷寒垣。”后亦以美称戍边大将。 唐 刘长卿 《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翩翩新结束,去逐 李轻车 。” 金 元好问 《望归吟》:“谁与南州问消息,几时重拜 李轻车 ?” 清 吴伟业 《送友人从军闽中》诗之二:“平生不识 李轻车 ,被詔挥鞭白鼻騧。”
《漢語大詞典》:句陈(句陳)
(1).星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饗歌》:“句陈乍转,华盖徐移。” 陈世宜 《得孟硕狱中诗依韵奉怀》:“ 苍頡 当年曾夜哭,句陈有象是天机。”该星主天子六军将军,因用以代称禁军。 唐 皇甫冉 《东郊迎春》诗:“句陈霜骑肃,御道雨师清。” 明 张居正 《人主保身以保民论》:“句陈营卫,所以养安也。”
(2).六壬(阴阳五行)占术中的十二神将之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人为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腾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其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真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六壬十二神:“六壬家又有贵人、腾虵、朱雀、六合、句陈、青龙、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阴、天后十二神,分布十二方位。”
《漢語大詞典》:俭府(儉府)
南朝 齐 王俭 的府第。 俭 于 高帝 时为卫将军,领朝政,用才名之士为幕僚,后世遂以“俭府”为幕府的美称,谓其主客皆才俊。 五代 齐己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诗之二:“社莲渐与幕莲同,岳寺萧条 俭 府雄。”参见“ 俭莲 ”。
《漢語大詞典》:俭莲(儉蓮)
犹俭府。乐府诗集·近代曲辞二·相府莲:“《古解题》曰:‘ 王俭 为 南齐 相,一时所辟皆才名之士,时人以入 俭 府为莲花池,谓如红莲映緑水,今号莲幕者自 俭 始。’” 唐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 俭 莲高贵九霄闻,粲粲朱衣降五云。”参阅南史·庾杲之传
《漢語大詞典》:四平
(1).四处平坦而无险阻。战国策·魏策一:“ 魏 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人,埊四平,诸侯四通,条达幅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
(2).指平东、平南、平西、平北四将军。晋书·职官志:“四征兴於 汉 代,四安起於 魏 初,四镇通於柔远,四平止於丧乱。”宋书·百官志上:“平东将军,一人。平南将军,一人。平西将军,一人。平北将军,一人。四平, 魏 世置。”隋书·百官志上:“又詔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釐定……四平、四翊,为二十班。”
《国语辞典》:马鬃(马鬃)  拼音:mǎ zōng
马脖子上的长毛。唐。李洞〈赠永崇李将军充襄阳制置使〉诗:「猎时陪帝马鬃香,九城王气生旗队。」
《國語辭典》:将军府(將軍府)  拼音:jiāng jūn fǔ
职官名。民初设置,有上将军、将军等官,为直隶于大总统的军事最高顾问机关。后废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