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庄敬自强(庄敬自强)  拼音:zhuāng jìng zì qiáng
本指君子庄严持重,敬慎小心,故能日渐笃实坚强。语本《礼记。表记》:「君子庄敬日强。」后指以庄敬的态度谋求自立自强。如:「先总统蒋公曾勉励国人要庄敬自强,处变不惊,慎谋能断,以开创国家民族的前途。」
《國語辭典》:嘴严(嘴嚴)  拼音:zuǐ yán
说话谨慎,能保守秘密。如:「这事你们俩可要嘴严些,不要泄漏事情。」也作「嘴紧」、「嘴稳」。
《國語辭典》:蹐地跼天  拼音:jí dì jú tiān
戒慎、畏惧的样子。参见「跼天蹐地」条。唐。白居易 为宰相请上尊号第二表:「愚诚虽恳,圣鉴未回,蹐地跼天,不胜大愿。」
分類:戒慎小心
《國語辭典》:低声下气(低聲下氣)  拼音:dī shēng xià qì
形容人恭顺小心的样子。《醒世恒言。卷三○。李汧公穷邸遇侠客》:「房德被抢白了这两句,满面羞惭。事在无奈,只得老著脸,低声下气道:『娘子,一向深亏你的气力,感激不尽。』」《红楼梦》第九五回:「只苦了袭人,虽然在宝玉跟前低声下气的伏侍劝慰,宝玉竟是不懂。」
《漢語大詞典》:怯防勇战(怯防勇戰)
小心防守而勇于战斗。梁书·冯道根传:“初到 阜陵 ,脩城隍,远斥候,有如敌将至者。众颇笑之。 道根 曰:‘怯防勇战,此之谓也。’”
《國語辭典》:蹑足潜踪(躡足潛蹤)  拼音:niè zú qián zōng
放轻脚步,隐藏行踪。形容行为极为小心隐秘。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我这蹑足潜踪,悄地听咱。一个羞惭,一个怒发。」《隋唐演义》第一五回:「叔宝蹑足潜踪,进老母卧房来,只见有两个丫头,三年内都已长大。」
《國語辭典》:捻脚捻手(捻腳捻手)  拼音:niē jiǎo niē shǒu
放慢动作,轻手轻脚,小心翼翼的样子。《水浒传》第四回:「门子只得捻脚捻手,把栓拽了,飞也似闪入房里躲了。」也作「蹑手蹑脚」。
《國語辭典》:慎小谨微(慎小謹微)  拼音:shèn xiǎo jǐn wéi
小心慎重的面对、处理微小的事情。《明史。卷一七九。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后多用以形容过分审慎小心。也作「谨小慎微」、「敬小慎微」。
《國語辭典》:谨小慎微(謹小慎微)  拼音:jǐn xiǎo shèn wéi
小心慎重的处理细微的事情。后多形容过分仔细谨慎,不够胆大。《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可巧抚台是个守旧人,有点糊里糊涂的,而且一向是谨小慎微。」也作「敬小慎微」、「慎小谨微」。
《國語辭典》:日慎一日  拼音:rì shèn yī rì
一天比一天谨慎。表示越来越谨言慎行。《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惟诸将业远功大,诚欲传于无穷,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慄慄,日慎一日。」唐。贾至 肃宗皇帝即位册文:「五圣之御极,皆以勤俭兢业,日慎一日,故能享祚长久。」
《漢語大詞典》:跙踏
跨步小心貌。 清 陶誉相 《灵壁查灾》诗:“水退孤村出,路小深淤填。跙踏偶失足,一落遂九泉。”
分類:跨步小心
《漢語大詞典》:谨慎小心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例如:如果处理大量消息的专栏作家要避免歪曲事实,他必须经常谨慎小心。
《國語辭典》:谨言慎行(謹言慎行)  拼音:jǐn yán shèn xíng
语本《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指言谈小心,行事谨慎。如:「做人须谨言慎行,才能赢得大家的尊重。」
《漢語大詞典》:竞谨(競謹)
小心慎重。朱子语类卷六六:“决大事也,不敢不恁地竞谨。”
分類:小心慎重
《國語辭典》:溜掉  拼音:liū diào
趁机跑开,逃走。如:「说时迟,那时快,他已从后门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