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蹊隧
亦作“ 蹊遂 ”。
(1).小路。庄子·马蹄:“当是时也,山无蹊隧,泽无舟梁。” 宋 苏辙 《祭八新妇黄氏文》:“风波恐惧,蹊遂颠絶。”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穷巷之宅,不当蹊隧者,视露田而弱,当孔道者,鱼池勿如别为差品。”
(2).门径,门路。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当时一二年间,几至於姦无蹊隧,而政有根本矣。”
《漢語大詞典》:蹊路
狭路;小路。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二:“徘徊蹊路侧,悢悢不能辞。” 清 吴伟业 《西田招隐》诗:“逕转蹊路迷,鳧鸭引我船。”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八:“经 托氏 宅前草场,入疏林蹊路,到 托氏 墓前。”
分類:狭路小路
《漢語大詞典》:兔径(兔徑)
指小路,曲径。 宋 洪迈 《夷坚丁志·田道人》:“旬日之期既迫,皇皇不敢怠,独徘徊兔径。忽有村夫搦其胸,方恐惧,其人乃问曰:‘汝非寻 丹沙泓 庵地者乎?我知之。’”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姬母﹞从兔径扶姬于曲栏,与余晤。”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径道(徑道)
小路。六韬·略地:“中人以为先出者得其径道。”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相如 度 秦王 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 赵 。”明史·王忬传:“ 忬 奏言 潮河川 有径道,一日夜可达 通州 。”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蝶径(蝶徑)
指花丛中的小路。 宋 毛滂 《蓦山溪》词:“藏花小坞,蝶径深深见。”
分類:花丛小路
《漢語大詞典》:径涂(徑塗)
亦作“ 径途 ”。亦作“ 径涂 ”。
(1).小路。 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有狭斜行》:“ 长安 有径涂,涂径不通舆。” 唐 韦应物 《往云门郊居涂径回流作》诗:“兹晨乃休暇,适往田家庐。原谷径涂涩,春阳草木敷。”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三:“石壁渐以峭,径途益以险。”
(2).途径;门径。 清 方苞 《书货殖传后》:“谓以公卿大夫为归於富厚之径涂,转不若素封者之无可丑耳。” 清 龙启瑞 《刘茮云哀辞》:“余识君于壮岁兮,始知径涂之是趋。” 马其昶 《桐城古文集略序》:“﹝ 姚姬传 ﹞为古文辞类纂一书,刊伪砭俗,启示径途。” 章炳麟 《定復仇之是非》:“或曰恢復人权者,本为苍生谋其利益,而復仇特其方便径涂。”
《漢語大詞典》:鹤陇(鶴隴)
(1).坟茔。 唐 武三思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乌坟欲列,思增茅土之仪;鹤陇将崇,愿广山河之誓。”
(2).小路。
分類:小路坟茔
《漢語大詞典》:穷径(窮徑)
小路。 宋 苏辙 《次韵子瞻南溪避世堂》:“柱杖行穷径,围堂尚有林。”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径界(徑界)
小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荒凉径界,无非些兔跡狐踪。”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蹊畛
指小路。 清 张庚 《倪云林〈溪山无尽图〉》诗:“崇峰侧岭絶蹊畛,荒寒似写乱后村。”
分類:小路
《漢語大詞典》:坎儿路(坎兒路)
指崎岖的小路。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这段坎儿路比风里走过的长一半,小毛驴毫无用处。”
分類:崎岖小路
《漢語大詞典》:毛路
方言。小路。《人民日报》1955.11.12:“先由一二人用绳拴着腰,吊在空中先开辟毛路,再进行打炮眼开炮。”《解放军文艺》1980年第3期:“眼看太阳西沉,林中阵阵黑下来,他忙从 葫芦把 转出来,走了五里毛路,到了 沟帮子屯 。”
分類:方言小路
《漢語大詞典》:山路
山中小路。例如:山路弯弯。
《國語辭典》:阡陌  拼音:qiān mò
田间用来区分田界的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另有一说为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史记。卷五。秦本纪》:「为田开阡陌。」司马贞索隐引《风俗通》:「南北曰阡,东西曰陌。河东以东西为阡,南北为陌。」《汉书。卷四九。晁错传》:「通田作之道,正阡陌之界。」南朝梁。江淹〈杂体诗。陶徵君〉:「种苗在东皋,苗生满阡陌。」后泛指小路。《法苑珠林》卷一四:「(净饭王)即于其国迦毗罗城四门之外,并衢道头街巷阡陌有人行处,安大无遮义会之施所。」
《漢語大詞典》:曲径(曲徑)
亦作“ 曲逕 ”。
(1).弯曲的小路。 唐 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诗:“曲逕通幽处,禪房花木深。” 清 王韬 《淞滨琐话·李延庚》:“由曲径而登,则为土山,其南乃 鬱冈亭 也。” 徐迟 《直薄峨眉金顶记》:“多少林木,多少曲径呵!林中蔽天,青苔铺径。”
(2).比喻不正当的途径。 明 张居正 《答刘虹川总宪书》:“舍大道而由曲径,弃道谊而用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