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73,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53  54  55  56  57  59  60  61  6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小洋
小业
小姿
小学生
削小
小升
小颊
高小
阿小
防小
大小苏
小起
小聘
小亮
小殓
《國語辭典》:小洋  拼音:xiǎo yáng
旧时称不足一圆的零角。相对于大洋而言。
《漢語大詞典》:小业(小業)
(1).微贱的行业。史记·货殖列传:“行贾,丈夫贱行也,而 雍乐成 以饶。贩脂,辱处也,而 雍伯 千金。卖浆,小业也,而 张氏 千万。”
(2).指小别业,小别墅。 宋 陈亮 《与章德茂侍郎书》:“今只当买一小业於彼,却於 垂虹 之傍买数间茅屋,时以扇舟寻 范 、 张 、 陆 辈於 松 吴 江上,以终残年。”
《韵府拾遗 支韵》:小姿
温庭筠启:弃茵微物,尚轸晋君;坏刷小姿,每干齐相。
《國語辭典》:小学生(小學生)  拼音:xiǎo xué shēng
1.在小学就读的学生,或指年纪较小的学生。
2.年纪较小的小孩。《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梅氏左思右量,恐怕善继藏怒,到遣使女进去致意,说小学生不晓世事,冲撞长兄,招个不是。」
《漢語大詞典》:削小
(1).谓将封邑分小。《晋书·段灼传》:“如此则枝分叶布,稍自削小,渐使转至万国,亦后世之利,非所患也。”
(2).犹瘦小。 郭沫若 《初出夔门》二:“京官的兄弟却与他哥哥成一个对照,年纪只有十八九岁的光景,身材削小,带着一副很深的近视眼镜。”
分類:瘦小封邑
《漢語大詞典》:小升
隋 唐 容量单位。 隋 唐 度量衡有大小二制,三小升为一大升。旧唐书·食货志上:“凡权衡度量之制……调鐘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餘公私用大升大两。”
《韵府拾遗 叶韵》:小颊(小颊)
徐渭诗:小颊预施三月粉,微脂未褪昨宵唇。
《漢語大詞典》:高小
高级小学的简称。旧制小学为六年制。一至四年级为初小,五至六年级为高小。 巴金 《灭亡》第十三章:“他在高小毕业的那一年,县里遇着兵灾。”《人民文学》1977年第7期:“毕业后,他和几个同学在家乡办了一所高小,想用教育来变革社会。”
《國語辭典》:阿小  拼音:ā xiǎo
称最幼之子。《称谓录。卷六。少子。阿小》:「阿小乃是最幼之子也。」
分類:儿子
《漢語大詞典》:防小
谓当错误或坏事处于萌芽状态时即加以遏止。晋书·陈頵传:“古人防小以全大,慎微以杜萌。”
《漢語大詞典》:大小苏(大小蘇)
北宋 文学家 苏轼 及其弟 苏辙 ,俱有文名,世称“大苏”与“小苏”,合称“大小苏”。
《漢語大詞典》:小起
谓病患小有起色。三国志·魏志·华佗传:“与君散两钱,当吐二升餘脓血讫,快自养,一月可小起。”
分類:病患小有
《漢語大詞典》:小聘
谓诸侯每年派大夫聘问于天子。《礼记·王制》:“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 郑玄 注:“比年,每岁也。小聘使大夫,大聘使卿,朝则君自行。”
《漢語大詞典》:小亮
犹小信。小事情上的诚信。 宋 曾巩 《书魏郑公传后》:“大公至正之道,非灭人言以揜己过,取小亮以私其君,此其不可者也。”
《漢語大詞典》:小殓(小殮)
见“ 小敛 ”。
《國語辭典》:小敛(小斂)  拼音:xiǎo liàn
一种丧礼的仪式,即为死者加敛衣。《礼记。丧服大记》:「小敛,君大夫、士皆用复衣、复衾。」《续汉书志。第六。礼仪志下》:「是日,夜,下竹使符告郡国二千石、诸侯王。竹使符到,皆伏器尽哀,小敛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