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自公
《诗·召南·羔羊》:“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毛 传:“公,公门也。” 马瑞辰 通释:“勤于治事,不遑家食,则有公膳可食。言退食自公,正著其尽心奉公。”后常以“自公”用作尽心奉公之意。《汉书·循吏传·朱邑》:“大司农 邑 ,廉洁守节,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谓淑人君子。” 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黄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分類:尽心奉公
《國語辭典》:尽瘁(盡瘁)  拼音:jìn cuì
竭尽心力。多指勤劳国事而言。《诗经。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或尽瘁事国。」《喻世明言。卷四○。沈小霞相会出师表》:「每逢酒后,便高声背诵,念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往往常叹数声,大哭而罢。」
《漢語大詞典》:尽意(儘意)
尽心,竭尽心意。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三折:“俺家儘意的奉承他,他的金银钱钞可也都使尽俺家里。”
《國語辭典》:忠恕  拼音:zhōng shù
竭尽心力并推己及人。《论语。里仁》:「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礼记。中庸》:「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國語辭典》:悉心  拼音:xī xīn
竭尽心力。《后汉书。卷五七。刘瑜传》:「瑜复悉心以对,八千馀言,有切于前。」《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望先生悉心为朕筹画,不必有所隐讳。」
分類:悉心尽心
《國語辭典》:孝道  拼音:xiào dào
孝敬父母亲长的精神与原则。《三国演义》第三六回:「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红楼梦》第四三回:「就是家去了看戏吃酒,也并不是二爷有意,原不过陪著父母尽孝道。」
《漢語大詞典》:忠规(忠規)
(1).尽心规划;忠心谋划。 晋 潘岳 《西征赋》:“入 郑 都而抵掌,义 桓友 之忠规。”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若乃忠规密謨,潜虑帷幕,造膝诡辞,莫见其际。”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天圣八年:“又言 寇準 忠规亮节,宜还之内地。”
(2).忠言规谏。《旧唐书·儒学传下·邢文伟》:“公譖申勗戒,聿荐忠规,敬寻来请,良符宿志。” 王闿运 《〈巫山天岫峰〉诗序》:“又考 宋玉 赋,知 高唐 齐地,神女忠规,乃作山祠铭,陈先 楚 开国主山氏 巫 之义,云雨朝暮,谬解克正焉。”
《國語辭典》:死心  拼音:sǐ xīn
1.断绝意念。《红楼梦》第一九回:「且凡老少房中所有亲侍的女孩子们,更比待家下众人不同,平常寒薄人家的小姐也不能那样尊重的。因此他母子两个也就死心不赎了。」
2.竭诚尽意,报效至死的决心。《战国策。赵策四》:「今太子走,诸善太子者,皆有死心。」《后汉书。卷六六。陈蕃传》:「伏见前司隶校尉李膺、太仆杜密、太尉掾范滂等,正身无玷,死心社稷。」
《國語辭典》:蹩躠  拼音:bié sà
1.竭尽心力的样子。《庄子。马蹄》:「蹩躠为仁,踶跂为义,而天下始疑矣。」唐。成玄英。疏:「蹩躠,用力之貌。」
2.回旋起舞的样子。汉。张衡〈南都赋〉:「翘遥迁延,蹩躠蹁跹。」唐。卢照邻五悲文。悲人生〉:「钟鼓玉帛,蹩躠蹁跹。」
3.行走不正常的样子。宋。苏舜钦〈悲二子联句〉诗:「弱女痴蹩躠,文随寒饿饥。」《聊斋志异。卷四。续黄粱》:「又顾斜日已坠,无可投止,不得已,参差蹩躠而行。」
《國語辭典》:钻研(鑽研)  拼音:zuān yán
澈底深入研究。南朝陈。江总〈借刘太常说文〉诗:「三写遍钻研,六书多补益。」也作「研钻」。
《漢語大詞典》:孝称(孝稱)
尽心行孝的名声。后汉书·朱穆传:“ 穆 字 公叔 。年五岁,便有孝称。父母有病,輒不饮食,差乃復常。”
《漢語大詞典》:空臆
谓讲尽心里的话。新唐书·刘蕡传:“今 蕡 所对,敢空臆尽言…… 汉 魏 以来,无与 蕡 比。”
分類:尽心心里
《漢語大詞典》:尽志(盡志)
竭尽心志。礼记·祭统:“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宋史·乐志八》:“竭诚尽志,荐兹累觴。”
《漢語大詞典》:任心
(1).犹任意。任随心意,不受拘束。三国志·魏志·明帝纪:“ 明帝 沉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晋书·刘聪载记》:“ 孝成 任心纵欲,以婢为后,使皇统亡絶,社稷沦倾。”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是以执术驭篇,以善弈之穷数;弃术任心,如博塞之邀遇。” 明 杨涟 《劾魏忠贤疏》:“而皇皇天语,提起放倒,信手任心,令天下后世视皇上为何如主?” 鲁迅 《〈稽康集〉跋》:“校者一用墨笔,补阙及改字最多。然删易任心,每每涂去佳字。”
(2).任其自然而不造作。 晋 稽康 《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繫於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3).用心,尽心。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毛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大人试抚弄一过,小子任心猜度。若猜不着时,大人休得见罪。”
《國語辭典》:苦力  拼音:kǔ lì
1.劳力、竭力。南朝梁。江淹 自序传:「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
2.初是洋人称华人劳工而言。为英语coolie的音译。现泛指专门出卖劳力维生的工人。《官话指南。卷三。使令通话》:「老爷外头的那些个小物件,是我想要装在一个大傢伙里,叫苦力挑了去倒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