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重轩(重軒)  拼音:chóng xuān
1.双重的栏杆。《文选。班固。西都赋》:「于是左墄右平,重轩三阶。」
2.高大的楼房。唐。钱起〈奉和圣制登朝元阁〉诗:「六合纡玄览,重轩启上清。」
《漢語大詞典》:重注
形容檐宇层层相连。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岪蔚以璀错,上崎嶬而重注。” 李善 注:“注,犹属也。” 吕向 注:“上崎嶬而重注,谓高峻而重簷两水注溜也。”
分類:层层相连
《漢語大詞典》:复宇(復宇)
指层层的屋宇。復,通“ 复 ”。 宋 曾巩 《广德军重修鼓角楼记》:“崇墉崛兴,復宇相瞰。”
分類:层层屋宇
《漢語大詞典》:重沙
层层沙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涢水:“ 溳水 又会 温水 , 温水 出 竟陵 之 新阳县 东泽中,口径二丈五尺。垠岸重沙,端浄可爱。”
分類:层层沙粒
《漢語大詞典》:曾加
层层相迭。《淮南子·本经训》:“大厦曾加,拟於 昆仑 。” 高诱 注:“曾,重;加,材木相乘架也。”
分類:层层
《漢語大詞典》:重翳
重重物障。借指层层云翳。 元 贡师泰 《题滕王阁图》诗:“何当扫重翳,白日耀神州。”
《国语辞典》:垒砌(垒砌)  拼音:lěi qì
以砖石一层层的向上积累砌筑。
《漢語大詞典》:培堆
(1).层层迭起;堆高。太平广记卷二五八引 隋 侯白 《启颜录·高敖曹》:“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2).指堆高之物。 宋 王安石 《定林示道原》诗:“湿银注寒晶,奩以青培堆。”
《漢語大詞典》:重迭
1.亦作"重叠"。亦作"重叠"。
2.相同的东西层层相积。形容多。
3.引申为再三。
4.重复;雷同。
《漢語大詞典》:九垒(九壘)
(1).层层的营垒。晋书·苟晞传:“ 晞 陷其九垒,遂定 鄴 而还。”
(2).指九野或九野之神。 前蜀 杜光庭 《罗天醮众神词》:“修黄籙宝斋,设罗天大醮,下穷九垒,上极三清。”《西游记》第五回:“蟠桃胜会请的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明教主、注世地仙。”
《漢語大詞典》:崇雉
层层的雉墙。《文选·谢灵运〈会吟行〉》:“层臺指中天,高墉积崇雉。” 李善 注:“尔雅:‘崇,重也。’”
分類:层层
《漢語大詞典》:九重围(九重圍)
层层的包围。 南朝 梁 吴均 《战城南》诗之一:“躞蹀青驪马,往战城南畿。五歷鱼丽阵,三入九重围。” 唐 霍总 《塞下曲》:“曾当一面战,频出九重围。”
分類:层层包围
《漢語大詞典》:重胝
指手脚上的层层厚茧。 南朝 梁 任昉 《百辟劝进今上笺》:“虽累茧救 宋 ,重胝存 楚 ,居今观古,曾何足云!”参见“ 重茧 ”。
《國語辭典》:重茧(重繭)  拼音:chóng jiǎn
1.手上或脚上所生的硬皮。《战国策。宋策》:「墨子闻之,百舍重茧,往见公输般。」
2.厚的绵衣。《左传。襄公二十一年》:「重茧衣裘,鲜食而寝。」
《漢語大詞典》:层深(層深)
(1).高而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左右石壁层深,兽跡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
(2).层层深入。 清 刘熙载 《艺概·文概》:“ 酈道元 叙山水,峻洁层深。”
分類:层层深入
《漢語大詞典》:重级(重級)
(1).指层层阶次。瑜伽师地论卷二:“依 苏迷卢 根有四重级……有 坚手神 住最初级, 血手神 住第二级, 常醉神 住第三级, 持鬘神 住第四级。”
(2).指最高层。 唐 王维 《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玉绳缀于重级,珠斗挂于露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