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哀毁
谓居亲丧悲伤异常而毁损其身。后常作居丧尽礼之辞。后汉书·韦彪传:“ 彪 孝行纯至,父母卒,哀毁三年,不出庐寑。” 唐 司空图 《唐故太子太师卢公神道碑》:“丁内忧,哀毁逾礼,士大夫莫不感伤。” 宋 秦观 《葛宣德墓铭》:“五岁遭夫人忧,哀毁如成人。”《天雨花》第十四回:“ 光宗 之病,本因哀毁先帝。”
《漢語大詞典》:凉阴(涼陰)
亦作“凉阴”。亦作“凉闇”。 阴凉之气。文选·王僧达〈祭颜光禄文〉:“凉阴掩轩,娥月寝耀。” 吕延济 注:“言凉阴之气掩蔽门轩也。”
亦作“凉阴”。亦作“凉闇”。 古代国君居丧之称。一说为居丧之所,即丧庐。汉书·五行志中之下:“ 刘向 以为 殷 道既衰, 高宗 承敝而起,尽凉阴之哀。” 颜师古 注:“凉,信也;阴,默也。言居丧信默,三年不言也。凉读曰谅,一説,凉阴谓居丧之庐也。谓三年处於庐中不言。”《公羊传·文公九年》“则三年不忍当也” 汉 何休 注:“ 子张 曰:云, 高宗 凉闇三年不言。”
《國語辭典》:素服  拼音:sù fú
用白布帛缝制的衣服。指《丧服。礼记。郊特牲》:「皮弁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匡超人次日换了素服,进城去看。」
《漢語大詞典》:孝妇(孝婦)
(1).尽孝道的媳妇。汉书·于定国传:“ 东海 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明史·列女传二·倪氏:“姑鼻患疽垂毙,躬为吮治,不愈,乃夜焚香告天,割左臂肉以进,姑啖之愈。远近称孝妇。”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昔孝妇含寃,尚阻三年之雨;忠臣被谤,犹飞六月之霜。”
(2).旧称居丧中的妇人。
《漢語大詞典》:读礼(讀禮)
(1).学习礼节。荀子·劝学:“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杨倞 注:“礼,谓典礼之属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五:“而学校之所讲,逢掖之所谈,几有若屠儿之礼佛,娼家之读礼者,是可叹也。”
(2).古人守丧在家,读有关丧祭的礼书,因称居丧为“读礼”。语本礼记·曲礼下:“居丧未葬,读丧礼;既葬,读祭礼。” 清 王士禛 《与汪苕文书》:“自 鄢陵 读礼, 潁川 引疾……又何衰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鲲溟侄:“丙午余读礼家居,姪亦奉讳南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临去时,执着我的手,嘱咐我回去好好的守制读礼。”
《國語辭典》:夺情(奪情)  拼音:duó qíng
1.古代官员遭父母之丧,但丧期未满而强使出仕。《陈书。卷二七。姚察传》:「修身立德,白首不渝,虽在哀疚,宜夺情礼,可员外散骑常侍,封如故。」《儒林外史》第七回:「官小,与夺情之例不合。这夺情,须是宰辅或九卿班上的官。」也作「夺礼」。
2.违背情理。如:「倘有夺情之举,易激起公愤。」
《國語辭典》:毁瘠(毀瘠)  拼音:huǐ jí
因居丧过于哀伤,以致身体瘦弱。《礼记。杂记下》:「毁瘠为病,君子弗为也。」
《國語辭典》:遏密  拼音:è mì
禁绝以保持谧静。《书经。尧典》:「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國語辭典》:从吉(從吉)  拼音:cóng jí
居丧中,因事而暂易吉服,或居丧毕,脱去丧服,换上吉服。见明。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五。顾命》。后人居丧,当与人行庆贺之礼时,多书「从吉」二字于简帖上。《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孟陋传》:「亲族迭谓之曰:『少孤!谁无父母?谁有父母?圣人制礼,令贤者俯就,不肖企及。若使毁性无嗣,更为不孝也。』陋感此言,然后从吉。」
《漢語大詞典》:哀疚
悲痛。多指居丧。 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慈母沉哀疚,二胤纔数龄。” 宋 王安石 《与郭祥正太博书》之二:“虽在哀疚,把玩不能自休。” 明 李东阳 《与杨邃庵书》:“僕哀疚以来,百事都废。”
分類:悲痛居丧
《漢語大詞典》:孝履
指居丧期间的起居行止。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即日孝履支持,预慰所望,誌文实録,读之感噎。” 宋 苏轼 《与冯祖仁书》之三:“比日孝履何如……岁莫惟更节哀自重。”
《漢語大詞典》:丧制(喪制)
(1).治丧的礼制。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上尊諡曰 恭怀皇后 ,追服丧制,百官縞素,与姊大贵人俱葬 西陵 。”周书·韦敻传:“其丧制葬礼,诸子等竝遵其遗戒。”
(2).特指按礼制规定的居丧期限。《元典章新集·吏部·丁忧》:“凡为人子,丧制之内有犯非违者,不拘官民宜其追问。”
《漢語大詞典》:哀摧
(1).哀伤;悲痛。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考异四:“遽罹祸变,弥剧哀摧。”
(2).指居丧之时。 宋 王禹偁 《代吕相公辞起复第二表》:“臣方处哀摧,忽闻恩命。”
《漢語大詞典》:行服
谓穿孝服居丧。后汉书·桓郁传:“ 肃宗 即位, 郁 以母忧乞身,詔听以侍中行服。”三国志·魏志·庞淯传:“军未至而郡城邑已陷, 揖 死。 淯 乃收敛 揖 丧,送还本部,行服三年乃还。”晋书·武帝纪三:“ 文帝 崩,太子嗣相国 晋王 位。下令宽刑宥罪,抚众息役,国内行服三日。”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八:“ 裴佶 与 郑餘庆 友善, 佶 死, 餘庆 为行服。”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三·重师:“ 汉 人最重其师,门生故吏,至有弃官行服者。”
分類:孝服居丧
《國語辭典》:制中  拼音:zhì zhōng
1.执中,谨守中正之道。《礼记。仲尼燕居》:「夫礼,所以制中也。」《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援前圣以制中兮,矫二主之骄奢。」
2.守制、居丧期间。《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只推制中,不与外事。」《红楼梦》第一一四回:「因在制中不便行礼,便拉著了手叙了些阔别思念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