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岝峈
亦作“岞峈”。 山势不齐貌。 清 黄周星 《游衡岳记》:“两岭皆岞峈巑岏,与浮云拍乱。”
分類:山势不齐
《国语辞典》:巉峻  拼音:chán jùn
山势高险陡峭。如:「这座山高耸巉峻,不易攀登。」
《国语辞典》:崚峭  拼音:léng qiào
1.山势高峻。如:「这座高山形势崚峭,山顶几与上天相接。」
2.比喻人风骨奇高。如:「五柳先生风骨崚峭,不为五斗米折腰。」
《国语辞典》:并概青云(并概青云)  拼音:bìng gài qīng yún
形容山势高峻,与天云齐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
《国语辞典》:巅崖峻谷(巅崖峻谷)  拼音:diān yá jùn gǔ
陡峭的悬崖,深峻的山谷。形容山势险峻。《三国演义》第一一七回:「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峻谷之中,凡二十馀日,行七百馀里,皆是无人之地。」
《国语辞典》:峨然矗立  拼音:é rán chù lì
形容山势高耸直立。如:「黄山群峰,峨然矗立,气势雄伟。」
《国语辞典》:叠岭层峦(叠岭层峦)  拼音:dié lǐng céng luán
层层相叠的山峰丘岭。形容山势高峻险阻。《西游记》第一五回:「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
《國語辭典》:峰回路转(峰迴路轉)  拼音:fēng huí lù zhuǎn
形容山路随著山峰而曲折回转。比喻事情有了转机。如:「本以为这件事没希望了,突然间,峰回路转,又有办法可解决了。」
《國語辭典》:陡直  拼音:dǒu zhí
峻峭笔直。如:「这片石林由石灰岩淋溶而成,陡直秀峭,为一天然奇景。」
《漢語大詞典》:回隤
山势曲折陡峭。 汉 焦赣 《易林·遯之睽》:“南山高罡,回隤难登。”
《漢語大詞典》:逼陡
谓山势陡峭直立。《封神演义》第四一回:“山青叠翠,参天松婆娑弄影,翠叠青山,靠峻岭逼陡悬崖。”
《國語辭典》:被山带河(被山帶河)  拼音:bèi shān dài hé
被群山与河流环绕。形容地势险要。《战国策。楚策一》:「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秦地最胜,无如咸阳,被山带河,金城千里。」
《國語辭典》:被山带河(被山帶河)  拼音:pī shān dài hé
山河环绕,形容形势险要。汉。贾谊〈过秦论〉:「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國語辭典》:倒海翻江  拼音:dǎo hǎi fān jiāng
江海波浪翻涌,水势盛大。多用以比喻力量或声势巨大。《精忠岳传》第七五回:「直杀得天昏地暗鬼神愁,倒海翻江波浪滚。」也作「翻江倒海」、「翻江搅海」。
《漢語大詞典》:蛇回兽怕(蛇回獸怕)
极言山势峻险。《西游记》第二七回:“此山叫做蛇回兽怕的 白虎岭 。”
分類:山势峻险
《漢語大詞典》:峦岏(巒岏)
形容山势高峻连绵。 南朝 梁 江淹 《杂三言·悦曲池》:“山峦岏兮水环合,水环合兮石重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