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山径(山徑)  拼音:shān jìng
山间小路。如:「这些山径都是由登山者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唐。储光羲〈幽人居〉诗:「幽人下山径,去去来青林。」
《國語辭典》:陵夷  拼音:líng yí
1.山势渐遭削平。汉。桓宽《盐铁论。诏圣》:「故峻则楼季三刃,陵夷则牧竖易山巅。」
2.渐趋于衰微。《汉书。卷一○。武帝纪》:「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文选。扬雄。长杨赋》:「以此为国家之大务,淫荒田猎,陵夷而不禦也。」也作「凌夷」、「淩夷」。
《漢語大詞典》:阳坡(陽坡)
向阳的山坡。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三:“瘦地翻宜粟,阳坡可种瓜。” 仇兆鳌 注引 杜田 曰:“ 毛文锡 《茶谱》:‘ 宣州 宣城县 有 坞如山 ,其东为朝日所烛,号曰阳坡。’” 宋 王安石 《文师种松》诗:“阳坡风暖雪初融,度谷遥看积翠重。”《新华月报》1961年第12期:“干旱阳坡以及土层过薄的地区,只能采用轻度择伐方式,进行天然更新。”
《國語辭典》:下坡  拼音:xià pō
从高处往低处。如:「下坡时,车辆请减速慢行。」《儒林外史》第二五回:「走到鼓楼坡上,他才上坡,遇著一个人下坡。」
《國語辭典》:梯田  拼音:tī tián
将山坡上的田地,开垦成阶梯状,级级上升,其间砌筑矮埂相隔,以利耕作和蓄水。
《漢語大詞典》:修坂
同“脩坂”。
长长的山坡。
分類:长长山坡
《漢語大詞典》:脩坂
长长的山坡。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冈。脩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分類:长长山坡
《國語辭典》:阪田  拼音:bǎn tián
高低不平、贫瘠不肥沃的地方。《诗经。小雅。正月》:「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脩坂
长长的山坡。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中逵絶无轨,改辙登高冈。脩坂造云日,我马玄以黄。”
分類:长长山坡
《漢語大詞典》:山阪
亦作“ 山坂 ”。亦作“ 山岅 ”。 即山坡。 汉 陆贾 新语·资质:“隘於山阪之阻,隔於九坑之隄。”《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今又加之以霖雨,山坂峻滑,众逼而不展。” 宋 范仲淹 《奏陕西河北攻守等策·陕西守策》:“缘边山岅重復,被之重兵,必循大川而行。” 明 蓝仁 《宿桔山田家怀蒋先生》诗:“客路入疎鐘,田家背山坂。”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金銮坡(金鑾坡)
山坡名。 宋 钱易 南部新书乙:“ 金鑾殿 始于 金鑾坡 ,至 朱梁 始改为 金鑾殿 焉。”资治通鉴·唐顺宗永贞元年“苍猝召翰林学士 郑絪 、 卫次公 等至 金鑾殿 ” 胡三省 注引 宋 程大昌 雍录曰:“ 金鑾坡 者, 龙首山 之支陇,隐起平地而坡陁靡迤者也。其上有殿,名曰 金鑾殿 。殿旁有坡,名曰 金鑾坡 。”
分類:山坡
《漢語大詞典》:告天子
鸟名。即云雀。春日常于田野、山坡且飞且鸣,直上云霄,又复敛声而下,迅速隐入草丛。鸣声嘹亮且多变化,故又称叫天子。在我国,主要繁殖于东北,迁徙时见于 华北 一带及 长江 中下游,冬达 福建 和 广东 北部。参阅三才图会·告天子
《国语辞典》:地滑  拼音:dì huá
一种小规模的地壳运动。形成的原因包括山崩、开发山坡时不慎挖掉岩层的受力部分而迫使岩块多滑至另一著力点、或因河流转弯处因急流的冲刷而造成岩石下滑等。常见的现象包括岩滑、岩流。
《漢語大詞典》:烟陂(煙陂)
烟雾笼罩的山坡。 宋 陆游 《明日自和》:“霜野挟弓朝射雁,烟陂吹笛暮呼牛。”
《漢語大詞典》:九阿
(1).古地名。以山坡多曲折而得名。穆天子传卷五:“天子西征,升 九阿 。” 郭璞 注:“疑今 新安县 十里 九坂 也。” 汉 张衡 《东京赋》:“西阻 九阿 ,东门于 旋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 洛水 东逕 九曲 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於 九阿 ,此是也。”
(2).泛指高低起伏的山峦。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八二:“垂影临层城,餘光照九阿。”
《漢語大詞典》:中阪
亦作“ 中坂 ”。 半山坡。文选·宋玉〈高唐赋〉:“中阪遥望,玄木冬荣。” 李善 注:“中阪之中,犹未至山顶。”史记·封禅书:“ 始皇 之上 泰山 ,中阪遇暴风雨,休於大树下,。” 汉 王褒 《九怀·株昭》:“驥垂两耳兮,中坂蹉跎。”
分類:半山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