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岩 → 嵓碞岩”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孱孱
(1).软弱怯懦,无所作为。旧唐书·杜让能传:“朕不能孱孱度日,坐观凌弱。”《新五代史·李茂贞传》:“吾不能孱孱坐受凌弱。”
(2).形容山岩嶙峋不齐。 明 李东阳 《清乐诗为天台杨允昌作》:“ 台 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 台 之水,石齿齿,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
(3).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 清 方文 《与治五十》诗:“试看山中猿鹤羣,瘦骨孱孱反多寿。”
《国语辞典》:岩巉(岩巉)  拼音:yán chán
山岩险峻的样子。如:「眼前一片高山岩巉,令人望而却步。」
分类:山岩险峻
《漢語大詞典》:磴栈(磴棧)
在山岩上用木架成的路。 唐 韩愈 《崔十六少府摄伊阳以诗及书见投因酬三十韵》:“岁穷寒气骄,冰雪滑磴栈。”
《漢語大詞典》:岩嵌(巖嵌)
亦作“嵒嵌”。
(1).嵌岩,峻险的山岩。 明 高启 《中秋玩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穿深窥暗不遗隙,魍魅忌影逃巖嵌。” 明 沈榜 《宛署杂记·志遗三》:“ 李梦阳 《望湖亭诗》:‘布席依嵒嵌,波望领佳要。’”
(2).严峻。 元 乔吉 《一枝花·私情》套曲:“性子儿巖嵌,小可底难摇撼。”
《漢語大詞典》:桃花岩(桃花巖)
山岩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县 ,为 唐 李白 读书处。 唐 李白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诗:“归来 桃花巖 ,得憩云窗眠。” 元 黄镇成 《桃花岩》诗:“山人旧説 桃花巖 ,山高水絶无由探。”
《漢語大詞典》:甗锜(甗錡)
形容山岩欹斜有如倾侧的甗。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巖陁甗錡,推崣崛崎。” 郭璞 注引 司马彪 曰:“甗,甑也;錡,欹也。上大下小,有似欹甑也。”
《國語辭典》:波峭  拼音:bō qiào
形势曲折不平。后借以形容文章富有风致。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九:「东坡天才,无施不可以。少也实嗜梦得诗,故造词遣言,峻峙渊深,时有梦得波峭。」也作「逋峭」。
《漢語大詞典》:庯峭
本义为屋势倾斜曲折貌。后用以形容人的仪表有风致。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释俗》:“今造屋势有曲折者谓之庯峻,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 清 黄生 义府卷下:“屋庯庩则其形峭丽,故人有风仪者,目为庯峭, 魏收 云‘庯峭难为’是也。后通用波俏字,或单云俏,俏或又借樵(七肖反)。”参见“ 峬峭 ”、“ 逋峭 ”。
《漢語大詞典》:穹嵌
山岩高险处。 唐 王昌龄 《奉赠张荆州》诗:“邑西有路缘石壁,我欲从之卧穹嵌。” 唐 陶翰 《仲春群公游田司直城东别业序》:“因曲岸而捫穹嵌,忽升絶顶。”
分類:山岩高险
《漢語大詞典》:岩樾(巖樾)
山岩上的树荫。 唐 何据 《射杨叶百中赋》:“岂直忘归贯星,繁弱衔月,鴈迸落於云霄,猨洞叫於巖樾而已哉!”
《漢語大詞典》:霞巘
红色的山岩。 唐 李贺 《昌谷诗》:“霞巘殷嵯峨,危溜声争次。”
分類:红色山岩
《漢語大詞典》:丹笋
比喻高耸的红色的山岩。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國語辭典》:开山斧(開山斧)  拼音:kāi shān fǔ
形容斧头锐利,像能把山劈开一样。《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开山斧闪烁生光,还带人之血。」
《漢語大詞典》:岩堡(巖堡)
筑在山岩上的堡垒。 沙汀 《记贺龙》十七:“我带着望远镜去侦察,把 于儿子 叫来,给他说,你就朝着那个岩堡给我打吧!”
《漢語大詞典》:渊削(淵削)
指深邃陡峭之山岩。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西出突石下,则下堕渊削,上级虚悬,皆峭裂不通行。”
《漢語大詞典》:香花岩(香花巖)
山岩名。 清 吴伟业 《赠苍雪》诗:“稽首 香花巖 ,妙义足今古。” 吴翌凤 注:“明一统志: 香巖 在 点苍山 中峰之半,香从空中来,世传 释迦佛 苦行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