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火山  拼音:huǒ shān
地壳内部的岩浆喷出的熔岩、岩块及其他物质堆积在地面而形成的锥形山。分为活火山、休火山、死火山三种。
《國語辭典》:火山汤海(火山湯海)  拼音:huǒ shān tāng hǎi
比喻极艰难、危险的地方或情况。《晋书。卷八六。张轨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分類:艰难危险
《国语辞典》:温峤(温峤)  拼音:wēn jiào
人名。(西元288~329)字太真。晋朝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博学有识,初为刘琨参军,长安、洛阳陷,元帝镇江左,以琨使奉表劝进,其母固止之,峤绝裾而去,既至,帝嘉而留之。明帝立,平王敦、苏峻之乱,拜骠骑将军,封始安郡公,谥忠武。
《国语辞典》:马邑(马邑)  拼音:mǎ yì
地名。在今山西省朔县。相传秦代为防止胡虏入侵,在此地筑城防禦,但城屡建不成。某日有马在此地重覆奔走,当地军民,于是就依照马迹来构建城池,终于筑成,故称为「马邑」。
《國語辭典》:恒山(恆山)  拼音:héng shān
山名。五岳中的北岳,位于山西省与河北省境内。主峰在河北省曲阳县西北,海拔约二二一九公尺,在五岳中高度居第三。也称为「北岳」、「大茂山」。
《漢語大詞典》:雁北
指 山西省 北部 雁门关 以北内外 长城 之间的地区。 杨朔 《铁骑兵》三:“城里的 日本 兵大半调到 雁北 进行‘扫荡’去了,竟以为八路军转到外线,要捣毁他们的老巢,吓得急忙退回 包头 ,‘扫荡’便停止了。”
《國語辭典》:令狐  拼音:lìng hú
1.地名。春秋时晋地,故城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
2.复姓。春秋时晋之魏颗封于令狐,后世因以为姓。如令狐楚、令狐绹。
《國語辭典》:平水  拼音:píng shuǐ
1.流动缓慢,平静无波的河水。《老残游记》第一二回:「两边俱是平水,这平水之上早已有冰结满。」
2.河川名:(1)在山西省临汾县西南。《读史方舆纪要。卷四一。山西三。平阳府》:「在府西南,源出平山,流至城西五里,汇为平湖,又西南流至襄陵城北,东入于汾,居民皆引溉田。」(2)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读史方舆纪要。卷九二。浙江四。绍兴府:「在府东南三十五公里,吴氏曰会稽县东南,又有一小江,源出大木山南,流合于剡溪。」
《国语辞典》:浑河(浑河)  拼音:hún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朔县东。参见「永定河」条。
《漢語大詞典》:太岳
(1).古山名。即 霍山 。亦称 霍太山 。在今 山西 霍县 东南。书·禹贡:“ 壶口 雷首 ,至于 太岳 。”
(2).岳父。《西游记》第六三回:“駙马笑道:‘太岳放心。愚婿自幼学了些武艺……怕他做甚。’”
《漢語大詞典》:解盐(解鹽)
山西 解池 出产的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五:“旧制 河南 、 河北 、 曹濮 以西、 秦 凤 以东,皆食 解 盐。”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石三·食盐﹝集解﹞引 苏颂 曰:“大盐生 河东 池泽,粗于末盐,即今 解 盐也。”
分類:山西
《漢語大詞典》:汾晋(汾晉)
指 汾水 流域。亦特指 山西省 太原 地区。 唐 杜甫 《八哀诗·赠司空王公思礼》:“千秋 汾 晋 间,事与云水白。” 金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我从 汾 晋 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明 梅鼎祚 《玉合记·悟真》:“寓身 汾 晋 之间,栖志 蓬 瑶 之上。”
《國語辭典》:绵上(綿上)  拼音:mián shàng
地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相传介之推于该地因隐遁焚身而死,晋文公于是以绵上之田作为其祭田。
《国语辞典》:汾河  拼音:fén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西南管涔山,西南流于运城市万荣县北注入黄河。
《國語辭典》:杏花村  拼音:xìng huā cūn
种有很多杏花的村庄。词章中描写春景时的常用词。唐。杜牧 清明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国语辞典》:绛县(绛县)  拼音:jiàng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南部,涑水北岸,新绛县东南。汉为闻喜县,后魏设置南绛县,西魏时改为绛县,唐移县于今所在。清属绛州直隶州,民国后直属于山西省。农产以小麦、棉花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