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诸冯(諸馮)
古地名。《孟子·离娄下》:“ 舜 生於 诸冯 。” 杨伯峻 注:“ 诸冯 ,传説在今 山东 菏泽县 南五十里。”一说在 山西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西三·平阳府》:“又 诸冯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孟子云 舜 生 诸冯 ,盖即此。”
《国语辞典》:中条山(中条山)  拼音:zhōng tiáo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连太行山,南临黄河,西北为汾河谷地,隔黄河与秦岭山区相望。
《國語辭典》:五台山(五臺山)  拼音:wǔ tái shān
山名。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东北。因五峰耸立,高出云表,顶部平整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名。山中寺院极多,为佛教圣地,因其环境清幽,佛家称为「清凉山」。道家喻为神仙府地,称为「紫府山」。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漢語大詞典》:玄岳
(1).指 北岳 恒山 ,在今 山西省 浑源县 东南。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湿水:“﹝ 崞县 ﹞南面 玄岳 ,右臂 崞山 ,处三山之中。”
(2). 湖北省 均县 南之 武当山 ,传说 真武 神人(即 玄武神 )曾在此修道。 明 永乐 中尊 真武 为帝,成为道教胜地。因名此山为 太岳 ,亦名 玄岳 。
《国语辞典》:龙门山(龙门山)  拼音:lóng mén shān
山名:(1)在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南。(2)在山西省运城市辖河津市、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县之间。旧传大禹所凿。(3)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部。(4)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赤城县北,为塞北控扼要地。
《漢語大詞典》:郇瑕
左传·成公六年:“ 晋 人谋去 故絳 ,诸大夫皆曰:‘必居 郇 、 瑕氏 之地。’” 杨伯峻 注:“ 郇 在 解池 西北, 瑕 在 解池 南。面积甚大,不可能全部划为 晋国 都城,此云‘居 郇 、 瑕 之地’,盖择其一部也。”后世并称,泛指 山西 临猗 一带 晋国 故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聿临 猗氏 ,接被 郇 瑕 。” 唐 杜甫 《哭韦大夫之晋》诗:“悽愴 郇 瑕 邑,差池弱冠年。” 唐 杜甫 《奉酬寇十侍御锡见寄四韵复寄寇》:“往别 郇 瑕 地,于今四十年。”
分類:后世山西
《漢語大詞典》:脽上
指 汾阴脽 。在今 山西省 。 唐 李适 《汾阴后土祠作》诗:“揽涕步 脽 上,登高见彼 汾 。”参见“ 脽丘 ”。
分類:山西
《漢語大詞典》:脽丘
地名。在今 山西省 万荣县 境内。 汉武帝 元鼎 四年立 后土祠 于此。史记·封禅书:“於是天子遂东,始立 后土祠 汾阴脽丘 ,如 宽舒 等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魏土地记》曰: 河东郡 北八十里有 汾阴 城,北去 汾水 三里,城西北隅曰 脽丘 ,上有 后土祠 。”
《漢語大詞典》:升陑(陞陑)
书·汤誓序:“ 伊尹 相 汤 伐 桀 ,升自 陑 。” 孔 传:“ 桀 都 安邑 , 汤 升道从 陑 ,出其不意。” 陑 ,古山名,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境。后因以“陞陑”为创业之始的典故。 唐 李商隐 《失题》诗:“刊木方隆 禹 ,陞 陑 始创 殷 。”
分類:山名山西
《國語辭典》:华北(華北)  拼音:huá běi
指大陆地区的黄河中、下游流域及淮河流域。为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有北平、天津、济南等重要城市。
《国语辞典》:滹沱河  拼音:hū tuó hé
河川名。发源于山西省五台山北麓繁峙县泰戏山。流经山西省东部,入河北省,至天津会合北运河后入海。
《國語辭典》:南天门(南天門)  拼音:nán tiān mén
1.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户之一。《西游记》第一回:「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燄燄,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
2.戏曲剧目。明代故事戏。叙述吏部尚书曹正邦忤魏忠贤被贬,携眷返里,途中遭魏所派心腹伏杀,仅老仆曹福及曹女玉姐倖脱,乃偕赴大同投亲。天寒,至广华山,遇大雪,老仆冻死,适大同遣人来迎,乃接玉姐而归。或称为《走雪山》、《官庄堡》、《反大同》。
3.地名。山东泰山、山西五台山、陕西华山、浙江雁荡山、湖南衡山等山的山口门户之一,多为名胜古迹,其中以泰山的南天门最为著名。
《国语辞典》:崞县(崞县)  拼音:guō xiàn
县名。位于山西省滹沱河西岸,有同蒲铁路经过此县,境内盛产水果,以煤矿出名。
《漢語大詞典》:碧落碑
唐 碑。在今 山西省 新绛县 龙兴宫 。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絳州 《碧落碑》文乃 高祖 子 韩王 元嘉 四男为先妃所製, 陈惟玉 书。今不知者皆妄有指説。” 宋 欧阳修 《六一题跋·唐龙兴宫碧落碑》:“有《碧落碑》,在 絳州 龙兴宫 ,宫有碧落尊像,篆文刻其背,故世传为《碧落碑》。据 李璿之 以为 陈惟玉 书, 李汉 以为 黄公譔 书,未知孰是。”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说分:“《碧落碑》笔法亦奇,不独託体之古, 阳冰 ( 李阳冰 )见之,寝卧数日不去,则过 阳冰 远矣。”亦省作“ 碧落 ”。 唐 司空图 《书屏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可以视《碧落》矣。”
分類:山西
《國語辭典》:阏与(閼與)  拼音:yù yǔ
地名。战国时韩邑,在今山西省和顺县西北。
《漢語大詞典》:尧陵(堯陵)
帝尧 陵墓。在今 山西省 临汾县 东北七十公里 郭村 西隅 涝河 北侧。陵前有祠,传为 唐 初所建。自 元 历 清 ,多次重修,至今完好。按,古籍多载 尧陵 在 山东 菏泽 与 濮县 (今属 河南省 )交界处。因 河 水泛滥,今遗迹无存。依古史“ 尧 都 平阳 ”之说,陵墓宜在 山西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水经注·河水四《嘉庆重修一统志·平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