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07,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46  147  148  149  150  152  153  154  155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王益朋(鹤山 )
许三礼(典三 酉山 )
金如万(会一 秋潭、箕山 )
陆鸣珂(次山 )
陈凯永(雍期 学山 文和 )
张注庆(元长 曲山 )
曾灿( 传灿 青藜 止山 )
朱耷(别称 八大山人 雪个、人屋、个山、传綮、驴屋、破云樵者 道朗 )
李成宪(正甫、雪床 零丁山人 )
王士禄(子底、西樵、伯受 西樵山人、三王 )
任溯昉(闻城 雯山 )
叶燮(星期 巳畦、横山、己畦 )
叶舒颖(学山 )
岑徵(金纪 霍山 )
苏斗山(望如 月洲 )

人物简介

维基
王益朋,字鹤山,浙江仁和县(今属杭州市)人。顺治十二年(1655年)乙未科二甲第一名进士(传胪)。选翰林院庶吉士,未散馆特改吏科给事中。官至太仆寺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5—1691 【介绍】: 清河南安阳人,字典三,号酉山。顺治十八年进士,官浙江海宁知县,立书院,延黄宗羲主讲。康熙间授福建道御史,历大理寺卿、顺天府尹、右副都御史、兵部督捕侍郎。其学初师孙奇逢,后得力于黄宗羲。有《易贯》、《圣学直指》等。
维基
许三礼(1625年—1691年),字典三,号酉山,河南安阳人。清初政治人物。早年师从孙奇逢,读书于林虑山中。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顺治十八年(1661年)辛丑科进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赴北京,与魏象枢、叶方蔼有往来,官海宁县知县。康熙十五年(1676年),礼聘黄宗羲至海宁讲学。主持纂修了《海宁县志》。黄宗羲称之“举循吏第一”。康熙二十年(1681年)秋,考授御史。康熙二十三年七月,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先后掌山东道事、江南道事。康熙二十七年(1684年)三月,提督四译馆、任太常寺少卿。七月,转任大理寺少卿。十二月,迁顺天府府尹。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四月,升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上疏弹劾刑部尚书徐乾学纵子贪赃受贿。康熙三十年(1691年)正月初九日病逝京师,葬安阳县西之灵药。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顺天人。字会一。号秋潭、箕山。

人物简介

清诗别裁集
字次山,江南华亭人。顺治乙未进士,官学使。著有《使蜀诗草》。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陈凯永,字雍期,号学山,海宁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工部尚书。谥文和。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七
张注庆,字元长,号曲山,阆中人,顺治乙未进士,官御史,巡按广东。
维基
张注庆(1629年11月6日—?年),字元长,号曲山,四川阆中人,顺治九年壬辰补行辛卯科四川乡试第十八名举人,顺治十二年乙未科诗五房中式第197名,殿试三甲六十八名进士,通政司观政,丙申授广西平乐府推官,丁酉行取,戊戌授陕西道御史,己亥巡视北城,庚子广东巡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6—1689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宁都人。原名传灿,字青藜,号止山。曾参南明唐王军事。败后为僧出游。回里筑六松草堂。以后出游东南,居苏州光福二十余年。晚年以笔舌糊口四方,卒于京师。曾选同时人诗为《过日集》,又有《六松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诗集》等。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二
曾灿,又名传灿,字青藜,号止山,宁都人。有《六松堂集》。
清诗别裁集
字青藜,江西宁都人。著有《止山集》。○青藜选本朝诗,名《过日集》,所选纯不胜杂,而人才略备,余于此窃有取焉。兄名畹,并以诗名,有双丁之目。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青藜宁都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626—约1705 【介绍】: 明末清初江西南昌人,谱名统𨨗,号八大山人,又号雪个、人屋、个山、传綮、驴屋等。明宁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后改信道教,住南昌青云谱道院,改名道朗,字良月,号破云樵者。工书画,擅画山水、花鸟、竹木,笔墨简括,意境冷寂,形象夸张。所作花鸟,每以“白眼向人”,所署“八大山人”,笔形似“哭之”或“笑之”,寄寓故国之痛。书法学二王及颜真卿,自成一格。与石涛、弘仁、髡残并称清初四高僧。有《八大山人诗钞》、《八大山人书画集》。
词学图录
朱耷(1626-1705) 原名统𨨗,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个山驴、驴、驴屋、人屋、良月、道朗、法堀、掣颠、纯汉、綮雪衲、卧屋子、弘选等。朱耷为僧名,"耷"乃"驴"字俗写。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画家、书法家,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亡后,国毁家亡,心情悲愤,23岁落发为僧,法名传綮,字刃庵。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九七
李成宪(一六二六——一六六二),字正甫,号零丁山人。番禺人。明末诸生。后为僧,字雪床。著有《零丁山诗集》。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6—1673 【介绍】: 清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晚晴簃诗汇·卷二十六
王士禄,字子底,一字西樵,山东新城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吏部员外郎。有《考功集》。
词学图录
王士禄(1626-1673) 字子底,一字伯受,号西樵。山东新城(今桓台)人。王士禛兄。顺治九年(1652)进士。选菜州教授,历官国子监助教、吏部主事、员外郎。工诗,弟士祜、土禛从其学,号"济南三王"。有《十笏草堂诗选》。词集名《炊闻词》。
简介
康熙甲辰三月,余以磨勘之狱入羁于司勋之署,于时捕檄四出,未即对簿。伏念日月旷邈,不有拈弄,其何以荡涤烦懑,支距幽忧。忆自髫齿,颇耽词调,虽未能研审其精妙,聊可藉彼抗坠,通此蕴结。因取《花间》、《尊前》、《草堂》诸体,稍规抚为之。日少即一二,多或六七,漫然随意,都无约限。既检积稿,遂盈百篇,因录而存之,识时日焉。其间或得之负手,或得之摇膝,或得之矫首,或得之瞪目,或得之隐几,或得之面壁,或得之绕廊,或得之倚柱,或得之酒酣,或得之梦破,或得之孤灯之欲烬,或得之晨鸡之乍鸣。其文无谓,其绪无端,伦脊难寻,阡陌莫指。诚欲引而远之,使此寸心如游丝之飏空,轻凫之信流,不令与愁相枨触,故不复引绳点墨,断髭落眉耳。读者循其声节,逆其行叹,坐愁之意,故当于行间字外,仿佛遇之。傥以之挈温较韦,拟李比秦,殊自径庭,亦非仆意之所存也。其客岁使豫道中旧作二十馀篇亦附见焉。曰炊闻者,兀兀南冠,不殊邯郸一枕,故取杜陵诗语,断章而命之也。其文无谓,其绪无端,系之以卮抑又宜矣。王士禄记。
清诗别裁集
字子底,山东新城人。顺治壬辰进士,官吏部考功员外郎。著有《西樵集》。○西樵,阮亭长兄,阮亭诗学所从出也。尝以非辜下狱,后遭母丧过哀,殉母死。读书有特识,谓坊本《子贡诗传》《申公诗说》并伪书,李维正序行,《津逮秘书》收之,皆误也。诗以才情擅长,运古而不见使事之迹,一时名家,故应敛手。
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西樵,新城人。官吏部员外。有司勋五种集。

人物简介

维基
任溯昉(1635年8月3日—?年),字闻城,号雯山,四川阆中县人,顺治十一年甲午科四川乡试第四十二名举人,顺治十五年戊戌科诗经房中式第286名,殿试三甲二百三十五名进士,都察院观政,顺治十七年(1660年)庚子授湖广蒲圻县(今属湖北省赤壁市)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7—1702 【介绍】: 清江苏吴江人,浙江嘉兴籍,字星期,号巳畦。叶绍袁子。康熙九年进士。任江苏宝应知县。十四年,以三藩乱时役重民饥,与巡抚慕天颜不合,被劾罢官。居吴县横山,常出游览四方名胜。精研诗学理论,所作以险怪为工。有《原诗》、《巳畦诗文集》。又摘汪琬文章缺点,著《汪文摘谬》。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六
叶燮,字星期,号横山,嘉善人。康熙庚戌进士,官宝应知县。有《己畦集》。
清诗别裁集
字星期,江南吴江人。康熙庚戌进士,知宝应县。著有《已畦集》。○先生论诗,一曰生,一曰新,一曰深,凡一切庸熟陈旧浮浅语须扫而空之。今观其集中诸作,意必钩元,语必独造,宁不谐俗,不肯随俗,戛戛于诸名家中,能拔戟自成一队者。○先生初寓吴时,吴中称诗者多宗范、陆,究所猎者,范、陆之皮毛,几于千手雷同矣。先生著《原诗内外篇》四卷,力破其非,吴人士始多訾謷之,先生没,后人转多从其言者,王新城司寇致书,谓其“独立起衰”,应非漫许。
维基
叶燮(1627年—1703年),字星期,号己畦,浙江嘉兴人。叶绍袁之幼子。四岁时,其父授以《楚辞》,即能成诵。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初授宝应知县,康熙十四年,因得罪长官,遭罢职,遍游四方。晚年定居吴江横山,世称“横山先生”,有弟子沈德潜等人。晚年游历各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卒。著有《原诗》四卷、《己畦诗文集》二十一卷。
已畦诗集·序
善诗者可以教天下,不善诗者不可以治一身。夫同是诗而称善,何也?温厚韫于内而奇邪无所容,荐朝庙则礼乐兴,达宴享则宾客洽,训胄子、畅风谣则人材成、民俗茂。故其教广大。及于既衰,以僻戾之气扬剽浮之声,不自审量而咎运会之不我与,怨诽交作,显干世患。施诸赠答,则侧媚其辞以为贽,犹惕惕然虑迎合之不工。人己之间,无一不致其薄。诗之日底敝陋,又何尤乎?上之功令不及诗,下又无圣人以删之,其亦重不幸也已!叶子星期刻《已畦诗》数卷。受而读之,乃大异乎世之作者。非异也,其屏挡俗习涵蓄者,素自小学以至涖官,复自被谗以至归隐,终始一志,不戚戚以伤和,亦不翘翘以希福。中吴一壑土室,萧然道古之风,去营饰以为至足,故发之于诗者刚而不可掩也。苏子以亢直,屡摧挫熙宁时,其持论谓人患不能刚,不患刚不合道,「太刚则折」,真小人语耳。使苏子在今日,未必遂免摧挫,而其论决不改于初。然则刚之为道,于诗尤无害,星期知之矣。暇日尝与余论器,嘅天下囿于器中,虽有至人,举莫能外,恒有遗弃群物、葆真静治之思。余曰:「不然。器无心而适用,不用则窳。历世千百而不穷者,人运之也。复何病于器乎?」才如星期,见于世者惟诗。用之已隘,又不以鸣国家之盛,而使含光铲彩、摇曳山泽之间,诗教之兴也何时欤?夫星期则未得辞其责尔。槜李曹溶撰,时康熙甲子小春日。
叶星期西南行草·序
星期与余别,十二年矣。性不耐为吏,经岁而拂衣。俯仰侘傺,无以申写其孤愤,郁邑之气而一寓之于诗。顷归自岭南,顾余于垩庐,留连信宿,出示《西南行草》。屐齿所历,既极登临览观之胜,其所与酬倡往还又多海内倜傥磊落不羁之士,而诗之奇皆足以发之。余读既竟,顾谓星期曰:「近人称诗者多矣,而倾吐怀抱、大放厥辞、排突奡兀、不名一家,未有与子颉颃者也。请子述所以工诗之旨,起余懵瞀,可乎?」于是星期扺掌语余曰:「放废十载,屏除俗虑,尽发箧衍所藏唐、宋、元、明人诗,探索其源流,考镜其正变。盖诗为心声,不胶一辙。揆其旨趣,约以三语蔽之,曰情、曰事、曰理。自《雅》《颂》诗人以来,莫之或易也。三者具备,而纵其气之所如,上摩青旻,下穷物象,或笑或啼,或歌或罢,如泉流风激,如霆迅电掣,触类赋形,骋态极变,以才御气,而法行乎其间,诗之能事毕矣。世之缚律为法者,才荏而气苶,徒为古人佣隶而已,乌足以语此!」余闻之,抚几而叹。旨哉斯言,足以砭俗学之膏肓、破拘挛之痼疾矣!遂与促席品次古人之诗。星期持论卓荦,多否而少可,谓千馀年间,惟少陵、昌黎、眉山三家,高山乔岳、拔地耸峙,所谓豪杰特立之士,馀子不足儗也。余因三复星期诸作而求其囊括众有者,则铺陈排比、顿挫激昂类少陵,诘屈离奇、陈言刊落类昌黎,吐纳动荡、浑涵光芒类眉山。缘情绘事,妙入至理而自娴古法。其才气之纵轶,宁或涉于颓放险怪、为世所诟姗,而必不肯为局缩依傍之态。甚矣星期之学,能不愧于其言而卓然自成为一家之诗者也!兹将游语溪,偕孟举吴子为唐、宋、元诗选,且谓选诗告竣,即专肆力于古文辞,以蕲合于先正作者。夫诗与文,道一而已。以星期之才,日进而不止,更数年后,东南称文章钜手、为后起领袖者,舍星期其谁与归!余虽学殖荒落,愿俟星期集成,援笔而序之。京口棘人张玉书撰,时康熙丙寅上巳后十日。
补刻已畦先生诗·序
国朝初,吴中诗人沿钟谭馀习,竞为可解不可解之语以自欺欺人,病在荒幻。既又矢口南宋,家石湖,户剑南,有队仗而无气脉,病在纤佻。于少陵之鲸鱼碧海、昌黎之巨刃摩天、东坡之万斛原泉随地涌出,胥失之矣。我师已畦叶先生起而挽之,作《原诗》内外篇四卷,于源流升降之故昌言剖析,一一警聋振瞆以觉众人。而先生所自为诗,务拔奇于寻常艺林之外,意必正也,辞必警也,气必盛也,径必深而韵必流,神必行也,而规格器局一归于正大高明,与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万斛原泉随地涌出之旨遥相印合,斯为已畦先生之诗也。已昔王渔洋司寇寓书先生,谓众人之诗如水母,以虾为目;蟨不能行,得𤝙𤡣负之乃行。是必假他人之目为目、他人之足为足。先生镕铸古昔,卓然成家,庶为斯言之立云云,诚能赏伯牙之琴弦者。旧时镌版,阅岁既久,渐多遗失,存者间有字画磨灭。今曾孙昭九、元孙叔蕃访求原本,重为补刻,而先生诗集焕然聿新,知我师之有后,能使祖泽之久而弥光也。彼名家子弟,清门零落,即视祖考著述为无用之物而弃之者,闻昭九父子之风,其面热面惭而翻然自悔也夫!乾隆癸未冬长至日,长洲门人沈德潜谨撰,时年九十有一。(䤸入:周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江南吴江人,字学山。顺治十四年副榜。性情洒脱,终日吟哦,不事生产。中年后家道渐落,不以为意。有《叶学山遗集》。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七六
岑徵(一六二七—一六九九),字金纪,号霍山。南海人。明思宗崇祯间诸生。年二十遭鼎革,弃诸生,隐西樵。沧桑事定,乃入粤西,泛三湘,走金陵,复北游燕赵间,所至多凭吊寄怀之作。性方介,不受人怜,人亦罕怜之者。所与为友者,惟高僧、野人及二三知己。坎壈以终。著有《选选楼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一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望如,号月洲,有《月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