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07,分241页显示 上一页 150 151 152 153 154 156 157 158 159 下一页
吴韦(字 山带、仪汉 号 虎泉 名 文炜 )
文化远(字 又山 )
石涛( 原济、元济、若极、超济 别称 道济、济颠 名 朱若极 字 石涛、法舟 号 瞎尊者、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石公上人、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粤山人、湘源济山僧、晚号瞎尊者、一枝叟、零丁老人、枝下叟 阿长 )
邵延龄(字 大年 号 静山 )
释今从(字 净起、山农 李 云子 )
高璪(字 四留 号 霞山樵者 )
僧成鹫( 方 颛恺 字 趾麟、即山、迹删 光鹫 名 诸生 )
周斯盛(字 屺公、證山、铁珊 世称 证山先生 )
嵇永仁(字 留山、匡侯 号 抱犊山农 )
彭鹏(字 奋斯 号 无山、古愚 )
秦松龄(字 汉石、次椒 号 留仙、对岩、苍岘山人 )
于成龙(字 振甲 号 如山 襄勤 )
吴苑(字 楞香 号 鳞潭、北黟山人 )
李士殡(字 文伯 号 玉山逸史 )
其它辞典(续上)
僧元璟(字 借山、以中 号 晚香老人 名 通圆 )吴韦(字 山带、仪汉 号 虎泉 名 文炜 )
文化远(字 又山 )
石涛( 原济、元济、若极、超济 别称 道济、济颠 名 朱若极 字 石涛、法舟 号 瞎尊者、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石公上人、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粤山人、湘源济山僧、晚号瞎尊者、一枝叟、零丁老人、枝下叟 阿长 )
邵延龄(字 大年 号 静山 )
释今从(字 净起、山农 李 云子 )
高璪(字 四留 号 霞山樵者 )
僧成鹫( 方 颛恺 字 趾麟、即山、迹删 光鹫 名 诸生 )
周斯盛(字 屺公、證山、铁珊 世称 证山先生 )
嵇永仁(字 留山、匡侯 号 抱犊山农 )
彭鹏(字 奋斯 号 无山、古愚 )
秦松龄(字 汉石、次椒 号 留仙、对岩、苍岘山人 )
于成龙(字 振甲 号 如山 襄勤 )
吴苑(字 楞香 号 鳞潭、北黟山人 )
李士殡(字 文伯 号 玉山逸史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僧。浙江平湖人,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早年出家。工诗,平生游历南北,诗体屡变,而以清雅为宗。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与诸名流唱和。有《完玉堂诗集》。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元璟,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平湖人。化成庵僧。有《完玉堂集》。清诗别裁集
字借山,浙江平湖人。○借山以诗受圣祖知,居京师久,后放归。丙午岁,与予遇于天宫佛寺,名流咸在。时炎月,借山裸裎指予曰:“此即长洲沈生耶?”既出诗藁相质,为点出败阙几处,辄心服。别时整衣送半里外,知非一例傲岸者也。惠天牧学士不轻许人。向人每称借山,即诗品可知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696 【介绍】: 清广东南海人,字山带,号虎泉,初名文炜,字仪汉。康熙三十二年举人。肆力于诗古文辞,工画竹石花卉,画成辄题诗。论者谓风韵不减徐渭。有《金茅堂集》。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五
文化远,字又山,呈贡人。康熙丙午举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0或1636—1707或以后 【介绍】: 明末清初全州清湘人,本名朱若极。明靖江王之后,出家为僧,释号原济,一作元济,又有道济一号,或出于后人误传,字石涛,别号瞎尊者、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半世云游,饱览名山大川,是以所画山水,笔法恣肆,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为清初山水画大家。画花卉也别有生趣。对绘画理论卓有所见,主张遗貌取神,著有《画语录》。晚年定居扬州,对明朝覆亡虽尚存隐痛,于康熙南巡亦往接驾。生卒年歧说甚多,上述分别为近人傅抱石、郑拙庐所考,别有1642年生之说等。晚晴簃诗汇·卷一九六
道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又号大涤子,又号苦瓜和尚,又号瞎尊者,又号石公上人。靖江后人,明楚藩后。词学图录
石涛(1642-1707) 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乙酉(一六四五)为僧后,更名元济、超济、原济、道济,自称苦瓜和尚,又号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靖江后人、粤山人、湘源济山僧、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一枝叟、零丁老人等。游南京时,得长竿一枝,因号枝下叟,别署阿长,钝根,山乘客、济山僧、石道人、一枝阁。广西全州(今全县)人。明靖江王朱赞仪十世孙,父亨嘉因自称监国,被唐王朱聿键处死于福州。时石涛年幼,由太监带走,后为僧。凡山水、人物、花果、兰竹、梅花,无不精妙。有名句云"搜尽奇峰打草稿"。 明末清初画坛革新派代表人物。王原祁尝云:"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其推重至此。尤工八分隶,擅诗文,每画必题,时寓亡国之痛。著有《画语录》,精癖卓绝,词义奥衍不易解。黄鹤楼志·人物篇
石涛(约1642—约1718) 清代画家。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亦作元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老人等。广西桂林人,祖籍安徽凤阳,系明靖江王朱亨嘉之子。书画大家,亦善诗,在画史上与清初的弘仁、髡残、朱耷并称“四僧”。康熙元年(1662)深秋抵武昌登上黄鹤楼,被名山胜景吸引,作诗《登黄鹤楼》,感叹鹤去楼空,抒发悲凉惆怅之情。并曾依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意绘成一幅山水画,熔诗情画意于一炉,堪称与李诗珠联璧合、相映生辉的佳作。槜李诗系·卷三十一
道济,字法舟,秀水人,祝发芝溪东禅寺,晚居天宁,有《剩语》一卷。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八二
今从,字净起。番禺人。俗姓李,二严大师长子,原名云子,字山农。贡生。从素持梵行,居俗时与天然禅师结净社。清圣祖康熙五年(一六六六)始随禅师薙染,命典教授。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1713后 【介绍】: 清山东胶州人,字四留,号霞山樵者。高弘图孙。南明弘光朝荫中书舍人。入清不仕,穷老工诗。有《不视草》。
人物简介
全粤诗
成鹫(一六三七~一七一九),俗姓方,名颛恺,字趾麟。出家后法名光鹫,字即山;后易名成鹫,字迹删。广东番禺人。明举人方国骅之子。年十三补诸生。以时世苦乱,于清圣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发,康熙二十年禀受十戒。曾住会同县(今琼海)多异山海潮岩灵泉寺、香山县(今中山)东林庵、澳门普济禅院、广州河南大通寺、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为当时著名遗民僧。工诗文,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论者谓其文源于《周易》,变化于《庄》《骚》,其诗在灵运、香山之间。年八十五圆寂于广州。著有《楞严经直说》、《道德经直说》、《鼎湖山志》、《鹿湖近草》、《咸陟堂诗文集》等。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八有传。清诗别裁集
字迹删,广东番禺人。著有《咸陟堂诗集》。○上人姓方氏,本名诸生,九谷先生弟也。中年削发,不解其故,然既为僧,所著述皆古歌诗杂文,无语录偈颂等项,本朝僧人鲜出其右者,拟之于古,其惟俨、秘演之俦欤?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又成鹫,字迹删,番禺人。父国骅,明季举于乡鼎革,后隐居授徒。成鹫年十三入学,后为名诸生。年三十五丧父,感念无常,别母学佛于鼎湖,晚栖大通古寺,号“东樵山人”。一时名卿巨公多与往还,藩使王朝恩,学使樊泽达,给事郑际泰盛誉之名,益显诗文最富,所著《咸陟堂前、后集》,识者谓其笔响风雷,崩山立海,凡蛮烟黑雨,渴虎饥蚊,草木离奇,剑啸芒飞,直归纸上。浙西陈元龙谓其文发源于《周易》,而变化于《庄》、《骚》,涵互呈豁,辨才无碍,诗在灵运、香山之间,时人以为非阿好。成鹫戒律精严,道范高峻,与贵人游,以宏鬯道妙为本,他无所及,遇人有所咨请。瞑目趺坐,寂然若无闻焉,年八十馀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鄞县人,字屺公。顺治十八年进士,授山东即墨知县。有《證山堂集》。槜李诗系·卷四十一
字證山,宁波人。官知县。维基
周斯盛(1637年—?),字屺公,一字铁珊,学者称证山先生,浙江鄞县人,清朝初年政治人物、诗人。。另说1636年出生。出自明朝望族浮石周氏。大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考中举人。顺治十八年(1661年),登进士。康熙八年(1669年),出任山东即墨县县令。性格清高,不善于逢迎上司,因事入狱,倖免于死。出狱后绝意仕途,漫游海内名山大川,结交文人隐士。晚年笃信佛教。擅长写诗词,诗学竟陵,词风兼有婉约派、豪放派的特点。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704 【介绍】: 清福建莆田人,字奋斯,号无山,一号古愚。顺治十七年举人。三藩乱时,坚拒耿精忠命,后任三河知县,善治疑狱,惩奸不畏权势。而以缉盗不获,几被革职。旋举廉能,任刑科给事中。历广西、广东巡抚,皆有政绩,卒于官。晚晴簃诗汇·卷三十一
彭鹏,字奋斯,号无山,莆田人。顺治庚子举人,由知县官至广东巡抚。有《古愚心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7—1714 【介绍】: 清江南无锡人,字汉石,又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晚号苍岘山人。顺治十二年进士,官检讨,以事罢官。康熙间举鸿博,官谕德,不久又罢。家有寄畅园,在惠山之麓,常读书其中。工诗,七律尤善。有《毛诗日笺》、《苍岘山人集》。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一
秦松龄,字留仙,号对岩,无锡人。顺治乙未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罢归。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复授检讨,历官谕德。有《苍岘山人集》。词学图录
秦松龄(1637-1714) 字汉石,一字次椒,号留仙,又号对岩。无锡人。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词与王士禛相近。有《苍岘山人集》。词集名《微云词》。清诗别裁集
字留仙,江南无锡人。顺治乙未进士,入翰林,罢归。康熙己未召试博学鸿词,官谕德。○先生初入翰林,赋《白鹤诗》应制,中云:“高鸣常向月,善舞不迎人。”上重其有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8—1700 【介绍】: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振甲,号如山。康熙初自荫生授乐亭知县。历官江宁知府、安徽按察使,直隶巡抚,官至河道总督。曾疏浚直隶浑河(永定河),并修堤防。卒谥襄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8—1700 【介绍】: 清安徽歙县人,字楞香,号鳞潭,晚号北黟山人。康熙二十一年进士。通经世致用之学,对策极言黄淮分合之势。官检讨,累官祭酒。笃于师友,为诗多和平之音。有《北黟山人集》、《大好山水录》。晚晴簃诗汇·卷四十七
吴苑,字楞香,又字鳞潭,歙县人。康熙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祭酒。有《北黟山人诗》。清诗别裁集
字鳞潭,江南歙县人。康熙壬戌进士,官至国子祭酒。著有《北黟山人诗》。○司成性仁孝,读阳城责诸生归养语曰:“吾人师也,身教之谓何?”即日陈情归,弟兄侍养,天伦之乐可知矣。读到家一章,令人神往,馀亦皆和平啴缓之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陕西同州人,字文伯,号玉山逸史。明贡生。不求仕进,殚心著述。笃好理学。康熙七年,年逾七旬,从学于李顺。自是日阅先儒语录,手抄成册。年九十卒。有《群书举要》、《四书要谛》、《玉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