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92,分507页显示 上一页 375 376 377 378 379 381 382 383 384 下一页
宋仪望(字 望之 号 阳山、旸山、洋山 )
徐元春(字 殷仲 号 鹤山 )
徐定夫(字 士安 号 嵩阳山樵 )
杨宗气(字 子正 号 活水、钟山 )
杨巍(字 伯谦 号 梦山、二山 )
林有台(字 德基 号 南山 )
柯尚迁(字 乔可 号 阳石山人 )
江应晓(字 觉卿 世称 山城先生 )
沈弘光(字 子懋 号 肖山 )
管景(字 子山 )
董燧(字 兆时 号 蓉山 )
谭清海(字 永明 别称 见日山人 )
郑作(字 宜述、宜叔 号 方山子 )
郭文周(字 景复 号 东山 )
其它辞典(续上)
姚廉敬(字 本修 号 君山 )宋仪望(字 望之 号 阳山、旸山、洋山 )
徐元春(字 殷仲 号 鹤山 )
徐定夫(字 士安 号 嵩阳山樵 )
杨宗气(字 子正 号 活水、钟山 )
杨巍(字 伯谦 号 梦山、二山 )
林有台(字 德基 号 南山 )
柯尚迁(字 乔可 号 阳石山人 )
江应晓(字 觉卿 世称 山城先生 )
沈弘光(字 子懋 号 肖山 )
管景(字 子山 )
董燧(字 兆时 号 蓉山 )
谭清海(字 永明 别称 见日山人 )
郑作(字 宜述、宜叔 号 方山子 )
郭文周(字 景复 号 东山 )
人物简介
江阴古韵浅酌
姚廉敬,字本修。号君山。明江阴人。嘉靖中郡摩生。天资颖异,读书过目成诵,终身不忘。诗法初唐,有才名。年愈30卒。所著书刻本无传,有抄本诗64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永丰人,字望之,号阳山。少从聂豹学,宗阳明学说。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吴县知县,禁火葬,创书院。擢御史,劾仇鸾挟寇自重,又劾胡宗宪、阮鹗奸贪。忤严嵩,贬夷陵州判官。嵩败,升霸州兵备佥事。历福建按察副使,与戚继光合力破倭。万历初,官大理寺卿。六年,忤张居正,被劾归。卒年六十五。有《华阳馆集》。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望之,吉安永丰人。嘉靖丁未进士,历官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进大理寺卿有阳山槁华阳馆集维基
宋仪望(1514年—1580年),字望之,号阳山、旸山、洋山,更号华阳,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吉安府永丰县(今江西省永丰县)人。江西乡试第三十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登丁未科会试第269名,三甲163名进士,授吴县知县,有政绩,升河南道监察御史,弹劾大将军仇鸾挟寇自重。后巡盐河东。检举胡宗宪、阮鹗贪污,至此得罪严嵩,贬夷陵判官。严嵩被杀后,起用任霸州兵备佥事、大名兵备副使,改福建海道副使,与总兵官戚继光合兵击退倭寇。隆庆二年,补四川佥事。四迁至大理少卿。万历二年,张居正举荐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诸府。万历四年,迁南京大理卿。一年后,改北京大理寺卿。他从师聂豹后跟随王守仁、邹守益、欧阳德等人。家居数年后去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三
元春,字殷仲,号鹤山,嘉兴人,嘉靖间官节推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二
定夫字士安,自号嵩阳山樵,海盐人,嘉靖初布衣。诗有风骨,堪与朱、陈相伯仲。有蛩吟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士安,海盐人。有蛩吟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0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著籍延安,字子正,号活水。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工科给事中,多有建白。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改总督南京粮储。维基
杨宗气(1514年—1570年),字子正,号钟山,陕西延安卫官籍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官至山西巡抚。陕西乡试第二十一名。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会试第二百九十四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七十八名。选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二年十一月授工科给事中。二十六年三月升兵科右,九月升工科左,十二月升礼科都,称病归里。二年后服补刑科都,累擢山东左参政,升本省按察使,丁外艰,服阕,补山东,升山西右布政使。四十年闰五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四十三年五月考满,加升右副都御史,六月以原职总督南京粮储。四十四年三月坐事被弹劾,回籍听勘。隆庆四年(1570年)卒。享年五十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1514—约1605 【介绍】: 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明诗纪事·戊签·卷四
巍字伯谦,海丰人。嘉靖丁未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出为山西佥事,历参议副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改陕西,进右副都御史,移抚山西。入为兵部侍郎,改吏部,以终养归。起南户部尚书,召为工部尚书,改户部,进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有《梦山存家诗稿》八卷。 (《四库总目》:魏中岁学诗,与唐高适相类。而天分超卓,自然拔俗,故能不染埃壒,独发清音。《海岳灵秀集》:萝山诗不事雕绘,旨趣天成。 邹观光《孚如集》:杨公诗高旷玄远,冲夷澹泊。河朔魏允中击节诵公《晋中》诗:「灯前梳白发,马上萝青山。」思沈而致远,非唐人不能道。 《分甘馀话》:吾郡杨太宰萝山五言冲古淡泊,在高子业、华子潜季孟间,如:「远道令人愁,况近单子垒」,「秋风入雁门,羽书日三至」,「微微齐景流,天坏色俱素」,乡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风」,「风雨楼国,关山李牧祠」,「闲将流水引,萝与古人居」,「雨响残秋地,城分不夜天」,「古石苔生偏,泉香麝过馀」,皆逼古作。 《静志居诗话》:读萝山诗,如水仙十囊,江梅一萼,嫣然薄冰残雪之外。 田按:《萝山集》五律最胜,直擅右丞、文房胜境,馀子不足道也。自书《存稿》后,乃谓得于曹纪山、吕时臣为多。雅抱冲襟,令人翛然意远。)维基
杨巍(1516年—1608年),字伯谦,号二山,又号梦山,山东海丰县尚义里(今无棣杨三里村)人。生于明武宗正德九年(1516年),家贫好学,常借雪映月光苦读,十七岁考取生员,十九岁身染重病。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中举,在楞严寺苦读。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进士,次年授武进知县。三十一年(1552年)正月选授兵科给事中,丁父忧归。服阕,复除吏科给事中,三十五年二月升山西按察司佥事,进布政司右参议、按察司副使,嘉靖四十二年四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四十三年二月以疾乞归。嘉靖四十五年闰十月,接替戴才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隆庆元年(1567年)十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等关兼巡抚山西,三年八月升兵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母老身病乞假归。神宗继位,隆庆六年(1572年)七月起复原职,万历二年(1574年)四月改任吏部右侍郎,次月升左侍郎,三年二月乞致仕终养。十年(1685年)五月起复原职,七月出任南京户部尚书。次年授资政大夫衔,不久改任工部尚书。十一年四月改任户部尚书,七月改任吏部尚书,十八年二月累疏乞休,特准致仕,著驰驿去。万历三十三年(1608年)卒。赠少保。杨巍最初历任中外官职,甚有名声,但到官至吏部尚书秉铨时,已是年耄骫骳,故行事多听首辅申时行的指挥,故被御使江东之、李植等弹劾抨击,以致他名望大损,但是他为人有清操,性长厚,不为刻核行。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觉卿。天资英特,屡试不获一第,遂弃去,闭门自学。读书驻跸山麓,学者称山城先生。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有《对问编》。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三
郡邑志载:沈弘光,字子懋,号肖山,世居平湖石庄里。嘉靖间,以诸生游雍遍,交海内名士。会父两山,抱疴辍业东归。寻值兵荒,谨持门户,常痛不及事母,见手泽必泣。生平潜心理学,兼精禄命。伯子懋孝侍养归,从游日众。公苧衣棕屩,开席讲论,学者宗之。足迹不入公府。按使者以币求见,不可得。晚悟天道元气成于贞,人心爱德归于正,作爱正编。又感里徭之弊,作均平议。立宗法与两山训戒二十条,为世诵述。申大学士赞之曰:君志不用于世,而所以效之乡与修之家者,其槩可睹矣。六世孙季友谨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应天府人,字子山。嘉靖中以贡授广信府检校。监司闻其才,檄署永丰、上饶二县。抚定上饶窑民骚乱。迁江西布政司检校。尝修《江宁志》、《上元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临川人,字兆时,号蓉山。嘉靖间举人。少从王艮、聂豹讲良知之学,官南京刑部郎中。有《蓉山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东莞人,字永明。尝走京师,上疏言事,不报。乃仗剑走边塞,纵观形势。戚继光为总蓟镇,筑隘减戍,皆用其策。过柘林,守将为之张宴,酒方酣,而部兵以索饷哗,露刃庭下。守将仓皇逃避,清海从容以利害谕兵士,并倾囊中资分之,变乱立定。年八十四卒,自称见日山人。有诗文杂著十余种,已佚。全粤诗·卷三九一
谭清海,字永明,自称见日山人。东莞人。明世宗嘉靖初年尝以布衣上十事于朝,不报。权贵令读书中秘,固辞归家。著有《灵洲草诗》。事见明郭棐、清陈兰芝《岭海名胜记》卷二。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永明,东莞人。有灵洲诗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徽州府歙县人,字宜述。读书方山之上,自号方山子。已而弃去,在河南经商,游于李梦阳门下,与梦阳及何大复唱和甚多。嘉靖初卒,年四十余。有《方山集》。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七
作字宜叔,歙人。有《方山子诗选》。 (《空同集》:方山子诗才敏兴速,援笔辄成。空同子每抑之曰:「不精不取。」乃兀坐沈思,炼句證体,亦往往入格。静志居诗话:宜叔诗颇俊利,远胜五岳山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福安人,字景复,号东山。嘉靖二十三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改御史,巡按广东。为人正直。复命后,世宗命再往,粤人益肃然。后为顺天府丞。尝弹劾赵文华,忤严嵩,乃致仕归。有《东山诗文集》、《按粤封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