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92,分507页显示 上一页 395 396 397 398 399 401 402 403 404 下一页
睦大钦(字 汤卿 号 茶山、竹坞 )
秦延烝(字 允孝 号 亭山 )
傅国(字 鼎卿 号 丹水、云黄山人 )
王思任(字 季重 号 遂东、谑庵、稽山外史 )
吴钟峦(字 峦稚、峻伯、稚山 世称 霞舟先生 号 霞舟 )
杨梦衮(字 岱宗 号 长白山樵 )
刘宗周(号 克念子、念台 字 起东、启东 正义 世称 蕺山先生 名 宪章 别称 草莽孤臣 )
樊维甫(字 山图 )
张凤彩(字 南隅 周府京山、汤溪、原武诸王 )
梁之垣(字 奠宸 号 沂山 )
毛以焞(字 允享 号 瑗山 )
熊明遇(字 良孺、子良 号 坛石山主人 )
胡继先(字 绳武 号 肖山 )
钱龙锡(字 稚文 号 机山 )
其它辞典(续上)
璩光岳(字 山仲 号 三谷 )睦大钦(字 汤卿 号 茶山、竹坞 )
秦延烝(字 允孝 号 亭山 )
傅国(字 鼎卿 号 丹水、云黄山人 )
王思任(字 季重 号 遂东、谑庵、稽山外史 )
吴钟峦(字 峦稚、峻伯、稚山 世称 霞舟先生 号 霞舟 )
杨梦衮(字 岱宗 号 长白山樵 )
刘宗周(号 克念子、念台 字 起东、启东 正义 世称 蕺山先生 名 宪章 别称 草莽孤臣 )
樊维甫(字 山图 )
张凤彩(字 南隅 周府京山、汤溪、原武诸王 )
梁之垣(字 奠宸 号 沂山 )
毛以焞(字 允享 号 瑗山 )
熊明遇(字 良孺、子良 号 坛石山主人 )
胡继先(字 绳武 号 肖山 )
钱龙锡(字 稚文 号 机山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新城人,字山仲,号三谷。工草书。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授光州知州,善断狱。官至兵部职方司员外郎。有《石波馆集》、《老子解说》。维基
璩光岳(?—1615年),字山仲,号三谷,江西建昌府新城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江西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兵部观政,三十三年授归州知州,三十四年调光州,四十年补汝州,四十二年升兵部职方司员外,四十三年卒。著有《石波馆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人,字汤卿,号茶山、竹坞。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明无锡人。万历癸丑进士,任江西永丰县知县,历官兵部职方司主事,崇祀永丰名宦祠。维基
秦延烝,字允孝,号亭山,南直隶常州府无锡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任江西吉安府永丰县知县。补福建汀州府归化县知县,升兵部职方司主事。著有《亭山诗集》。
人物简介
维基
傅国(1576年—1644年),字鼎卿,号丹水,晚号云黄山人,山东青州府临朐县军籍。明末政治人物。母朱氏梦凤入怀而生国,幼慧,七岁作《霜林赋》,累千百言。弱冠领乡荐,不出,构四友亭,以晋陶潜、唐杜甫、宋苏轼配,己为四,日啸咏其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山东乡试第六名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四十三年授河南通许县知县,廉洁勤政,治理得法,以课最,屡表河南第一,四十七年行取,授户部云南司主事,督太仓北新事。四十八年三月,加户部郎中衔,督饷辽东。天启元年(1621年),清兵破沈阳,遭诬“逾城遁”,被削职。六月,经略熊廷弼上书:“督饷郎中傅国无罪,请复官任事。”七月,以督理辽阳新饷户部云南司郎中,仍驻广宁,总理新旧辽饷。十二月以病乞休,二年正月获准辞官归乡。卜筑云黄山中,置书万卷,自号云黄山人,并杜门绝迹城市,再荐不起,惟著述自娱。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傅国闻讯,具公服登楼北望再拜,痛哭几绝。是时土寇张甚,忽有百余骑突至,积薪焚其楼,婢子皆逸去,公整衣冠端坐,与图书具烬焉,时年六十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6—1646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季重,号遂东。万历二十三年进士。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累迁袁州推官。后为九江佥事,罢归。居官通脱自放,不事名检,遇达官大吏,疏放绝倒,不能自禁。鲁王监国时,任礼部侍郎。清兵入绍兴后,居孤竹庵中,绝食死。工画,仿米家数点、云林一抹。好以诙谐为文,仿大明律制《奕律》,另有《律陶》、《避园拟存》、《谑庵文饭小品》等。沧海遗珠
王思任(1574—1646)字季重,号谑庵,又号遂东、稽山外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年进士,曾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又任袁州推官、九江佥事。清兵破南京后,鲁王监国,以思任为礼部右侍郎,进尚书。顺治三年,绍兴为清兵所破,绝食而死。为文笔意放纵诙谐,时有讽刺时政之作。诗重自然,才情烂漫,惜放纵太甚,著有《游唤》《历游记》《王季重十种》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季重,绍兴山阴人。万历乙未进士,知兴平当涂青浦三县迁袁州推官历刑工二部郎中出为九江佥事有避园拟存虞山咏维基
王思任(1574年8月26日—1646年10月30日),字季重,号遂东、谑庵,浙江山阴县(今属浙江绍兴市)人。明朝作家,官员。与李之椿、倪元璐、黄道周、王铎合称天崇五才子。明万历三年乙亥(1575年),七月二十一日辰时出生于北京西江米巷药铺中。出生时其母亲唐氏梦有金星入怀,故小名叫“金星”。父亲王东海(东海老人)时年四十六岁,思任为其六子。万历十五年(1587年),到北京读书,成为黄洪宪之子的伴读。由于王思任叔祖葬于宛平,他得以在应天府参加乡试。期间宛平知县徐启东亦出面保护他,命其在府学学习,免受其他学子的攻击(当时明朝禁止异地乡试)。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应天府乡试中举。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联捷进士,同年娶杨维聪之孙女为妻。万历二十四年,担任兴平知县,之后因母丧回乡。万历二十七年,出任当涂、青浦三县,累迁袁州府推官。后来任江西九江佥事,一生三仕三黜。他生性滑稽,对人常是调笑狭侮,不加检点。但每逢大事,又是气宇轩昂。弘光败走时,马士英称皇太后制,奔逃到浙江,王思任写信痛骂他:“叛兵至则束手无措,强敌来则缩颈先逃……吾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也。职请先赴胥涛,乞素东白乃以拒阁下。”,当时人心大快。又上书太后“请立斩马士英”。鲁王时,出任礼部右侍郎。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九月二十二日,清兵破绍兴城,王思任绝食而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7—1651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峦稚,一字峻伯,又字稚山,学者称霞舟先生。顾宪成、高攀龙弟子,为心性之学。年未三十,已有声望。屡应科举不售。崇祯七年成进士,年已五十八。授长兴知县,以拙于催科,被削籍。周延儒再相,招之不起。十四年补绍兴府照磨,升桂林府推官。福王立,授礼部主事。未上而南都亡。隆武帝以原官招之,迁员外郎。既而闽中又亡。遁迹海滨。鲁监国以为礼部尚书。从至浙江,退普陀山。舟山兵溃,渡海入昌国卫之孔庙,自焚死。有《十愿斋文集》、《周易卦说》、《霞舟语录》。维基
吴钟峦(1577年—1651年),字峦稚,号霞舟,南直隶武进县(今常州)人,明末忠臣。吴钟峦弱冠成诸生,出入文社四十余年,海内推为名宿。崇祯四年(1631年)拔贡,选授光州教谕。同年秋举乡试。崇祯七年(年)甲戌科进士。授长兴县知县。崇祯十二年(1639年)削籍。崇祯十五年(1642年)任桂林府推官。弘光朝授礼部主事,未上任,南京城破。鲁王起兵,任礼部尚书,往来普陀山,组织抗清。监国鲁六年(1651年)八月,舟山城破。吴钟峦在孔庙捧孔夫子神位自焚殉国。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梦衮(1577年—1632年),字岱宗,晚年自号长白山樵,山东济南府青城县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山东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联捷己未科进士,考选翰林院庶吉士,四十八年庚申丁母忧归。天启三年起复,赴京师,四年正月授兵科给事中,监督三大殿工程,五年九月以门工成加恩,赐银币,加升二级,加太常寺少卿,照旧管事。十一月升太仆寺卿,仍管兵科给事中事,照旧监察工程。六年十月加升工部尚书,七年五月中极殿升金梁,命工部尚书杨梦衮迎于广渠门,各行礼。八月以宁锦功,升一级,荫一子入监读书,赏银四十两、大红纻丝二表里,加太子太保,照旧管事。又以殿工,加少保兼太子太保,荫一子中书舍人,赏银五十两、大红纻丝三表里。崇祯即位,连疏乞假,不允,十二月被免官。二年被削籍,列逆案名单第五等,罪名是“交结近侍又次等”。崇祯五年卒。妻王氏,赠一品夫人,六子皆殇,只二女,一适范、一适韩。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8—1645 【介绍】: 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天启元年为仪制主事,历右通政,以劾魏忠贤,削籍归。崇祯元年召为顺天府尹,数上疏忤思宗意,遂谢病归。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复以论救姜埰、熊开元革职归。福王监国时,起故官,劾马士英、高杰、刘泽清,争阮大铖不可用,不听,遂告归。南都亡,绝食二十三日卒,门人私谥正义。治理学以慎独为宗,力倡诚敬之说。曾筑證人书院,讲学于蕺山,人称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启东,绍兴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自行人迁礼部主事历官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有蕺山诗集维基
刘宗周(1578年—1645年),初名宪章,字起东,号念台,因讲学于蕺山书院,后人称其为蕺山先生。浙江山阴县(今属绍兴市)人。明末哲学家、文学家、政治人物。“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以古奥难解著称。刘宗周为遗腹子,自幼随母养于外祖父章颖家。章颖颇有学问却屡试不第,徐阶、陶望龄、周应中等人均出其门下。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刘宗周中式丁酉科浙江乡试四十六名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进士,不久因母丧,守孝三年。师从湖州德清学者许孚远。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封行人,为官刚正,敢于直谏,官太仆寺少卿,“必三四辞而后受事”。天启时,因得罪魏忠贤,削籍。明思宗继位,替杨涟、左光斗等平反,命宗周为顺天府(今北京)府尹。崇祯元年(1628年),刘宗周指出崇祯帝施政弊病,上疏言:“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酝酿而为功利;功利不已,转为刑名;刑名不已,流为猜忌;猜忌不已,积为壅蔽”,崇祯帝以为他迂阔,但仍叹其忠。崇祯二年己巳之变起,京师被围,米价腾跃,刘宗周上疏请罢九门税,又修贾区以处贫民,为粥以养老疾,严行保甲之法,安定民心。刘宗周在任京尹期间,政令一新,力挫豪强。对太监无理请求都不答应,而被指责攻击,宗周治事如常,武清伯手下殴国子监学生,宗周捶之,枷武清门外,又持明法纪,周恤贫民,后谢病归,都人为之罢市。崇祯九年下旨起用,授工部左侍郎,又上疏曰:“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严,布令太繁,进退天下士太轻。诸臣罪饰非,不肯尽职业,故有人而无人之用,有饷而无饷之用,有将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杀贼。流寇本朝廷赤子,抚之有道,则还为民”,屡次直言上疏,每受贬斥。崇祯十四年九月,吏部缺左侍郎,崇祯帝上朝时叹气说「刘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于是再次起用了他,后官至左都御史,常起常罢。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缢煤山,刘宗周徒步荷戈,诣杭州,责巡抚黄鸣骏发丧讨贼,又与故侍郎朱大典,故给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募义旅,以备勤王。五月,福王朱由崧登极于南京,以宗周为左都御史。宗周自称草莽孤臣,屡次上书讨贼复仇,后因劾马士英、阮大铖,被黜归里。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多铎率清军攻陷杭州,刘宗周正在进餐,闻讯推食恸哭:“此余正命之时也”,决定绝食殉国。其门人王毓蓍率先投水自尽,他说:“吾讲学十五年,仅得此人。”有门生劝他:“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无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轻弃之?”答道:“吾固知图事贤于捐生,顾余老矣,力不能胜。”遂绝食二十日,闰六月八日卒,享年六十八。另一门生祝渊,在刘宗周卒前两日,亦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7或1578—? 【介绍】: 明湖广黄冈人,字山图。樊维城弟。通经史。卒业南京国子监,屡试不第。父卒,弃举子业,屏迹山林,不与人事。有《西霞集》、《天机秘钤》、《三易衍符》。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凤彩,字南隅,河南开封府仪封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官东阿县知县,性仁厚,刑罚轻简,狱讼衰息。三十六年考选为礼科给事中。三十八年为正使,册封周府京山、汤溪、原武诸王,三十九年升工科右给事中,四十年转左给事中。弟张凤毛,崇祯庚午举人。
人物简介
维基
梁之垣(1579年—?),字奠宸,号沂山,山东登州府登州卫军籍。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山东乡试第三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成进士。初授山西阳曲县知县,万历四十年升兵部主事,四十三年河南主考,四十六年丁忧归。天启元年起补兵部职方司郎中,七月,辽东经略熊廷弼请添设各监军道,梁之垣升为南路监军副使。八月,熊廷弼议遣使宣谕朝鲜发兵牵制。副使梁之垣请行,廷弼喜,改辽东南路监军道梁之垣为行监军道,请朝廷付二十万金为军赀,以赴朝鲜,因在乡逗留而被弹劾。崇祯五年正月,孔有德攻陷登州,巡抚孙元化及兵备道宋光兰、知府吴维城、同知贾杰、知县秦世英及乡绅梁之垣被关押于游击耿仲明宅。
人物简介
维基
毛以焞,字允享,号瑗山,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黎里镇人。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吏部观政,本年授陈留知县,三十八年升南兵部武选司主事,四十年升员外,四十一年升职方司郎中,丁忧,四十五年复除兵部武库司郎中,以痰疾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进贤人,字良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由知县擢兵科给事中,旋掌科事。疏陈时弊,言极危切。天启时,官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被指为东林党人,革职戍边。崇祯初,召还,累官至兵部尚书致仕。明亡后卒。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子良,进贤人。万历辛丑进士,除长兴知县升礼部主事擢兵科给事中历官右佥都御史兵部左侍郎拜南刑部尚书改兵部尚书有绿雪楼槁维基
熊明遇(1579年—1649年),字良孺(一字子良),号坛石山主人,江西南昌进贤北山人(今属江西南昌县泾口乡东湖村)。万历二十八年庚子科江西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联捷辛丑科三甲139名进士,三十三年任浙江长兴知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擢兵科给事中,多所论劾,疏陈时弊,言极危切。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礼科给事中亓诗教怀疑熊明遇与东林党通,上书弹劾他,建议将其外调。后历任福建佥事、宁夏参议。天启元年(1621年)以尚宝少卿进太仆少卿,不久,擢升南京右佥都御史,天启五年(1625年)被魏忠贤革职,并牵连汪文言案,被贬到贵州平溪卫。崇祯元年(1628年)起复,任兵部右侍郎,次年进为左侍郎,迁南京刑部尚书,崇祯四年(1631年)任兵部尚书,次年清军入关劫掠,巡抚沈棨与中官王坤私自与清军议和,被给事中孙三杰弹劾,明思宗将其解职,不久以兵部尚书衔致仕。致仕多年后又被人推荐起复为南京兵部尚书,改任工部尚书。后因病归家,明亡后隐居不仕。熊明遇在万历年间已与耶稣会人士庞迪我(Didacus de Pantoja, 1571-1618)、阳玛诺(Emmanuel Diaz, 1574-1659)、毕方济接触,并与徐光启往来。对于西方科学有颇为深入的了解。在福建佥事任内,他曾向方孔炤与方以智父子前展现他所接触的西学。方氏父子与熊明遇曾一同登临游览太姥山并大谈西学,可说是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格致草》和《则草》,是两部介绍西学的重要著作,于万历末年刊刻的《则草》是第一本由中国士人完成与出版的西学作品。他又工诗善文,当时颇享盛名。著有《南枢集》、《青玉集》、《格致草》、《绿云楼集》、《罗岕茶记》等。乾隆四十三年(1778),《文直行书》与《绿雪楼集》被列入禁燬书。
人物简介
维基
胡继先(1579年—?),字绳武,号肖山,四川成都府汉州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四川乡试第二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任山东邹县知县,厚泽及人,长才出众,美政多端,不朽者尤在丁归一例,地并中下。官署学官多所并建,兴文讲艺,修辑志书,利无不兴言,害无不去,去任十馀年,士民犹不远千里而问候之,望其重游东土,其得民心如此。后擢兵部主事,四十二年贬顺天府照磨,四十五年升本府通判,四十七年升南京户部主事,天启二年升广西司郎中,同年出为开封府知府。天启三年被弹劾降一级。崇祯元年起补德安府知府,二年以拾遗去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79—1645 【介绍】: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稚文,号机山。万历三十五年进士。天启间累官南吏部右侍郎,忤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佐首辅李标,共理朝政。龙锡言事,多被采纳。及袁崇焕杀毛文龙,御史高捷、史□屡疏言文龙之死,实龙锡主之,遂逮戍定海卫。在戍十二年,两遇赦不原。弘光帝时复官还里卒。有《兢余存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稚文,松江华亭人。万历丁未进士,授翰林编修历少詹事掌南翰林院晋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有兢馀存藁维基
钱龙锡(1578年—1645年),字稚文,号机山,直隶华亭县人,明末东林党大臣。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第四十九名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会试第二十三名,廷试二甲十八名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少詹事、右庶子。天启四年(1624年)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改南京吏部右侍郎。因忤魏忠贤,六年九月被削籍为民。崇祯即位后以抽签方式选任阁员,龙锡第一个被抽中,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依次为李标、来宗道、杨景辰。崇祯二年(1629年)袁崇焕与钱龙锡谈到平辽事宜,认为毛文龙「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杀之」,后袁斩毛文龙于皮岛。毛文龙死后,清兵入寇,龙锡被御史高捷弹劾,引疾,遂放归。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御史史褷又上疏言:“龙锡主张崇焕斩帅致兵,倡为款议,以信五年成功之说。卖国欺君,其罪莫逭。龙锡出都,以崇焕所畀重贿数万,转寄姻家,巧为营干,致国法不伸。”右春坊右中允黄道周上疏称:“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认为龙锡不宜坐死罪。崇祯帝以忤旨之罪把黄道周降级外调,又碍于舆论,乃释放龙锡,戍定海卫,居戍所十二年,两次大赦皆不得还。安宗时,复官归里。不久去世,年六十八。《明史·钱龙锡传》说:“逆案之定,半为(钱)龙锡主持,奸党衔之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