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592,分507页显示 上一页 401 402 403 404 405 407 408 409 410 下一页
陈于鼎(字 尔新 号 实庵、南山逸史 )
查继佐(名 继佑 字 伊璜、敬修 号 舆斋、钓叟、非人氏、与斋、左尹 别称 钓史 世称 东山先生 )
费道用(字 訚如、暗如 号 笔山 )
饶京(字 君大 号 黄山 )
周光夏(字 士六 号 敏山 忠烈 )
夏曰瑚(字 肤公 号 涂山 江川王 )
奚涛( 冠 字 沅山、大蒙 )
林日光(字 君向 号 平山 )
祁彪佳(字 弘吉、幼文 号 虎子、世培、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 忠敏、彪佳曰、忠惠 )
钱邦芑(字 开少 号 他山湖、大错 )
岳虞峦(字 舜牧 岚 号 东海衲民、衡山 )
张焜芳(字 九山 )
李之华(号 果山 )
杨廷鉴(字 冰如 号 靖山 )
其它辞典(续上)
谭汝伟(号 九山 )陈于鼎(字 尔新 号 实庵、南山逸史 )
查继佐(名 继佑 字 伊璜、敬修 号 舆斋、钓叟、非人氏、与斋、左尹 别称 钓史 世称 东山先生 )
费道用(字 訚如、暗如 号 笔山 )
饶京(字 君大 号 黄山 )
周光夏(字 士六 号 敏山 忠烈 )
夏曰瑚(字 肤公 号 涂山 江川王 )
奚涛( 冠 字 沅山、大蒙 )
林日光(字 君向 号 平山 )
祁彪佳(字 弘吉、幼文 号 虎子、世培、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 忠敏、彪佳曰、忠惠 )
钱邦芑(字 开少 号 他山湖、大错 )
岳虞峦(字 舜牧 岚 号 东海衲民、衡山 )
张焜芳(字 九山 )
李之华(号 果山 )
杨廷鉴(字 冰如 号 靖山 )
人物简介
维基
谭汝伟,号九山,湖广衡州府衡阳县军籍。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湖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进士。三年授知广东乳源县,崇祯元年授浙江道御史,巡视皇城、中城,十一月疏紏四川巡抚田仰以二千金贿得,乞加罢黜。帝以田仰推升,王永光已经奏明,不得妄议。二年正月谭汝伟再紏四川巡按田仰乃魏广微门生,而许显纯又仰门生,以田尔耕为兄,以魏忠贤为父,故得推举速化。今王永光称蜀绅皆欲得仰为巡抚,臣询之蜀绅,无一应者,请加罢斥。帝不听。寻降用,八年补江西按察司简较,十年升南行人司副,十一年升大理寺左寺正,十三年升户部浙江司主事,管验粮所,升贵州司员外,出为广东右参议。崇祯十五年官四川建昌道副使。
人物简介
维基
陈于鼎(1600年1月2日—1661年6月6日),字尔新,号实庵,又号南山逸史,直隶宜兴人,进士出身。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生,十一岁童子试考上秀才。后漳州参将郑芝龙聘为家塾教师,教其子郑成功。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科应天乡试第四名举人,为《春秋》经魁。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崇祯六年(1633年)开始戏剧创作。弘光时,官左春坊左庶子掌院事。降清后,任弘文馆编修,因替苏州人申氏作保借旗债,受累革职。南归后,定居镇江。顺治十六年(1659年)郑成功兵临镇江,陈于鼎与知府戴可进等计议迎降。郑成功兵败后,清廷查办“通海案”,顺治十八年(1661年)陈于鼎被检举入狱,解押往北京处决。临刑时说:“明末惟李定国、郑某水陆两大战差可人意。吾得附其骥尾,死何恨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贵州石阡人,字訚如。崇祯四年进士。官福建福清知县。尝与杨德周等辑唐代福建人诗为《闽南唐雅》。维基
费道用,字暗如,号笔山,贵州石阡人,同进士出身。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三甲三十七名,后由福建福清县知县,迁兵部郎中,转吏部考功司。著有《碧桃轩集》。
人物简介
维基
饶京,字君大,号黄山,湖广黄州府蕲州民籍江西南昌府进贤县人,同进士出身。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湖广乡试四十五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登壬戌科进士。吏部观政,本年接替蔡璿,担任南直隶常州府宜兴县知县,后由骆天閒接任。五年调任常熟知县,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为江西道御史,管银库。三年苏松巡按,五年淮扬巡按,七年南京刷卷,八年闲住。崇祯十六年正月,张献忠陷蕲州,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御史饶京等预焉。顺治二年仕清,补武昌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光夏(?—17世纪),字士六,号敏山,河南开封府杞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周光夏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成进士,获授工部主事,抽分龙江,有盈馀数万。他从郎中外任宁国知府,吏员都不敢欺骗他,又多奖拔文人和士大夫;再调官淮安,不顺从高杰与刘泽清。北京陷落,他与路振飞中军赵彪、张云冲、徐人杰、傅文亮、王启、周逢豫共同守城。武愫南下,周光夏命令徐州指挥王文明假装投降,与徐标中军卓圣、刘秉忠,同知郑之俊,诸生吴汝珠、王太生擒获武愫;迁任江西副使,负责督兵筹粮,来往福建广东。隆武帝继位,让周光夏担任太仆卿,管理尚宝司;明年(1645年)就以佥都御史巡抚江西。永历帝即位,周光夏参与拥戴,历任工部右侍郎、左副都御史、左都御史,为官清廉,与严起恒、晏清友善。不久童琳弹劾他「越资序,题差用,私乱台规,非法」,唯永历帝反而杖打童琳,他就晋升为工部尚书,但永历二年就遭罢去此职务。肇庆再次失陷,里人江禹绪得清朝任作招抚,带兵在平南江与周光夏相遇。他情绪激昂地数落江禹绪,禹绪最初还在得意忘形,听到他的训话就垂头丧气,不敢回答。很快他兵败,不愿投降,于是奋身战斗,中弹而死。南明朝廷得知,追赠太子太保,谥忠烈。他能力出众,有义气,随从志气精锐,死后人们都为他惋惜。
人物简介
维基
夏曰瑚(1602年—1637年),字肤公,号涂山。南直隶山阳县(今属淮安市)人。明末翰林。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及第。授翰林院编修。曾奉命册封江川王,馈赠一无所受。十年任乡试同考,不久即以疾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昆山人,原名冠,字沅山,一字大蒙。明崇祯五年诸生。入清,弃儒冠,隐居渭塘,日吟咏,兼工画,近倪瓒笔意。卒年八十六。有《肆闲堂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林日光,字君向,号平山,福建福州府福清县,同进士出身。天启四年(1624年)举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三甲进士,历工部主事、苏州知府。官至广西苍梧道副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45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弘吉,号虎子。祁承□子。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崇祯四年官御史,屡疏陈天下大势、民间疾苦,出按苏州、松江诸府。因忤周延儒,以侍养归。福王时擢右佥都御史,宣抚高杰,勉以忠义,杰感动愿效力。旋被诋移疾去。清兵陷杭州,绝食死。唐王时谥忠敏。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幼文,绍兴山阴人。天启壬戌进士,除兴化推官擢福建道御史巡按苏松历官都御史巡抚应天维基
祁彪佳(1603年1月3日—1645年7月28日),字虎子,一字幼文,又字弘吉,号世培,别号远山堂主人、寓山居士,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明末政治人物、戏曲作家、造园家,天启壬戌进士。弘光时,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苏松,南京陷落后自尽殉国。祁彪佳于万历三十年十一月己卯寅时生于山阴梅墅。自幼聪敏,六岁能诵帝王名。九岁因其父安排聘商氏(商景兰,兵部尚书商周祚第三女)。万历四十六年赴童子试,无出其右者,遂为第一。四十七年,彪佳年十八,会试下第不中。跟随父亲赴任沂州,游览琅琊名胜,归家后继续读书。泰昌元年,与商氏成婚。明天启二年(1622年)进士,时年二十一岁,次年任福建兴化府推官,旁人或觉得彪佳年轻,而莆田有时缙绅势力强大的地方,恐怕不能胜任,结果其在任时非常关心民间疾苦,尽力去除底层穷困百姓的负担,名声颇佳。崇祯元年十一月初一日,父亲祁承㸁去世,二十二日听到讣告,这一天也是祁彪佳生日,此后终生不庆生辰。崇祯四年(1631年)考选,五年选授福建道监察御史,次年巡按苏松。时宜兴缙绅陈一教势力薰赫,家奴周文爙仗势肆意,积累了许多民怨。平民陈轼聚众对抗文爙,烧毁了陈一教的房屋和别墅,还在附近劫掠,差点导致民乱。祁彪佳逮捕周、陈二人并问斩,其余惹事者各戍边、配流,事件遂平息了下来。他将周文爙所占别人的田产、子女归还人民,奏免陈一教父子的官职,民心大定。当时三吴一带有一伙名叫“天罡”的黑恶势力,为无籍之徒组成,到处作案犯罪,打枪奸淫,招摇过市。祁彪佳上任后立即将其四名魁首逮捕,杖杀并曝尸三日,之后一旦有抓到天罡的,全部不加讯问直接杖杀。很快平定了该势力的恶行。文震孟对祁彪佳的治绩大为赞赏,称之为“国朝二百年所仅见”。后受权臣周延儒排斥,家居八年。崇祯八年五月,到杭州养病,与母亲王氏游览西湖。病痊愈后回到绍兴。十月,在寓山构筑别墅,准备隐居终身。彪佳对自己家的仆人管理很严,禁止他们与外人发生争吵。崇祯九年四月,筑寓山草堂竣工,彪佳与友人闭关论性理之学。同年,由于彪佳常苦于疟疾之症,为治地方疟疾,于是捐资与友人王金如建立了医药局,在疫病期间保全了民众的生命,此外彪佳还建立了乡贤祠。剡县饥荒时,祁彪佳与王金如合力赈饥,因想到死在野外的人没人收尸,彪佳专门请了一位法号“本原”埋葬野骨的僧人,支付其报酬并让其掩埋三吴一带遗骨。又出资改善了监狱囚犯的生活条件。崇祯十一年,针对流寇严重的情况,撰写了《御寇》一书。十三年,绍兴饥荒,彪佳建议《救荒策》十五条。遂出面负责救灾。设立粥厂,制定供给米粮的法规,全活不可计,编辑了《古今救荒书》。杭州有卖妻为娼者,彪佳出钱将之赎回娘家。彪佳与族兄祁宁方倡议保甲,自任正、副长。崇祯十四年秋,绍兴再度歉收。民乱勃发,彪佳在母忧期间,急忙入城,下令逮捕抢粮者,绳之以法。日夜工作,尽力救荒。崇祯十四年(1641年),起为河南道掌印御史。崇祯十五年赴北京,路上因兵乱梗阻,历尽艰险。至十二月初四日入都门。在朝上疏,请求皇帝留下有清名、声望的耿直之臣。崇祯十七年(1644年)巡按南京,清兵入浙,驻节杭州抵御清兵。弘光元年(1645年)五月,清兵破南京。闰六月,弘光帝被俘,潞王监国。群臣计划推举祁彪佳为苏松总督,还没来得及任命清军便来到杭州,官员四散。清军贝勒召见祁彪佳等士大夫四人,彪佳没有回应。初六日晨,于杭寓山花园莲花池内自杀殉节,有绝命词:“图功为其难,洁身为其易。吾为其易者,聊存洁身志。含笑入九原,浩然留天地。”又有遗言:“山川人物,皆属幻影。山川无改,而人生则倏忽一世矣。”鲁王朱以海谥彪佳曰“忠毅”,隆武建元,赠光禄大夫少傅兼太子太傅兵部尚书,给四代诰命,谥“忠敏”,赐祭葬,荫一子中书科中书舍人。归葬绍兴亭山北麓。乾隆四十一年,乾隆帝褒奖了其在危难时刻的气节,赐谥“忠惠”。张岱是祁彪佳的挚友,祁彪佳殉节后,张岱极为哀痛,写了一篇祭文。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奕远既去,花月、声音、饮食之道难得解人。吾辈住此寂寞世界,毫无意味。”祁彪佳殉国后,其「澹生堂」藏书亦从此散出,多为黄宗羲、吕留良所有,部分归杭州赵氏小山堂,馀则散入坊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2—1673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丹徒人,字开少。南明永历时,官至右佥都御史。在贵州余庆县他山下辟柳湖,号他山湖。以避孙可望搜捕,为僧,号大错。南明亡,移居云南鸡足山,又迁湖南衡山。诗多怨音。有《大错遗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九山。崇祯元年进士。官至南京户科给事中。十一年,疏荐黄道周、惠世扬、陈子壮等,并为文震孟请恤。帝以沽名市恩切责。又以纠史𡎊,被讦,罢职。十六年起用,北上抵临清,遇清兵,被害。维基
张焜芳(?—1643年),号九山,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人。张焜芳在天启元年(1621年)中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担任福建南平县知县,有政声,升南京户科给事中。曾上奏责斥幸阉、推崇谏臣、褒奖遗孤十多道奏疏,令小人怨恨,借事重拟,崇祯帝知道其德行,只令改拟。十一年(1638年),他疏荐黄道周、惠世扬、陈子壮等人,并为文震孟请恤,遭崇祯帝斥责他沽名钓誉,又因为弹劾史𡎊被攻击,降级罢职回乡。回乡后他和刘宗周同修证人社,讲学谈经,悠然自得。崇祯十六年(1643年),得朝廷再次起用,北上到临清时遇上清兵,不屈被害,妻金氏赴井自杀。
人物简介
维基
李之华(1608年6月22日—?年),号果山,四川重庆府巴县人。习《易经》。崇祯三年庚午科四川乡试中式举人,崇祯十年丁丑科会试中式进士。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廷鉴(1603年—1665年),字冰如,号靖山,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明朝末科状元,历仕李自成、南明及清廷。幼习勤苦,早年师从孙慎行、张玮,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科应天乡试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科状元,是明朝最后一位状元,与吕宫是“僚婿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杨廷鉴化妆外逃被识破,遂投降起义军。任弘文馆编修。李自成兵败,杨廷鉴又投奔南明。弘光朝廷灭亡后回乡,洪承畴推荐杨廷鉴为官,廷鉴是武进人,顺治帝见到家乡在武进的大臣,都要问杨先生最近病得如何,什么时候能好,欲请杨出山为官。随后出仕清朝,任江南省松江府儒学教授。顺治十七年(1661年)常州大旱,杨廷鉴提议知府设立粥厂多处,“自城迄乡凡70里,救活灾民不可胜计”。康熙四年(1665年)正月二十八日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