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19,分4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顷岁
成岁
岁收
岁币
岁中
太岁
岁贡
岁阑
改岁
岁满
残岁
岁籥
频岁
岁额
芳岁
《漢語大詞典》:顷岁(頃歲)
(1).近年。 南朝 梁 江淹 《萧上铜钟芝草众瑞表》:“顷岁以来,禎应四塞。” 宋 苏轼 《御试制科策》:“臣又窃闻之,自顷岁以来,大臣奏事,陛下无所詰问,直可之而已。” 章炳麟 《文学说例》:“顷岁以来,渐为进步发见之代,常语简单,有待铸造。”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三章:“顷岁政变,内阁迭更,彼独阴结外援,盘据要职。”
(2).昔年。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顷岁辱明命,铭勋鏤贞坚。”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敏捷:“ 梁太祖 受禪, 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 裴廷裕 )行止, 洎 对曰:‘顷岁左迁,令闻旅寄 衡水 。’”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顷岁王师薄伐,克平 太原 ,未赏军功,逮兹二载。”
分類:近年
《漢語大詞典》:成岁(成歲)
(1).成为一年。《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 明 邵璨 《香囊记·看策》:“真是八柱擎天,高明之位列,以致四时成岁,停毒之功存。”
(2).丰年。《隋书·礼仪志一》:“但帝之为名,本主生育,成岁之功,实为显著。” 明 李贽 《兵食论》:“然蒐狩之礼不举,得无有伤吾之苗稼者乎?且何以祭田祖而告成岁也?”
分類:丰年一年
《國語辭典》:岁收(歲收)  拼音:suì shōu
一年的收入。如:「她去年的岁收颇丰,是个小富婆呢!」
分類:一年收入
《國語辭典》:岁币(歲幣)  拼音:suì bì
宋代称每年输给辽、金等国的钱币。《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上一》:「季世金人乍和乍战。战则军需浩繁,和则岁币重大,国用常苦不继。」宋。苏轼 富郑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贾昌朝馆伴,不许割地,而许增岁币。」
《骈字类编》:岁中(岁中)
孟子:岁十一月,徒杠成。疏:言岁中以十一月雨毕乾晴之时,乃以政命成其徒杠。 汉书何武传:初,武为郡吏时,事太守何寿。寿知武有宰相器,以其同姓,故厚之。后寿为大司农,其兄子为庐江长史。时武奏事在邸,寿兄子适在长安。寿为具召武、弟显及故人扬覆众等。酒酣,见其兄子曰:此子扬州长史,材能驽下,未尝省见。显等甚惭,退以谓武。武曰:刺史,古之方伯。上所委任,一州表率也,职在进善退恶。吏治行有茂异,民有隐逸,乃当召见,不可有所私问。显覆。众强之,不得已,召见,赐卮酒。岁中,庐江太守举之。其守法见惮如此。
又外戚传:汉王入织室,见薄姬,有诏内后宫,岁馀不得幸。始姬少时,与管夫人、赵子儿相爱,约曰:先贵毋相忘。已而管夫人、赵子儿先幸汉王。汉王四年,坐河南成皋灵台,此两美人侍,相与笑薄姬初时约。汉王问其故,两人俱以实告。汉王心悽然,怜薄姬,是日召欲幸之,。对曰:昨莫梦龙据妾胸。上曰:是贵徵也,吾为汝成之。遂幸有身,岁中生文帝。
白居易八月十五夜:闻崔员外对酒玩月,因怀禁中清景诗:岁中惟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閒。又宋史艺文志孙岊备阅注时令一卷。岁中记一卷。又汉书律历志以三统乘四时,得岁中。以闰法乘岁中,得章中。以日法乘章中,得统中。参统中。得元中。
分类:岁中
《國語辭典》:太岁(太歲)  拼音:tài suì
1.中国古代天文学上所假定的岁星。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并分别予以命名,而岁星(即木星)由西向东绕日运行,正好十二年一周,因此古人以岁星所在的部分为岁名,但岁星的运行方向与将黄道分为十二支的方向正好相反,为避免不便,古代的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与真岁星运行方向相反的假岁星,称之为「太岁」。
2.术数用语。指太岁之神,命学上以太岁为百神之主,尊贵不可犯,其所在方位不宜兴造、移徙、嫁娶,犯者必凶。汉。王𠘺《论衡。难岁》:「假令太岁在甲子,天下之人皆不得南北徙,起宅嫁娶亦皆避之。」也称为「青龙」。
3.比喻凶恶的人。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水浒传》第二六回:「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
《國語辭典》:岁贡(歲貢)  拼音:suì gòng
1.古代诸侯或属国每年向朝廷遣使进贡的财物。《国语。周语上》:「日祭、月祀、时享岁贡、终王,先王之训也。」《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孙权从其言,令步骘往曹营求和,许年纳岁贡。」
2.古代诸侯、郡国每年选拔优秀学生推荐到京师。《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
3.科举时代,府、州、县每年按照定额,选拔资格较老的廪生,贡于京师,入国子监讲习学业,称为「岁贡」。《聊斋志异。卷八。褚生》:「后吕以岁贡,廷试入都。」
《國語辭典》:岁阑(歲闌)  拼音:suì lán
一年将尽的时候。唐。司空图 有感诗:「岁阑悲物我,同是冒霜萤。」也作「岁尾」。
《國語辭典》:改岁(改歲)  拼音:gǎi suì
又换一年。《诗经。豳风。七月》:「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漢語大詞典》:岁满(歲滿)
任职期满。 宋 曾巩 《道山亭记》:“ 程公 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餘功又及於此,盖其岁满,就更 广州 。”宋史·食货志上一:“三司使 包拯 亦以为言,遂留再任。 治平 中,岁满当去。”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试三名内:“﹝ 刘子卿 ﹞歷聘 湖 广 、 福建 、 应天 乡试,岁满请致仕归。”
《漢語大詞典》:残岁(殘歲)
(1).馀年。 唐 方干 《送饶州王司法之任兼寄朱处士》诗:“留醉悲残岁,含情寄远书。共看衰老近,转觉宦名虚。” 唐 唐彦谦 《梅亭》诗:“髮从残岁白,山入故乡青。”
(2).岁末。 宋 杨万里 《悯农》诗:“已分忍饥度残岁,不堪岁裡闰添长。”
分類:岁末馀年
《漢語大詞典》:岁籥(歲籥)
犹岁月。籥,指候气用的葭琯。 宋 裘万顷 《闲居》诗:“大椿岁籥祈亲寿,断简生涯听子传。” 宋 司马光 《谢提举崇福宫表》:“再领于祠庭,遂十更於岁籥。”
分類:岁月候气
《漢語大詞典》:频岁(頻歲)
连年。后汉书·赵孝王良传:“十三年,降为 赵公 ,频岁来朝。”晋书·李特载记:“ 元康 中, 氐 齐万年 反, 关 西扰乱,频岁大飢,百姓乃流移就穀,相与入 汉川 者数万家。”
分類:连年
《骈字类编》:岁额(岁额)
宋史孝宗纪:乾道三年,定内外荐举,改官入岁额。
又食货志:自是六路郡县各认岁额,虽湖南、北至远处,皆直抵京师,号直达纲,丰不加籴,歉不代发。 元史成宗纪:定诸税钱,三十取一,岁额之上勿增。
《漢語大詞典》:芳岁(芳歲)
(1).指农历每年的首月。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孟陬……芳岁、华岁。”
(2).芳春;盛年。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四:“芳岁犹自可,日夜望君归。” 唐 李白 《书情寄仲弟邠州长史昭》诗:“怀君芳岁歇,庭树落红滋。” 宋 王安石 《露坐》诗:“芳岁老易晚,良宵闲独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