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64,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29 30 31 32 33 35 36 37 38 下一页
王丹桂(字 昌龄 号 五峰白云子 )
董立(字 植夫 号 玉峰 文贞 )
赵偕(字 子永 世称 宝峰先生 )
释正璋(别称 斗峰璋 正璋 字 大圭 )
释英(号 杰峰、白云 厉 字 存实 )
陈德永(字 叔夏 号 两峰 )
龚焕(字 幼文、右文 号 泉峰 )
唐桂芳(名 仲 字 仲实 号 白云、三峰 )
释宗照(字 莲峰 大慧禅师 )
郑道传(字 宗之 号 三峰 文宪 奉化伯 )
陈观(字 廷宾、莒峰 号 莒峰耕隐子 )
梁永旭(号 曜峰 )
僧明显(字 雪心 号 破窗和尚 陈 吴峰 )
罗坤泰(号 静峰 )
其它辞典(续上)
玉峰王丹桂(字 昌龄 号 五峰白云子 )
董立(字 植夫 号 玉峰 文贞 )
赵偕(字 子永 世称 宝峰先生 )
释正璋(别称 斗峰璋 正璋 字 大圭 )
释英(号 杰峰、白云 厉 字 存实 )
陈德永(字 叔夏 号 两峰 )
龚焕(字 幼文、右文 号 泉峰 )
唐桂芳(名 仲 字 仲实 号 白云、三峰 )
释宗照(字 莲峰 大慧禅师 )
郑道传(字 宗之 号 三峰 文宪 奉化伯 )
陈观(字 廷宾、莒峰 号 莒峰耕隐子 )
梁永旭(号 曜峰 )
僧明显(字 雪心 号 破窗和尚 陈 吴峰 )
罗坤泰(号 静峰 )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见张莱京□三山志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陕西咸宁人,字植夫,号玉峰。中经元会试,以疾还,隐居教授三十余年。顺帝朝以隐逸征,拜修撰,授经郎,辅导储嗣。累迁侍御史、陕西行台。卒谥文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庆元慈溪人,字子永。宋宗室之后,故不仕,隐居大宝山。学宗杨简,以静虚为尚,学者称宝峰先生。慈溪令执经请业,行弟子礼,偕以治民事宜告之。方国珍据浙东,逼偕出仕,不从。有《宝峰集》,或称《宝云堂集》。元诗选
偕字子永,宋魏王廷美之后,迁于慈溪。自以前代宗室,不求禄仕。尝读杨文元公遗书有省,隐于大宝山之东麓,学者称为宝峰先生。郡守县令多执弟子礼,受成法焉。门人乌斯道序其遗文,谓为有道之言。六世孙文华重刻。其诗不多,类皆陈腐之语,录其稍蕴藉者存之。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三
禅师。名正璋。字大圭。闽之福清人也。福清风习贾利。璋弗染也。独以圣贤理学为务。久之。企慕禅宗。走湖南。依绝听沙门。试经得度。有禅者。寄宿偶诵云。水乡水阔地多湿。六月花蚊嘴似铁。夜半起来恼不彻。恼不彻。床头一柄扇。无端又打折。璋惊喜曰。是谁之语也。正璋愿见其人。禅者熟视久之曰。其人往矣。当今东屿禅师。是其嫡传也。然不契其语者。难入其室。即契其语者。亦然。璋心疑曰。奇哉。语既相契。而室复不容入耶。即趋武林。见东屿海于灵隐。投心请益。海曰。深深无底。高高绝攀。思之转远。寻之复难。上座作么生会。璋慄执不敢犯。良久。拟再礼。忽心地开通。乃厉声曰。古今成现事。何必待思惟。海微哂曰。思惟既不涉。来此欲何为。璋曰。将谓无人證明。便趋出。海公喟然曰。鼓角动也。乃挝鼓集众曰。山僧三十年。举狗子无佛性话。鲜有善别机宜者。今晚不用如何若何。速道将来。若也相应。有条断贯索子。亲手分付。璋出对曰。狗子佛性无。觑著眼睛枯。瞥地翻身去。唵室利苏卢。于是。璋得承记莂。机锋莫御。即素知名者。皆左袒之。海公举璋。以应吴人之请。璋坚辞曰。正璋应世之才。固不如人。但平居简点。触境逢缘。设有一念不与古圣相合。欲为人师范。则其患害可胜言哉。正璋知为人师之患。实不敢居也。海叹美。间闽有豪客。游飞来峰。见璋端伟非常。询知同里。因请曰。能复我故土乎。愿为师治装南行。师笑肯之。遂买舟载与同归。至建宁。游斗峰。璋爱而居之。斗峰老屋数楹。仅蔽风雨。客倾囊金欲为整葺。璋曰。不可。吾本假公舟。以入山耳。建置之举。非初约也。且役役土木。有妨道业。公欲如此求福。其福鲜矣。于是。衲子闻风而聚。渐成法席。乡曲贵人。劝请开堂。乃升座拈香罢。良久曰。黄金虽贵。入眼成尘。便下座。耆宿惊喜。以为天目再见。盖璋乃天目礼四世之孙也。又曰。玉宇霜清。琼林叶落。一句全提。万机寝削。作者好求无病药。又曰。昨夜三更里。雨打虚空湿。狸奴知不知。倒上树梢立。璋说法峻峭。约多类此。然室中不以声色拒人。入室者。自失其度。故常叹曰。若是真战将。百万壁中。如入无人之境。稍有较强弱。顾矢石之心。则屈矣。四方疏请。不出。竟终老于斗峰。告寂。有偈曰。生本不生。灭亦无灭。幻化去来。何用分别。大众珍重。不在言说。便合掌入灭。 赞曰。为师之患。甚于为国。为国之失。乱居一时。为师之失。毒流万世。盲类交引。可胜述哉。大圭寥寥数语。真龟镜也。故其开辟斗峰。恰与諲神鼎相类。至今寤寐间。犹喜遇其白发婆娑。机语噀人也。
人物简介
元诗选
英字实存,钱塘人。唐诗人厉玄之后也,素有能诗名。历走闽、海、江、淮、燕、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有省,遂弃官为浮屠,结茅天目山中。数年,遍参诸方,有道尊宿,皆印可之,故其诗有超然出世间趣。别号「白云」,即以名其诗集。牟巘翁、赵松雪、胡长孺、林石田、赵春洲辈皆为之序云。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僧。杭州钱塘人,俗姓厉。字存实,号白云。早喜为诗,历游闽海江淮燕汴间。一日登径山,闻钟声,忽有所悟,遂出家为僧,结茅天目山中。为诗超然出世。有《白云集》。皇明名僧辑略
送黄龙明知客 拈起玻璃。一轮明月。扑碎玻璃。红炉片雪。因思吕洞宾。黄龙纳败阙。半升铛里煮山川。不识斧头元是铁。莫若庞公见马师。心空及第真英杰。一口西江吸尽时。化现三千广长舌。 送归德演禅师 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青州布衫。当阳显露。因甚持往南方。觅取长篇偈句。山僧无法可传。毕竟有何分付。一碗淡醋斋汤。一钵香油豆腐。吃得一饱齁齁。世事总皆不顾。演禅人。悟不悟。于斯直下便承当。何待更回归德府。 送天台洪禅人 天台石桥五百牛。赵州石桥度驴马。越圣超凡古至今。赫赫声名洞天下。一脚当头踏断来。宽洪志气真潇洒。勘破诸方老古锥。澜翻辩舌如泉泻。切莫骑牛更觅牛。笑杀宾头卢尊者。 送伏龙溢南海维那 九月秋高暮山紫。道人何事来于此。黄花白露染单衣。择友寻师问生死。生死由来即自心。一心起灭任漂沈。尘劳衮衮如山积。业识茫茫似海深。拈起金锤俱击碎。双溪落落无人会。惊动千年老古锥。三十乌藤雨霶霈。 示道信侍者 大信大疑。大疑大悟。提起话头。一切不顾。行参坐究。口念心思。密密推穷。时时觑捕。忽然拶破疑团。觌面更无回互。布毛吹起塞虚空。刹刹尘尘皆显露。果能直下便承当。何异灵山亲嘱付。 颂古 世尊初降王宫 瞿昙生下便惊群。争似云门一棒亲。尽道五更侵早起。谁知更有夜行人。 勘辩 大都安讲主来参。师问讲主讲甚么经。答云。金刚经。曾于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处得个省处。师曰。既是无来无去。因甚得到这里。答云。便是无来无去底。师云。即今在甚么处。答一喝。师云。下喝行拳都且止。四大分散时向何处安身立命。答云。尽大地那里不是自己。师云。忽遇劫火洞然。大千俱坏时如何。答云。我到这里却不会。师云。六祖不会破柴踏碓。达摩不识九年面壁。你不会。见个甚么。答云。我只是不会。师云。瞎汉。请坐吃茶。 跋虚谷和尚法语 径山虚谷和尚示庆禅人法语。举赵州访一庵主。入门便问有么有么。庵主竖起拳。州云。水浅。不是泊船处。又访一庵主。问有么有么。庵主亦竖起拳。州云。能纵能夺。能杀能活。便礼拜。庵主既然一般竖拳。因甚么肯一不肯一。若从这里分辩得出。许你具衲僧正眼。师云。山僧有六十棒。前庵主竖起拳。有杀人刀。无活人剑。好与二十棒。后庵主竖起拳。有活人剑。无杀人刀。也好与二十棒。赵州因甚不肯前庵主肯后庵主。也好与二十棒。虚谷和尚教他自领出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台州黄岩人,字叔夏,号两峰。少师从盛象翁、林弦斋。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累官江浙儒学提举。有《两峰惭草》。元诗选
德永,字叔夏,号两峰,黄岩人。自幼岐嶷,从林□□纮斋、盛象翁圣泉游,得王柏鲁斋之学。台省辟为和靖书院山长,历官江浙儒学提举。清江杜本伯原称其文章似欧阳子,尤长于理,所著有《两峰惭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龙兴路进贤人,字幼文,一作右文,号泉峰。通《五经》,师饶应中,以明体返躬为务。居泉峰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歙县人,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唐元子。少从洪焱祖学。元至正中,授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以忧归。朱元璋定徽州,召出仕,辞不就。寻摄紫阳书院山长。卒年七十有三。有《白云集》等。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歙人。元至正中用荐授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 (《四库总目》:庐陵钟晦撰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者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此苏老家传法也。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朱大同云:「唐仲实诗清新流丽,格律高古。」 田按:仲实《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今罕见传本。《四库》著录《白云集》七卷,盖自程克勤所编《唐氏三先生集》录出。庐陵钟晦撰仲实行状称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又谓太祖下歙,访问耆儒,佥院邓愈以朱升、唐仲实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五伦书》又谓歙人姚琏与唐仲实同迎跸于街口。《四库总目》录入明人集部,盖与录陶宗仪《南村集》同意也。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其《和吴生维新》诗云:「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蚤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娩青蕊。」可以识其意趣矣!)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一
释宗照,字莲峰,晋宁段氏子也。生有异性,天资绝伦。年十八,礼云峰薙染。每以七日断绝思想参究。一日闻伐木丁丁,瞿然朗悟。杖锡操方,遍览名山,历抵巨匠。初谒空庵,许为法器。后叩中峰,乃邀證印。了达宗源,发明祖义。元至正间还滇,间游晋宁东山,喜其深秀,谓似曹溪风景,乃建盘龙寺。山旧有龙池,建寺后,龙乃他徙。黑井有毒龙,兴水暴溢,每坏盐灶,损民居。照为书咒沈水,其害遂息。又宁州有虎噬人,照为噀水咒符,驱虎速去。次日,居人果见虎去,一方无患。自是两地感德,纳贡耕牛,为寺引盐,岁以为常。以元至正二十一年八月望日,沐浴书偈,趺坐而逝。身体温柔,七日如生,有彩云覆庵,虹气贯天者三日。门人立塔于寺后。照以八月望日寂,至今居民每至中秋,咸致敬礼,香花缤纷,林峦若市。明季更谥曰“大慧禅师”。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郑道传,朝鲜古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儒学家、改革家,在朝鲜王朝开国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字宗之,号三峰,本贯奉化,生于高丽荣州。自幼博览群书,入仕高丽王朝以后力主改革,作为新兴士大夫的代表人物而与守旧的世家大族对立。后投靠大将李成桂(后来的朝鲜太祖),并辅佐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建立朝鲜王朝,封奉化伯。郑道传主张实行科田法,加强中央集权,大力崇儒排佛,对明朝采取事大政策,并主导规划新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晚年卷入王位之争,终于在1398年“第一次王子之乱”(戊寅靖社)中被李成桂五子李芳远(后来的朝鲜太宗)所杀。遗著《三峰集》。后世韩国史家称其为“王朝的设计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人,字廷宾,元末隐居,自号莒峰耕隐子。通经史百家,善属文。洪武初以经明行修辟本府儒学训导。后以荐召对,称旨,擢陕西布政司右参政,以廉勤称。卒官,年四十九。有《壶山文会集》。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五
观字莒峰,莆田人。洪武初,以荐官陕西右参政。有《辍耕吟稿》。 (郑王臣《兰陔诗话》:莒峰应召至京,朝谒,太祖顾问曰:「彼长而皙者何人?」莒峰出对,试以《王猛扪虱论》称旨,授陕西右参政。在官以清介闻。朱竹诧云洪、永间有四陈观,独不及莒峰,偶失考耳。莒峰少预壶山文会,诗有唐人风致。)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九一
梁永旭,号曜峰。东莞人。明成祖永乐间诸生。事见民国张其淦编《东莞诗录》卷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明显,明初江苏常州天宁寺僧。字雪心,号破窗和尚,俗姓陈,隽李(今浙江省嘉兴市)人。一作俗名吴峰,海宁董山(今浙江省海宁县)人。幼年出家于歙县(今安徽省黄山市)定光院,中年后,离寺养母,不详所终。钱谦益论明显“所为诗,往往不忘玄境”。王寅极推崇明显之诗,说是“古来诗僧,亦未有此”。
人物简介
维基
罗坤泰(14世纪—15世纪),号静峰,江西吉安府吉水县桃林乡人。罗坤泰文学优长、熟练治体,是永乐十五年(1417年)举人,次年(1418年)联捷进士,获授庶吉士,曾在元宵节观灯会上赋诗让明成祖喜悦,得赐鹑袍。之后他因事外迁广德知州,期间公平正直,不受贿赂,又兴建学校、奖励生徒,去除弊政,平息民讼,州内称平,任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