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64,分85页显示 上一页 50 51 52 53 54 56 57 58 59 下一页
谢廷杰(字 宗圣、顺卿 号 虬峰 )
刘世昌(字 仲积 号 骊峰 )
戴一俊(字 惟宅 号 卓峰、石室主人 )
李学诗(字 叔言 号 前峰 )
李瑜(字 季纯 号 秀峰 )
杨相(字 允立 号 中峰 )
何进修(字 仰峰 )
妙峰觉
戴时雍(字 逢尧 号 龙峰 )
萧大亨(字 夏卿 号 岳峰 )
章美中(字 道华 号 玄峰 )
张岳(字 汝宗 号 龙峰 )
郑惟一(字 子中 号 文峰 )
高敬命(字 而顺 号 霁峰、苔轩 )
其它辞典(续上)
杨松(字 惟乔 号 参峰 )谢廷杰(字 宗圣、顺卿 号 虬峰 )
刘世昌(字 仲积 号 骊峰 )
戴一俊(字 惟宅 号 卓峰、石室主人 )
李学诗(字 叔言 号 前峰 )
李瑜(字 季纯 号 秀峰 )
杨相(字 允立 号 中峰 )
何进修(字 仰峰 )
妙峰觉
戴时雍(字 逢尧 号 龙峰 )
萧大亨(字 夏卿 号 岳峰 )
章美中(字 道华 号 玄峰 )
张岳(字 汝宗 号 龙峰 )
郑惟一(字 子中 号 文峰 )
高敬命(字 而顺 号 霁峰、苔轩 )
人物简介
维基
杨松(1529年—?),字惟乔,号参峰,河南河南卫军籍浙江杭州府海宁县人。河南乡试第三十七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四名,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刑部观政,本年八月授山阳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刑部主事,三年闰六月改山西道御史,巡视皇城,同年十一月因处理宦官案件牵连,谪山西布政司照磨。六年七月,神宗即位,擢庐州府推官,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工部主事,二年二月升员外,十一月升湖广佥事,五年二月历山西右参议,八年正月升山西副使,四月丁忧归。十一年九月复除陕西副使,卒。《明史》有传。
人物简介
维基
谢廷杰(1529年—?),字宗圣,又字顺卿,号虬峰,江西南昌府新建县人。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江西乡试第二十名举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中式己未科会试第一百六名,三甲第一百五十二名进士。初授歙县知县,擢礼部主事,隆庆元年(1567年)十一月改选浙江道监察御史,巡按直隶,上言马政八事,五年巡按浙江,六年九月提调南直隶学政,万历二年(1574年)三月升大理寺右寺丞。
人物简介
维基
刘世昌(1530年—?),字仲积,号骊峰,陕西西安府高陵县人,民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陕西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联捷丙辰科会试第二百九十五名,三甲第一百一十三名进士。工部观政,授四川重庆府推官,三十九年复除太原府,四十一年十一月选授兵科给事中,四十二年降广西平南典史,四十三年升怀庆府推官,四十四年升南京兵部主事,四十五年升员外、郎中,隆庆元年(1567年)升山东青州府知府,丁母忧。起调山西平阳府知府,六年十一月升山西按察司副使,驻扎井陉。万历二年(1574年)二月升辽东苑马寺卿。
人物简介
维基
戴一俊(1530年9月29日—1607年9月15日),字惟宅,号卓峰,一号石室主人,福建惠安崇武人,祖籍福建漳州,嘉靖癸丑进士,官至广东副使。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福建乡试第六十名,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联捷进士第二甲第九十四名。都察院观政,初授南京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出知浙江温州府。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任广东按察司副使。隆庆元年(1567年)被贬为雷州府知府。不久辞官返乡,构石室于惠安县城西郊片瓦岩(现一片瓦寺)。著有《石室藏稿》2卷。
人物简介
维基
李学诗(1530年—1580年),字叔言,号前峰,山东兖州府东阿县人。九月二十八日生,治《诗经》。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县学增广生中式辛酉科山东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第三甲第一百六十四名进士。吏部观政,本年八月授阳曲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六月升开封府同知,五年二月升刑部员外郎,五月调兵部武选司,万历元年(1573年)正月升郎中,丁母忧归。四年十一月起复武选司郎中,八年六月复除本部,养病,同年卒。
人物简介
维基
李瑜,字季纯,号秀峰,陕西西安府三原县人,军籍。陕西乡试第十七名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一百一十一名进士。兵部观政,授山西安邑知县,擢授吏科给事中,四十年十月升吏科右,四十一年三月升工科左,十一月升刑科都,四十三年二月升山东左参政。
人物简介
维基
杨相(1530年—1581年),字允立,号中峰,山西平阳府蒲州人,民籍。山西乡试第六名举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式乙丑科会试第三百六十三名,三甲第一百六十七名进士。户部观政,本年授成安知县,隆庆二年(1568年)选山东道试御史,巡视十库,不久实授,巡按陕西茶马,五年差巡按河南,万历元年巡视京营,二年(1574年)升山东副使,整饬海右道兵备,五年升湖广布政司参政,分守上荆南道,六年致仕归,九年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妙峰觉,法师(释明得)入室弟子也,遥宗四明,宏天台教观之道,以师阐贤首,未谙台衡,故质六即蛣𧏙之义。得曰:“天台六即,在行人迷悟之分耳,如我在名字则十界皆名字,我證究竟则十界皆究竟,若我蛣𧏙则十界蛣𧏙也,非蛣𧏙上别有六即。”觉曰:“不然,天台六即,不论世出世间,有情无情,物物皆具,随举一法六即在焉,何必以我迷悟,观彼优劣哉。”得曰:“圣人设教,诚为汲引迷涂,若云随举一法六即在焉,是为惟谈世谛,成于戏论,学人何有哉?前五即置所弗论,如云究竟,一究竟则一切皆究竟,如金出矿,似璧离璞,是故如来初成正觉,观于九界一切众生同时成佛,非惟九界正报全体遮那,则九界依报无非寂光,所以叹云:‘奇哉,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乃因妄想不自證得。’岂非以我成佛,观彼皆成佛也?果如子言,其究竟蛣𧏙,永无成佛日矣。一切众生,而无一人发菩提心,所谓十法界都为一队无孔铁锤。若言究竟蛣𧏙容有成佛,如来何日复迷而作众生?金重为矿,其失孰大?”觉曰:“究竟蛣𧏙,非是说也。以其心体本具,故曰理即,色相已成,方称究竟。一界既尔,界界总然,当界而论,六即自备,何必以其成佛不成佛难耶?”得乃笑曰:“子去作一究竟蛣𧏙也。”闻者无不高其论。吴俗尚崇事玄武,比丘亦有披僧伽衣而礼者。得见故逆而问曰:“汝奚为而来?”曰:“礼祖师也。”得叱曰:“汝身为比丘,心实外道,其玄武北方一水神耳,教中所谓毗沙门天王是也,彼以神力为佛外护,称其为祖师,乃披七佛衣拜之,不亦谬乎?”遂毁其像,易事达磨之像,谓其僧曰:“此尔祖师也。“凡所过名兰、精舍,有事玄武三官尽去之,俾学人专心正道,其护教概如此也。得为人脩干孤高,性度刚毅,以传法为己任,故祸患不避其身,而欣感不形乎色。至于登座,则慈云蔼然,七众无不渥其沛泽。白椎则三千炳著,八万森严,室中虽不横施棒喝,闻毒鼓而心死者众矣。万历丁亥告秋众曰:“吾为汝等转《首楞严》法轮,作再后示,无复为汝更转也。”冬示疾,尤谆谆嘱以教乘事。明年正月望后二日,吉祥而逝。寿五十有八,腊四十有六,荼毗塔于径山。
人物简介
维基
戴时雍,字逢尧,号龙峰,江西饶州府浮梁县人,民籍。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丙午科江西乡试第四十五名举人,三十二年(1553年)中式癸丑科会试第一百四十九名,二甲第六十六名进士。吏部观政,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郎中,出知云南广西府。隆庆五年(1571年),戴时雍任广西知府时,改筑砖城,周四里有奇,高一丈八尺,设四门:东曰拱化、南曰清波、西曰献瑞、北曰拥祥,明末被沙贼焚毁。府城西关内有戴蔡陈高四公祠,祀明知府戴时雍、蔡应科、陈忠高、梁楷,有建城开学筑坝之功,春秋祀之。万历二年(1574年)正月,戴时雍升任两淮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2—1612 【介绍】: 明山东泰安人,字夏卿,号岳峰。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榆次令,累官兵部侍郎。拥扈潞王之国,一切依法办事,中官皆惧。进刑部尚书兼署兵部。有《两镇奏议》、《藩封纪略》、《夷俗记》等。维基
萧大亨(1532年—1612年),字夏卿,号岳峰,山东济南府泰安州放城里(今泰安市新泰市放城镇)人,祖籍江西吉水县。年幼家贫,其父迁居泰安府城,贩卖豆腐为生。萧大亨六岁入私塾。嘉靖四十年(1561年)山东乡试第66名,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联捷会试第206名,登进士第三甲第136名。初授山西榆次县知县,当时榆次连年灾荒饥馑,萧大亨开榜招抚流民、发仓赈济、改革赋税,得到民众好评。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擢户部主事。翌年,升户部陕西司管粮郎中。隆庆三年(1569年)九月升任河南提刑按察司佥事,四年七月调陕西按察司佥事、整饬巩昌抚民兵备,五年正月以贤能卓异入觐,赐衣一袭钞百锭,加从四品服俸。五年十二月升山西布政司右参议。于边陲之地抚民备兵,参与督师出边,打败南侵的鞑靼军。并把握时机,达到“款贡”之礼,促成贡市。隆庆六年(1572年),因念母上书请求归养。次年获准返乡,距家500里,闻母病殁,徒步跣足日行百里奔丧。守丧三年,内外称孝。守丧结束复官,万历三年(1575年)十一月起升陕西按察副使,五年正月升山西右参政。万历八年(1580年)闰四月,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宁夏巡抚。万历十年改任宣府巡抚。万历十二年(1584年),加兵部右侍郎。万历十七年(1589年),擢升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三镇。次年,鞑靼发生“洮河之变”。萧大亨在朝廷力排众议,反对妄开边衅,召会鞑靼酋长,责其背德之罪,顺义谢罪请归,还所掠洮河人口。万历二十年(1592年),宁夏边将勾结鞑靼反叛,为明军所破。萧大亨平叛有功,升任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是年,朝廷亦增其祖父萧胜、其父萧贤为兵部尚书,并在故乡泰安府建坊旌表。泰安城内宁武街原有萧公祠,今废弃为民宅。萧大亨因戍边多年,跋涉塞外,以经历、戍务纂《夷俗记》一书,刊行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萧大亨任刑部尚书。同时间,丰臣秀吉率领日本诸大名进犯朝鲜,朝廷内对支援朝鲜意见不一、引发御史曹学程、兵部尚书石星两大狱案,交刑部定罪。萧大亨为曹学程讼冤解救,被处罚。萧虽与石星长期政见相左,亦能秉公处之,为明神宗所迁怒。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兼理兵部事务。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任兵部尚书、仍署刑部事务。任内,倭寇南侵福建沿海,萧大亨严令闽省予以缉捕,捕杀若干倭寇。后又多次平息西南边陲兵端,安定西南。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罢刑部兼署,专掌兵部。萧大亨任兵、刑两部尚书合计13年,时值明末,党争甚烈,内外矛盾迭起。他厌倦党争,多次上书乞骸骨。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卸归故里泰安府。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于泰安萧家府第,享年81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朝廷追赠太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作吴县人,字道华。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大理寺评事,数迁为江西按察佥事,屡治严嵩家奴横行及藩王不法事。以治绩荐,严嵩衔其不附己,不予升迁。久之,始迁广西布政司参议,再迁四川按察副使。以徙地愈远,遂遁归。隆庆初卒,年五十四。有《章玄峰集》。维基
章美中,字道华,号玄峰,直隶苏州府吴县人,昆山县民籍。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式丁未科会试第二十八名,登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初任大理寺评事,晋寺副,升江西按察司佥事,迁广西布政司参议,再迁四川按察司副使,不久致仕归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馀姚人,字汝宗,号龙峰。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行人,擢礼科给事中,巡视内库,奏行厘弊八事。陈时政,言讲学者以富贵功名动士大夫,谈虚论寂等弊。万历初张居正用为南京右佥都御史,督操江。以言居正不应夺情视事,被劾落职。后官至刑部右侍郎。维基
张岳(1533年—1588年),字汝宗,号龙峰,浙江余姚县人,明朝官员。嘉靖己未进士,历官给事中,喜论当权者之过,万历年间于刑部右侍郎任上遭免职。嘉靖三十七年浙江乡试第五名,三十八年(1559年)联捷己未科会试第297名,廷试三甲145名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升礼科给事中,次年升为刑科右给事中,上疏言论时政,影射内阁首辅徐阶讲学空谈,兵部尚书杨博昏聩无能,遭到忌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负责查办贪污内库的宦官暨盛,使其被流放,张岳得升刑科左给事中,不久转工科,杨博改任吏部尚书后就利用职权将其外调云南布政司左参议。隆庆三年(1569年)九月升为江西按察司副使,六年闰二月升广东布政使司右参政,万历四年(1576年)五月起补原职,次月调任河南右参政,五年(1577年)四月升太仆寺少卿,闰八月升大理寺右少卿,九月升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上疏要求内阁首辅张居正按制度回家守丧,触怒了张,遭弹劾降职调任,遂辞官归乡。张居正死后,张岳重获启用,万历十一年(1583年)二月起任四川左参议,三月升太仆寺少卿,六月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十二年八月升左佥都御史、协理院事,十三年(1585年)四月升左副都御史、协理院事如故,六月清理军职贴黄,八月改任刑部右侍郎,不久又因议论内阁首辅申时行等人再遭免职,五年后去世,终年五十六岁。
人物简介
简介
郑惟一,字子中,号文峰,朝鲜王朝中期的文臣。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长兴人,字而顺,号霁峰、苔轩。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朝鲜,司赡寺佥正。霁峰集·序
世言南中多诗人。高霁峰为之雄鸣。及壬辰之乱。咸言南中多义兵。又霁峰为之倡焉。既寇退。朝廷褒死义之士。推霁峰为称首。而向所称诗声。伏而不扬。非工于前而拙于后也。盖有重于诗者为之掩焉。月明星稀。满除之理也。张睢阳文章妙天下。其见于遗响者。唯闻篴一篇而止耳。不曾以诗闻。若使睢阳。当平世而抱穷屈之患。则其超千祀而独立者。必不以今所颂。而以昔所妙天下者宠也决矣。若霁峰者。遇屯而处。天下诵其诗。当事而出。远近嘉其绩。事去而死。古今高其义。因其所遇而名随以迁。方之于物。其犹龙乎。见于升腾者曰龙本在天。见降者曰在田。见潜曰在渊。是岂知龙者耶。霁峰殁二十有二年。其孤用厚。以骑曹郎。袖其诗若干篇。踵门而属余剞劂之。且曰先君子尝有言曰。诗虽多。出而行世者。毋过四五卷其可也。愿从先志。余不揆僭妄。既删定为一家言。明年又求一言以弁卷首。噫。高君亦何取而勤于余耶。余以罪废。屏居芦原。覆鼎道峰。屏拥前左。流岩水落。林立右背。中有盘岩。水鸣锵然。每风静雨霁。辄角巾踞石。清泠积翠。与耳目谋。若与造物者戏于圹埌。拱俟刊公诗。置我青石床。馀响舂容。众壑皆鸣。诵之万遍。升三天者。未足为多也。 万历甲寅七月日。鳌城府院君李恒福。谨书。霁峰集·跋
高苔轩有季子曰用厚。既求正气录跋文于余。余不敢以不文辞。正气录。即苔轩与二子死节时文字也。苔轩有诗集。今将刊刻。又求跋语甚恳。于余心有所感焉。自古文章节义。鲜备于一人之身。其故何哉。文章固小技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惟其所重在此。则于其大者。或有所旷阙也非怪。节义实懿行也。非声音笑貌所可为也。惟其所立卓然。则于其小者。或有所不屑焉何病。王维,储光羲之诗。非不翛然清远也。顾于大节何如耶。颜太师,张中丞其大节。诚不可尚已。二公天资甚高。其于文艺。亦岂不大过人也。其诗之行于世者。皆不过一两篇。岂有之而不尽传也耶。虽谓之不屑为之可也。噫。太师,中丞之诗。流落人间者。不啻若昆山之片玉。而世之人重之。咏叹不能已。诚以秉彝好德。人之所同然也。如使王维,储光羲。立节于天宝之乱。则后之读其诗者。岂但以词客视之哉。苔轩自弱龄。已有能诗声。夫以不群之才。肆力于书史且久也。其诗之播人口者。俊逸圆转。人皆以为不可及。苔轩早魁大科。盛之玉署。置诸湖堂。蔚然有盛名。未几补外。遂落职。一卧南中者十九年。晚而起废。屈于下僚。白头朱绂。低垂郡邑。世之知公者。亦不过曰文人之出等夷者。及其临乱。抗大义立大节。提孤军就死地。有非专意于词翰者所能办。是岂平居不知所以养之者。而卒然当之。能有所树立。而不可夺也哉。始以诗名。终死于国。于是乎节义文章。炳然俱备。吁其盛矣。遂略书所感者。为之跋。 万历乙卯孟春。晋原府院君西坰柳根。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