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郑克后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迎日人。字孝翼。号双峰。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长兴人。字君涉。号月峰。
赵于逵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赵于逵(1580年—1623年),字羽孟,号华峰,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西安府盩厔县人,军籍。庚辰十二月初六日生,行一,治《易经》,由学生中式己酉乡试三十名举人,年三十岁中式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三十八名,第三甲第二百三十一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四十六年选云南道试御史。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任巡漕御史,二年十二月巡视殿门工程,卒于官,三年十月赠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维基
石维岳(1579年—?年),字大治,号五峰,直隶永平府滦州人。庚子顺天府乡试五十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七十七名,第三甲第七十八名进士。兵部观政,授河南开封府中牟知县,四十一年被论,降补河东盐运司知事,四十四年升四川龙安府推官。擢刑部山西司主事,天启三年(1623年)七月奉命往关外审决。累官怀庆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钱时俊,字用章,号仍峰,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三十六年(1608年)授工部主事,管杭州抽分,三十九年(1611年)升员外郎,差宝源局,四十年(1612年)升郎中,管夏镇闸,四十三年(1615年)七月升四川右参议,四十八年(1620年)十月升湖广岳州兵备副使,天启二年(1622年)丁忧,五年(1625年)考察。著有《春秋胡传翼》三十卷。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履嘉,字原礼,号存峰,嘉兴人。万历庚戌进士,累官湖广参政。有《西归杂咏》。
维基
丘履嘉(1584年—16世纪—?),字原礼,号存峰,浙江嘉兴县籍,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官员。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浙江乡试第七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三十九名,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十九年授河南商丘县知县,四十三年本省同考,四十四年升礼部主事,四十六年丁外艰。服阕,起复祠祭司主事,天启四年(1624年)与吏部考功主事孙昌龄主考甲子科陕西乡试,升礼部员外郎,六年十月升湖广布政使司右参议、管驿传道。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1675 【介绍】: 明末清初直隶容城人,字启泰,号钟元。万历二十九年举人。与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为友。天启间,东林党狱起,奇逢密请督师孙承宗清君侧,不听;光斗等死,为之营葬,因与鹿正、承宗有“范阳三烈士”之称。崇祯九年,守容城拒南下之清兵,城竟不破。后避乱入五公山。顺治六年,迁居辉县之苏门百泉。少贫苦力学,以陆九渊、王守仁之说为本,而不背程朱。来学者,授田使耕,教人以激劝为主,谓“饥饿穷愁困不倒,声色货利浸不倒,死生患难考不倒,人之事毕矣。”学者称夏峰先生。有《理学宗传》、《四书近指》、《甲申大难录》、《夏峰先生集》等。
沧海遗珠
孙奇逢(1584-1675)字启泰,号钟元,直隶容城人。晚年讲学于辉县夏峰村20余年,从者甚众,世称夏峰先生。著有《理学宗传》《圣学录》、《北学编》、《洛学编》、《四书近指》、《读易大旨》《书经近指》等书。
晚晴簃诗汇·卷一十一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容城人。晚居辉县夏峰村,学者称夏峰先生。明万历庚子举人。入国朝,屡徵不起。从祀孔庙。有《夏峰先生集》。
词学图录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人称夏峰先生。河北容城县人。思想家。在明清两代凡十一次被征而不起,以毕生精力从事著述。与东林党人善,曾率乡勇抗清。入清后讲学嵩山,屡征不起。著述甚多。有《夏峰先生集》、《夏峰孙先生诗钞》。
李尚馨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简介
朝鲜全州人。字德先。号天默斋、圭峰、唤醒。

人物简介

简介
字汝时。自号月峰。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尔嘉,字锡之,号佘峰,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人。少爱佘山之胜,遂自号佘峰。青浦县学生,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科应天乡试举人,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进士,授浙江东阳县知县,行取,擢兵部主事,天启元年往浙江募兵,晋职方司郎中,当考选,疏救刘光复,荐邹元标,执政惮之,与尚书崔呈秀忤,出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宁绍道,升本省按察使,崇祯元年升右布政使,卒官。墓在佘山。
吴玉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吴玉(1587年—1642年),字和璞,号昆峰,山西太原府寿阳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崇祯初擢广西道监察御史,疏劾|杨维垣而并及赵兴邦、徐大化、阮大铖并周大成、孙之獬诸人,疏参枢臣王在晋乞媚邪党,同官刘鸿训擅增张庆臻敕书事。弹劾原任宣府巡抚李养冲侵抚赏库逆珰建祠银七万馀两及永宁洗马林匿报江沙梁冒功诸状,后升河南右参议。墓在北乡神武村。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五峰。陕西人。律身严谨。遇事精勤。一夕与天童话次。童蓦伸脚曰。你作么生。师以脚踢之。童笑曰未在未在。师曰和尚道看。童倒卧。师曰。也只是困。童曰。你又与么去也。师礼拜。一日辞行。童握拂曰。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不语。不得无语。不得错举。若不错举。即分付汝。师连跳两跳曰。不要不要。童曰。犹是乱叫乱跳。更试举看。师转身曰。某甲去也。童乃付。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如学,字无为,晚号五峰。姓任氏,临潼人。降生之辰,白光满室,与佛生同日,故莲胎含素,鹤骨出尘,有自来也。年二十,恃怙并失,薙发五台,从天齐师观修净业,昼夕思维向上,以了生死,斯心未安,决志行访。始谒熊耳无言,即往圆戒于澄律师,依止律堂,勤披藏卷。复遍游金刚台、虎跑、伏牛、终南,行力艰深,境界叠更,自得解释。历抵黄檗、匡庐、云门、径山,还至龙池参密云悟,深契法旨,及从入天台通玄,亲承煆炼,屡临血捧,机不放过。久之,入室请辞,悟握拂云:“唤作拂子则触,不唤作拂子则背,不得拈起不得放下,不得下语不得无语,不得错举,若不错举即分付汝。”学即跃起云:“不要不要。”悟云:“犹是乱叫乱跳,更试举看。”乃转身云:“学今去也。”悟即付之,承受记别去。后省悟于金粟。崇祯辛未,来主大沩同庆,斩石诛茅,仅蔽风雪,从侣朋兴,宗绪丕振。癸酉,出山将行化于五台,至金陵,为余集生中丞请说法祗陀林,吼声弘亮,四众惊服,东南望为大法幢。无何,自期厌世,是秋七月二十二日示寂。先以手书入山属法于养拙明使主沩山,示众偈云:“痛举钳锤为阿谁?可怜漆桶自狐疑。为伊结下来生债,五夜霜花开玉墀。”依法阇维,塔于大沩,羊城陶汝鼐为之铭。 先是,崇祯戊辰有圆上座者,骑犊披榛,把茆晏坐,觇枯杏复芽之异。明年,大宗伯李公 腾芳来访白牛寻源黄木,与圆公一宿树下而去,属同游者陶子汝鼒作记,胡子懋选造庵得前令周公瑞豹所请,复官田三十馀亩供香积,咸钦聚石之风,颇忆画灰之语。俄而学至,才举南宗,遽还中印。时有金铜瑞像,宫绣幢幡,赍自行僧,出于大内,诸方闻者莫不谓“大沩之山兴复有日也”。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海明,字懒愚,号破山,姓蹇氏,四川大竹人,卓锡芜湖某寺灭度,后筑塔于崇义庵畔,著《破山语录》。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号破山。蜀之蹇氏子。弱冠得度。从慧法主。听讲楞严。咨疑不决即出蜀。住破头山。鞭逼三载。忽于经行之际。见一平世界。不觉堕落岩下。损足。至半夜翻身。剧痛有省。叫曰。屈屈。一居士曰。师脚痛耶。师劈面一掌曰。非公境界。寻参博山。复参云门。后参天童。童问那里来。师曰云门。曰几时起身。师曰东山红日出。童曰东山红日出。与汝什么相干。师曰老老大大。犹有这个语话。童曰我既如此。你许多络索。又从那里来师震威一喝便出入室次。童问内不放出。外不放入。政恁么时。以何为界。师曰。竿头丝线从君弄。不犯清波意自殊。崇祯己巳出世。僧问万法从心生。万法从心灭不生不灭。心在甚么处。师曰。谢三娘不识四字。僧礼拜。送法衣至。上堂。大庾岭头提不起。鸡足山前成滞货。衲僧今日获一披。如云普覆华王座。大众记取三十年后。切忌不可动著。何也动著则祸生。问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为什么惟佛与祖乃能知之。师曰知音不必频频举。八两原来是半觔。问破山堂内有僧否。师拈拄杖曰。向前来与汝道曰。执拄杖者是谁。蓦头一棒。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八
释海明,字破山,人称曰万峰老人。姓蹇氏,世居渝城,后徙大竹,遂为大竹人。生含聪睿,质挺奇标,识者谓其状类黄檗。年十九,祝发于大持庵,以融光尊宿为师。偶听慧然法师讲《楞严经》至“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终日疑闷,乃读古人语录颂古,无可入处。遂孤身出蜀,见数耆宿,莫能取决。俄栖楚之破头山,经行万丈悬崖,自誓刻期取證,限以七日。日尽晌午,忽见银色世界,一平如掌,信步举足,不觉坠岩,左足已伤,尚不自知,胸中块磊,涣尔解释,但叫屈屈。自此出山南行,见憨山、博山、双髻、雪桥诸宿,微有启悟。再谒湛然,顿圆大戒。闻天童密云悟,赴金粟,径往造请,机语契合,竟付以源流一纸,信金一缄,祇受而返,息止苕溪。崇祯己巳冬,嘉禾绅耆,向其道风,请主东塔。遐迩学者,归之如云。壬申春,张金吾振宇、冯铨部伯井皆蜀人,请明还蜀,阐化乡里,而明亦动峨鹫瓦屋之思,辞密西迈,卓锡万峰古刹。既而中庆、佛恩、白兔,已振威音;凤山、栖灵、祥符、无际,并撒布衣。感绅荐之归依,受藩王之隆养。二十年间,九坐道场。谭梁生司业所云“花开携李,果熟蚕丛”者,信不虚也。明季甲申之变,刀兵横起,杀人盈野,有李将军立阳者,残忍尤甚,人呼“李鹞子”。尝请明至营中,明思导以慈念,化其杀机,阳遂强之食肉。明曰:“公不嗜杀人,僧何惜一口。”阳曰:“弟子不杀人,愿师常肉食。”然每于暴怒之下,多所全活。时以曹山酒志公鸽比之,尤有足多者。清顺治癸巳,蜀难渐平,乃回梁山,依金城寨,去寨半里,有旧绅别墅,尚馀老桂二株,葺而居之,颜其堂双桂院曰“福国”。未几,四众归之,遂成丛林。山门、佛殿,一时聿新。康熙甲辰,总制李凯既定巫山,道通川楚,以母丧故,再使延请,明不得已,杖锡巴渝,盘桓九旬,相得甚欢。及其别也,李公亨之牢醴,明喟然叹曰:“昔遇恶魔而踰闲,今逢善友而昭戒。”从兹不近酒肉矣。遂辞而归。丙午春,年已七十馀,道俗称庆,来者万指,方祝无量。无何,示疾垣化,时康熙五年三月十日也,寿七十四,腊五十九,塔于梁山艮龙山麓。别众偈云:“初开劫运九开炉,七十年来志不渝。每见驹隙难度尾,常闻老蚌易生珠。”得法弟子八十馀人,可谓英灵并集。已而或疑其滥,不知明际鼎革,狂禅满地,过于峻拒,恐将折而趋邪?故以传法为卫法也。明著述最富,其传者《破山语录》、《山居诗》、《双桂草》诸集,几盈尺,已付梓云。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九
陈是集,字虚斯(一作期),号筠似,别号双峰居士,晚曰忍辱道人。琼山(今属海南)人,一作文昌(今属海南)人。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举人,明思宗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九年(一六三六)授中书舍人,出使蜀粤诸王。既复命,被人嫁祸而入狱,会赦得免。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郡邑多事,遁居乡里。清兵占琼,绝粒而亡。著有《南溟诗集》、《中秘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清道光《琼州府志》卷三四有传。
维基
陈是集(1593年11月16日—1648年12月28日),字虚斯,号筠似,一号双峰居士,晚号忍辱道人,广东文昌(今海南)前山都地平村人,同进士出身。崇祯四年(1631年)登辛未科进士,授中书舍人。

人物简介

维基
弓省矩(?—1634年),字从心,号梅峰,河南开封府郑州军籍。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科河南乡试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联捷乙丑科进士,初授内阁中书舍人,出使朝鲜,不辱使命。历验封司、考功司主事、文选司主事,升吏部验封司、考功司、文选司员外郎。崇祯六年(1633年)七月,锦衣卫密探侦察到江西彭泽县知县张子廉买通吏科给事中曹履泰谋求升为运同,而且抓获了作为这次交易中间人的监生项珍,还搜到张子廉写给吏部郎中王三重和吏部员外郎弓省矩的请托信件。崇祯帝亲自指示要认真追查,严肃处理,有关人员全部被逮捕。因为案情很简单,又没有涉及有势力的大官僚,案子很快就了结了,几个官员都被革职,张子廉和曹履泰遣戍充军,崇祯七年甲戌(1634年)弓省矩在刑部狱中自缢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