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崖 → 厓崖”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崖岸  拼音:yá àn
1.高峻的山坡或水边。《南史。卷五五。康绚传》:「或谓江、淮多蛟,能乘风雨决坏崖岸,其性恶铁。」
2.比喻性行兀傲岩峻。《明史。卷一四八。杨荣传》:「性喜宾客,虽贵盛无稍崖岸,士多归心焉。」
《漢語大詞典》:厓岸
亦作“ 厓厈 ”。 高峻的山崖、堤岸。亦比喻高傲,不平易。 元 刘埙 《方紫阳诗序》:“自谓改学 四灵 、 后邨 ,细读深味,诗律未脱 江西 ,有崑体意,厓岸骨鯁,似与 赵紫芝 诸人及 刘后邨 不同。” 清 钱谦益 《吏部稽勋清吏司主事周顺昌授承德郎制》:“破藩篱厓岸之私,虚能鉴物;絶弓剑苞苴之问,廉非市名。” 清 钱谦益 《送张老还溧阳》诗:“ 张君 攻岐黄,高名走妇孺。坦怀絶厓厈,剧谈见情愫。”
《国语辞典》:立崖岸  拼音:lì yá àn
立于险峻的高崖上。形容人的性情十足高傲、倔强。如:「不要太立崖岸了,毕竟是寄人篱下,忍一忍吧!」
《分类字锦》:崖岸千寻(崖岸千寻)
高僧传无行禅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洋洋焉波澜万顷嶷嶷也崖岸千寻
分类:
《国语辞典》:崖岸自高  拼音:yá àn zì gāo
比喻兀傲孤高,不知谦卑。如:「方今用才之际,君上不宜崖岸自高,当使豪杰归心,共成霸业。」
《国语辞典》:不立崖岸  拼音:bù lì yá àn
崖岸,指严肃端庄、矜庄孤高。「不立崖岸」形容人天性和乐。《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不立崖岸,谓人天性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