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弓兵  拼音:gōng bīng
原为元朝时专门负责治安的人员,后泛指捕快。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四折:「我领著众弓兵,不问那里赶将去。」《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番子性野,不知王法,就持了刀杖器械,大打一仗。弓兵前来护救,都被他杀伤了。」
《國語辭典》:弓手  拼音:gōng shǒu
1.善于射箭的人。也称为「弓弩手」、「弓箭手」。
2.宋代由县尉统属,专门负责缉捕的士兵。宋。洪迈《夷坚丁志。卷二。李元礼》:「李命弓手冥搜一民以充数,皆以赃满论死。」《大宋宣和遗事。元集》:「董平取弓手回县,离不得遭断吃棒。」
《漢語大詞典》:候骑(候騎)
担任侦察巡逻任务的骑兵。史记·匈奴列传:“﹝单于﹞使奇兵入烧 回中宫 ,候骑至 雍甘泉 。” 司马贞 索隐引 崔浩 曰:“候,逻骑。”后汉书·光武帝纪:“会候骑还,言大兵且至城北,军阵数百里,不见其后。” 唐 王维 《使至塞上》:“ 萧关 逢候骑,都护在 燕然 。”
《國語辭典》:铺兵(鋪兵)  拼音:pù bīng
1.驿站中负责递送紧急公文的兵士。《西游记》第三五回:「我老孙再不曾住脚,比急递铺的铺兵还甚,反复里外,奔波无已。」
2.巡逻的士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及领公事。」《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只听得铺兵锣响,太守已到。」
《國語辭典》:巡捕  拼音:xún bǔ
1.巡查搜捕。元。李致远《还牢末。楔子》:「谁想拳头上没眼,把他打死了,被巡捕官军将我拿住。」
2.职官名:(1)清代维持京师治安的官。(2)清代将军、总督、巡抚的僚属。分文武两类,文巡捕掌传宣,武巡捕掌护卫。
3.清末租界中外国人雇用的警察。
《國語辭典》:逻卒(邏卒)  拼音:luó zú
卫戍巡察的警备人员。《新唐书。卷九一。温大雅传》:「丐钱扬子院,夜醉,为逻卒击折其齿,诉于绹。」
分類:巡逻士兵
《漢語大詞典》:更号(更號)
(1).更换名号。史记·晋世家:“ 曲沃武公 已即位三十七年矣,更号曰 晋武公 。”
(2).值更巡逻的信号。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暮,与贼比肩而入,负担巡营,知其虚实,得其更号。” 胡三省 注:“更号,持更之号。”
《國語辭典》:游奕  拼音:yóu yì
1.军舰巡逻海面,侦伺敌情。《南史。卷六七。樊毅传》:「时猛与左卫将军蒋元逊领青龙八十艘为水军,于白下游奕,以禦隋六合兵。」
2.出没无定,伺便游击的军队。唐。韦庄〈秦妇吟〉:「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也作「游奕」。
3.传说中往来人间,伺察善恶的神。
《國語辭典》:徼道  拼音:jiào dào
禁卫森严的道路。《文选。班固。两都赋》:「周庐千列,徼道绮错。」唐。皇甫枚《王知古》:「而直方飞苍走黄,莫亲徼道之职,往往设罝罘于通道,则犬彘无遗。」
《國語辭典》:巡防  拼音:xún fáng
到防区各处察看。如:「我海军军舰全天候地在领海内巡防,以确保国家的安全。」
《漢語大詞典》:铃柝(鈴柝)
(1).巡逻、报警用的铜铃、木梆等响器。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季氏之富:“其居绕墙数里,中有復道週巡,健儿执铃柝者共六十人。”
(2).借指巡逻、警卫。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虑有盗,夜遣家奴数人,更番司铃柝。”
(3).摇铃击柝。明史·郭正域传:“方狱急时,逻卒围 鲤舍 及 正域 舟,铃柝达旦。”
(4).犹号令、纪律。《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国语辞典》:火下  拼音:huǒ xià
一伙。指属于同一首领辖下的巡逻人员。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防隅巡警》:「更有火下地分,遇夜在官舍第宅名望之家伏路,以防盗贼。」
《漢語大詞典》:游巡(遊巡)
(1).游目巡视。 唐 韩愈 《送惠师》诗:“凌 江 诣 庐岳 ,浩荡极游巡。”
(2).流动巡逻。 清 林则徐 《覆陈部议陕甘捐输经费再行详核摺》:“贼未来则分兵游巡,贼既至则合兵剿击。”
《国语辞典》:探海  拼音:tàn hǎi
在海中探察巡逻。《西游记》第四三回:「正才袖了帖子,往前再行。早有一个探海的夜叉,望见行者,急抽身撞上水晶宫报大王。」
《國語辭典》:铺屋(鋪屋)  拼音:pū wū
铺兵的办公处所。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防火》:「每坊巷三百步许,有军巡铺屋一所,铺兵五人,夜间巡警收领公事。」《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忽一日,史弘肇去铺屋里睡。」
《漢語大詞典》:警逻(警邏)
警戒巡逻。 元 傅若金 《送孔学文之湘乡州判》诗:“五兵閒警逻,千耦乐耘耔。”元史·郑温传:“ 天泽 命 温 统四千人,警逻 钓鱼山 。”
分類:警戒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