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甄工
制陶工人。 明 陈沂 《报恩琉璃浮图记》:“ 文皇 詔天下,尽甄工之能者,造五色琉璃。”
分類:陶工工人
《國語辭典》:资产阶级(資產階級)  拼音:zī chǎn jiē jí
利用资金、地产等从事营利事业,以收取报酬的地主或企业家。
《漢語大詞典》:五卅运动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纱厂日本职员枪杀工人顾正红(共产党员),打伤工人十余人,激起全市工人、学生和市民的愤怒。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租界内进行反帝宣传,声援工人斗争,遭租界巡捕逮捕。随后群众万余人集中在公共租界南京路巡捕房门口,要求释放被捕者,又遭英国巡捕开枪屠杀,死十余人,伤几十人,造成“五卅惨案”。中国共产党立即决定组织行动委员会,建立各阶级统一战线,号召全市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抗议英帝国主义的暴行。工人坚持罢工三个多月,在8月中旬先后复工。全国有数百个城镇、一千七百万人参加了集会、游行、“三罢”斗争和通电、募捐等活动,表示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的反帝运动,并得到了国际工人阶级的支援,从而推动了中国大革命高潮的到来。
《漢語大詞典》:五一国际劳动节
1886年5月1日,美国芝加哥等地工人举行大罢工和游行示威,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要求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经过流血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889年在恩格斯组织召开的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决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简称“五一”
《國語辭典》:锁匠(鎖匠)  拼音:suǒ jiàng
替人造锁、修锁或开锁的人。
《漢語大詞典》:司钻(司鑽)
操纵钻机的工人。 海陆 《铁人传》:“一九五五年, 王进喜 从一个先进队调到一个后进队当司钻。”《工人日报》1984.10.10:“学成以后,他们将获得国际钻井界承认的专业培训合格证书和司钻职务操作证书。”
《漢語大詞典》:巡道工
巡视及检查一段铁道线路的工人
检查和维修伐木区道路的人
《國語辭典》:学徒工(學徒工)  拼音:xué tú gōng
拜师学艺的年轻学徒。如:「这学徒工吃苦耐劳,学得又快,将来必然有成就。」也称为「徒工」。
《國語辭典》:铣工(銑工)  拼音:xiǎn gōng
1.用铣床进行削切金属的工作。
2.从事铣床工作的人。
《漢語大詞典》:细木工
细木作工人的技艺或手艺
细木作工人所做的工作或制成的东西
《國語辭典》:锡匠(錫匠)  拼音:xí jiàng
制造和修理锡制器皿的工匠。
《国语辞典》:名义所得(名义所得)  拼音:míng yì suǒ dé
工人所获得的货币数额。在未考虑其实际购买力的状况下,其所得货币数量的总额称为「名义所得」。
《国语辞典》:搂包儿匠(搂包儿匠)  拼音:lōu bāo ér jiàng
1.招揽事务的人。
2.非正式的负重运送工人。也作「搂包儿」。
《国语辞典》:泰国劳工(泰国劳工)  拼音:tài guó láo gōng
由泰国引进国内从事劳动业的工人。因应国内人力成本上涨,政府于西元1992年通过《就业服务法》,开放民间产业向主管机关申请,引进薪资较低的泰国劳工等外籍劳工,供业界聘用,以减少成本支出。
《国语辞典》:工业动员(工业动员)  拼音:gōng yè dòng yuán
国家在战时将国内工厂的工人、原料、制作品等收归国有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