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流程  拼音:liú chéng
1.水流经的路程。如:「尼罗河的流程长达五千五百八十九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
2.按顺序安排计画或生产等的操作过程。如:「工作流程」、「流程图」。
《漢語大詞典》:总装
把部件装配成总体。例如:总装空间站。
把部件装配成总体的工序
《漢語大詞典》:焙烘
烘烤。制茶的一道工序。 吴晨笳 《姐妹》:“接连三四个晚上,我在炒茶房里没有看到 琴荷 ,她在里边房里做熟手的焙烘工作。”
《漢語大詞典》:煮练(煮練)
棉麻纤维制品加工的一道工序。用化学方法蒸煮棉麻等组织纤维材料,以除去天然杂质,有利于漂白、染色和印花加工。
《漢語大詞典》:丸擀
亦作“ 丸捍 ”。 古时制墨的一道工序,以抟板揉搓压延墨剂。 明 沈继孙 墨法集要·锤炼:“再鎚二百餘下,硬剂方成熟剂,与麪剂相似,方可丸擀。” 明 晁氏 墨经·捣:“每一剂传毕五人,成熟剂,乃入匠手丸捍。”
《國語辭典》:偷工减料(偷工減料)  拼音:tōu gōng jiǎn liào
不依照生产或工程所规定的品质及数量要求,而削减工序和用料。《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断靠不住。」也作「减工偷料」。
《漢語大詞典》:锻件(鍛件)
经锻造工序制成的毛坯或工件。 陶嘉善 《北京的歌·一个学“铁人”的故事》诗:“一锤锤,声声脆,打好的锻件一堆堆。”
《漢語大詞典》:灌筑
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构筑工事和其他建筑物的过程,包括模型板安装、钢筋编扎、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圬土灌注(如含有小石子的砂浆)
《國語辭典》:漂染  拼音:piǎo rǎn
使用药剂将原色褪去后再染色。如:「布料一经漂染,较易损坏。」「漂染后受损的发质,更需细心保养。」
《漢語大詞典》:梢当(梢當)
制作碗碟盘等漆器的一道工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髹器:“凡造碗碟盘之属,其胎骨则梓人以脆松劈成薄片,於旋床上胶黏而成,名曰捲素。髹工买来,刀刳胶缝,乾浄平正,夏月无胶汎之患,却煬牛皮胶,和生漆,微嵌缝中,名曰梢当。”
《國語辭典》:剪辑(剪輯)  拼音:jiǎn jí
1.经过选取、剪裁,重新整理编排。
2.将拍摄完成的影片的镜头、声带,经过删剪整理,编辑成一部结构完整的影片。
《漢語大詞典》:抹灰层
指用抹子弄平的灰泥面层
在水泥地板或安装瓦片的房顶上最后一道工序,即灰泥涂层
《漢語大詞典》:流水作业(流水作業)
一种组织生产的方式。把整个生产过程划分若干个不同工序,按顺序像流水似地不断进行。 徐迟 《在高炉上》:“我们在高炉周围搭起五层架子,让七八百工人在上面进行立体的流水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