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挑鼻子  拼音:tiāo bí zi
故意找差错。如:「别再横挑鼻子竖挑眼,他已经尽力了。」。
分类:故意差错
《國語辭典》:分毫不差  拼音:fēn háo bù chā
形容一丝一毫都不差。如:「他做买卖很诚实,卖东西的分量总是分毫不差。」
分類:差错
《國語辭典》:分毫不爽  拼音:fēn háo bù shuǎng
丝毫没有差错。如:「两相验證,分毫不爽。」《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金银财货,何止千万,小娥俱一一登有簿籍,分毫不爽。」
分類:毫无差错
《國語辭典》:顾犬补牢(顧犬補牢)  拼音:gù quǎn bǔ láo
看见野兔,赶紧呼唤猎狗捕捉;丢失了羊,立刻修补羊圈。语本《战国策。楚策四》:「见菟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比喻在事情紧急或出了差错时,才开始设法补救。如:「他做事情总是心不在焉,祸到临头才要顾犬补牢。」
《國語辭典》:喝倒彩  拼音:hè dào cǎi
节目表演时,不高声叫好,反而报以嘘声。如:「这次演出,台下掌声不断,没有喝倒彩的情况发生。」
《漢語大詞典》:豪氂之差,将致千里(豪氂之差,將致千里)
谓极细微之差错,结果将造成很大的错误。豪,通“ 毫 ”。晋书·陶侃传:“然某等区区,实恐理失於内,事败於外,豪氂之差,将致千里,使 荆 蛮乖离,西嵎不守,脣亡齿寒,侵逼无限也。”
《國語辭典》:毫釐千里  拼音:háo lí qiān lǐ
开始相差极小,结果则差距很大。参见「豪釐千里」条。《水浒传》第九七回:「若认此法便可超凡入圣,岂非毫釐千里之谬!」
《國語辭典》:不差毫发(不差毫髮)  拼音:bù chā háo fǎ
一点儿也不差。唐。张说〈进浑仪表〉:「令仪半在地上,半在地下,晦朔弦望,不差毫发。」
《漢語大詞典》:不爽毫发(不爽毫髮)
没有一点差错。明史·王琼传:“继者按稽之,不爽毫髮。” 清 戴名世 《陈大士稿序》:“ 千子 论文不爽毫髮,生平极喜 正希 ,而於 大士 ,犹若有憾焉。”
分類:差错
《國語辭典》:岔儿(岔兒)  拼音:chà ér
意外发生的错误或变化。《儿女英雄传》第一三回:「老师的脸面竟还好,只是怎生碰出这等一个岔儿来?」也作「岔子」。
《國語辭典》:岔儿(岔兒)  拼音:chá ér
陶瓦的碎片。如:「缸岔儿」、「瓦岔儿」。
分類:事故差错
《國語辭典》:岔子  拼音:chà zi
事物发生意外变动或错误。《官场现形记》第三六回:「他说得如此老靠,断无不来之理,莫非出了岔子,又有什么变卦?」也作「岔儿」。
《國語辭典》:出错(出錯)  拼音:chū cuò
出差错、有缺失。如:「你又出错了,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分類:出错差错
《國語辭典》:错缝儿(錯縫兒)  拼音:cuò fèng ér
差错,小过失。《红楼梦》第七一回:「虽然这几年没有在老太太跟前有个错缝儿,暗地里也不知得罪了多少人。」
分類:差错过失
《國語辭典》:赔帐(賠帳)  拼音:péi zhàng
1.因经手的财物发生差错而赔偿损失。如:「你当会计要非常小心,不要等了吃赔帐才后悔不及。」也作「赔账」。
2.作生意亏损资金、本钱。也作「赔账」。
《漢語大詞典》:披毛求疵
故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旧唐书·崔元综传:“虽外示谨厚,而情深刻薄,每受制鞠狱,每披毛求疵,陷於重辟。以此故人多畏而鄙之。”亦作“ 披毛求瑕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瑕,冀得肆心。”参见“ 吹毛求疵 ”。
《國語辭典》:吹毛求疵  拼音:chuī máo qiú cī
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小毛病。语本《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后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汉书。卷五三。景十三王传。中山靖王刘胜传》:「有司吹毛求疵,笞服其臣,使證其君。」也作「吹毛求瑕」、「吹毛取瑕」、「吹毛索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