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74,分32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参差
差遣
差官
差池
差池
差池
有差
不差
不差
差人
差人
差可
差使
差役
添差
《國語辭典》:参差(參差)  拼音:cēn cī
1.杂乱不齐的样子。《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其间远望,势交岭表,有五六峰,参差互出。」
2.不一致、有问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有甚么说话参差了?不然或是女孩儿家贪睡,忘记了。」《儒林外史》第八回:「为这交盘的事,彼此参差著,王太守不肯就接。」
3.大约、几乎。唐。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宋。辛弃疾〈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词:「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
《國語辭典》:差遣  拼音:chāi qiǎn
1.派遣。《魏书。卷三一。于栗磾传》:「须旧羽林虎贲执仗出入,领军可为差遣。」《文明小史》第二回:「营里派的兵丁,亦都齐集店中,听候差遣。」也作「差使」。
2.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若是蔺氏有甚差遣,无不遵依停当。」也作「差使」、「差事」。
《國語辭典》:差官  拼音:chāi guān
官府中的差役。《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巡抚一个差官,同天长县的一个门斗,拿了一角文书来寻。」《荡寇志》第一六回:「那差官少不得要需索好看钱,各项开销。」
《國語辭典》:差池  拼音:cī chí
参差不齐。《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一八首之三:「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雀。」
分類:参差不齐
《漢語大詞典》:差池
犹差劲,不行。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六章:“ 韩培生 笑说:‘老年人就是差池喀, 生宝 他爹也扯腿。’”
分類:差劲不行
《國語辭典》:差池  拼音:chā chí
1.意外。唐。李端〈古别离〉诗二首之二:「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西游记》第一九回:「不是胡说,只恐一时间有些儿差池,却不是和尚误了做,老婆误了娶。」
2.差错、错误。《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吾若得胜回来之日,稍有差池,二罪俱罚。」《水浒传》第八回:「自蒙泰山错爱,将令爱嫁事小人,已经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也作「差迟」。
分類:意外差错
《漢語大詞典》:有差
不一,有区别。《后汉书·张敏传》:“今託义者得减,妄杀者有差,使执宪之吏得设巧诈。”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路之父老,负担壶浆,远近迎謁。上皆亲加存问。受其献馈,锡賚有差。”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 浙江 等处,岁供糯米、小麦、黄豆,及穀草、稻皮、白麵有差。”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仲副宪:“又劾大学士 赵国麟 、侍郎 许希孔 等往工部胥役 俞 姓家弔丧,有失大臣之体。诸人为之降黜有差。”
分類:区别
《漢語大詞典》:不差
(1).不错,不坏。《水浒传》第七一回:“此是善果好事,哥哥主见不差。” 叶圣陶 《火灾·晓行》:“今年的麦收成想还不差。”
(2).不缺。《清夜钟》:“嫂嫂,家里不差这个人,你不留他在家, 崔店官 反要走出来。”
分類:不差不错
《國語辭典》:不差  拼音:bù chā
1.不缺、不计较。如:「他月入数万,不差那区区数十元。」
2.不错。《儒林外史》第二回:「足下莫不是就在我白老师手里曾考过一个案首的?说这几年在顾二哥家做馆,不差不差。」《红楼梦》第四五回:「凤姐想了一想,说道:『没有别的法子,只叫他把你们各人屋子里的地,罚他扫一遍才好。』众人都笑道:『这话不差。』」
分類:差错
《國語辭典》:差人  拼音:chāi rén
1.官府的衙役。《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睡到次日天明,来到店中看看,打发差人李彪出去探访,仍留王惠在店。」《儒林外史》第五回:「衙门里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饭吃,他们做事,只拣有头发的抓,若说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紧了。」
2.派人。《西游记》第二回:「朱俊引兵围住阳城攻打,一面差人打探皇甫嵩消息。」
《國語辭典》:差人  拼音:chà rén
怪异的人。《南史。卷五○。刘瓛传》:「刘郎子可谓差人,虽吾家平原诣张壮武,王粲谒伯喈,必无此对。」唐。韩偓 两贤诗:「而今若有逃名者,应被品流呼差人。」
分類:奇异
《國語辭典》:差可  拼音:chā kě
尚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分類:尚可勉强
《國語辭典》:差使  拼音:chāi shǐ
1.派遣。元。关汉卿〈谢天香。第一折〉:「能吹弹,好比人每日常看伺,惯歌讴,好比人每日常差使。」《红楼梦》第三七回:「天天有四个,原预备里面差使的。」也作「差遣」。
2.原为旧时官场中临时委任的官职,后亦泛指事情、职务。《红楼梦》第五九回:「每日早起晚睡,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著我们来照看,生恐有人蹧蹋,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老残游记》第一七回:「我刚才得了个好点的差使,忌妒的人很多,能不告诉宫保吗?」也作「差遣」、「差事」。
3.旧时称罪犯。如:「他奉命押这两个差使上路。」也作「差事」。
《國語辭典》:差役  拼音:chāi yì
1.旧时官府分派给人民的劳役。《旧唐书。卷一八。宣宗本纪》:「官健有庄田户籍者,仰州县放免差役。」《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子丕继业,差役甚重,东西驱驰,未有宁岁。」
2.原指衙门中的公差。后亦泛指供差遣的人。清。孔尚任《桃花扇》第十四出:「小生扮差役上。」《红楼梦》第六○回:「可巧这柳家的是梨香院的差役,他最小意殷勤,伏侍得芳官一干人比别的乾娘还好。」
《漢語大詞典》:添差
宋 制,凡授正官,皆作计给禄俸的虚衔,实不任事。内外政务则于正官外另立他官主管,称“差遣”。凡于差遣员额外增添的差遣,叫“添差”。 宋 洪迈 《夷坚乙志·秦昌时》:“既而添差 宁国军 签判,不欲往。”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卫魁廷尉:“策中力陈添差赘员之弊。”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帝以 张默 为 秀王 夫人之亲,欲与一添差监当, 龚茂良 言;‘近制,惟宗室,戚里及归正人方得添差。’”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它保存 唐 、 五代 留下的无数官位,又设置事实上必需的职和差遣……官职固然多,做官的人数更多,因而有一官五六人共做的怪象, 赵佶 时每一州郡添差归明官(降人做官)百余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