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兰师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二十八年(1158)任楚州知州。绍兴二十九年(1159)任纯州知州。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岳州知州。乾道二年(1166)任抚州知州。淳熙元年(1174)任江阴军知军。淳熙四年(1177)任吉州知州。淳熙六年(1179)8月18日放罢。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师浑甫(?~一一七七?),眉山(今属四川)人。本名某,字浑甫,既拔解,志高退不赴省试,其弟冒其名,遂登第。因以字为名,改字伯浑,隐居不仕。孝宗乾道九年(一一七三)与陆游交识。约淳熙四年卒。事见《老学庵笔记》卷三、《渭南文集》卷一四《师伯浑文集序》。今录诗二首。
赵师岩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三年(1167)任信州知州。乾道四年(1168)7月29日在任。
刘师尹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瑞州新昌人,字尧咨,一字元衡,自号戒得翁,又称玉坡老人。少力学,诣阙献书,陈古今理乱得失、足国裕民、养才取士、选将练兵制胜之策,不报。初授长沙司户参军,再授江陵府察推,廉洁无取。直忤上司,弃官归,诗酒自娱凡二十年。官至朝奉郎。
杨师中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兴三十一年(1161)任江阴军知军,复置本军。绍兴三十二年(1162)任高邮军知军,5月主管台州崇道观。乾道四年(1168)任池州知州兼安抚使。乾道九年(1173)任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蓝师稷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四年(1168)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乾道五年(1169)9月放罢。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三八二
师璿,乾道中为左宣教郎、充嘉州州学教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元养,一字仲退,号鉴轩。试礼部第一,教授荆门。周必大、李焘、程大昌交荐之,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学博士。学问贯通经史。所作《正论》、《机策》十余篇,多讥切时弊。
全宋诗
方恬,字养元,一字仲退,号鉴轩,歙县(今属安徽)人。孝宗乾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调荆门军教授。丁母忧服除,授太平州教授。卒,年三十七。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六一六二
方恬,字元养,一字仲退,号鉴轩,又号师古,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乾道五年试礼部第一,教授荆门。周必大、李焘、程大昌交荐,授太平州教官,除太学博士。其学贯穿经史,务为可用。有论传世。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之一七,《宋历科状元录》卷六,《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李师尧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四二五
李师尧,乾道中官和安大夫、吉州刺史、入内内宿兼德寿宫旬看,转成州团练使。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一二二。
李师愈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筠州高安人,字好古。孝宗乾道中领乡荐。博学多闻,尝从刘清之讲学庐山。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二七
蕴闻,大慧普觉禅师宗杲弟子。宗杲卒后,蕴闻集其语录行于世。乾道五年为径山能仁禅院住持,赐号慧日禅师。见《宋会要辑稿》道释一之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0—1214 【介绍】: 宋台州临海人,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博雅好古,购求古帖秘文,断刻坠简,积千余卷,校雠考订忘日夜。名流如王厚之、桑世昌,皆与之交。尝辑唐以前天台题咏为《天台前集》。
全宋诗
林师蒧(一一四○~一二一四),字咏道,自号竹村居士,临海(今属浙江)人。屡试不第。与李庚、楼钥、真德秀等人为师友。宁宗嘉定七年卒,年七十五。与李庚等裒辑增修《天台集》、《天台续集》,传于世。事见《竹村居士林君墓碑》、《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赤城集》卷一六)。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六二六二
林师点(一一四○——一二一四),字咏道,号竹村居士,台州临海(今浙江临海)人。隐居不仕者数十年,讲学著书,所游皆名士。嘉定元年始为州学谕,七年卒,年七十有五。编纂有《天台前集》(存)、《天台续集》(存)。见陈耆卿《竹村居士林君墓表》、吴子良《四朝布衣竹村林君墓表》(俱见《赤城集》卷一六),李兼《天台前集序》(《天台前集》卷首)。
朱师孟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乾道六年(1170)任衡州知州。乾道八年(1172)1月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2—1214 【介绍】: 宋衢州龙游人,字师文。孝宗淳熙二年进士。累官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宁宗开禧二年除知兴元府,未至,吴曦叛,甲拒伪命,遣兵返临安告变,朝中始得确讯。后拜宝谟阁学士,再知兴元府,权四川制置司事,有德政。卒谥清惠。
全宋诗
刘甲(一一四二~一二一四),字师文,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使金还,除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移知庐州。迁知兴元府兼利东安抚使,未至镇,金立吴曦为蜀王,上书告变。曦诛,进宝谟阁学士、权四川制置司事。宁宗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宋史》卷三九七有传。
全宋文·卷六二六九
刘甲(一一四二——一二一四),字师文,其先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人,刘挚之后。父著为成都漕幕,葬龙游(今四川乐山),因家焉。淳熙二年第进士。累官至度支郎中,迁枢密院检详、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嘉泰四年使金还,除司农少卿,进太常,擢权工部侍郎,除宝谟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使。开禧中改知兴元府、利东安抚使。吴曦之叛,甲上书告变。嘉定元年移知潼川府。六年,进宝谟阁学士、知兴元府、利州路安抚使、权四川制置司事。嘉定七年卒于官,年七十三,谥曰清惠。有《奏议》十卷。见《宋史》卷三九七本传,《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南宋制抚年表》卷上、下。
赵师夔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二七二
赵师变(一一四二——一二○二),字汝一,孝宗同母兄伯圭之长子。初以祖恩补官,调芜湖簿。历台州、秀州通判,直秘阁。寻知徽州,进直徽猷阁、知湖州。除直龙图阁,迁浙西提刑,改江东运判。擢秘阁修撰、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加敷文阁待制,转永庆军承宣使。绍熙元年,侍父入觐,除兴宁军节度使。宁宗即位,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嘉泰二年卒,年六十一,赠少师,追封新安郡王,谥恭荣。见《宋史》卷二四四《宗室传》一,楼钥《皇伯祖太师崇宪靖王行状》(《攻愧集》卷八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