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黄师雍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闽清人,字子敬。少从黄干学。入太学。理宗宝庆二年进士。调婺州教授,学政一以吕祖谦为法。累拜监察御史,劾罢史嵩之。历官简淡自守,于邪正之辨甚明。由江西转运使迁礼部侍郎,卒。
赵师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祐六年(1246)任知南外宗正事。
赵师𧂂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祐九年(1249)任温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眉州眉山人,字内机。理宗宝庆二年进士。宝祐间知泰宁县,累迁知惠州。为政简静,暇时手不释卷,著书自娱。有《文鉴集注》。
全宋诗
师显行,字内机,眉山(今属四川)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清乾隆《四川通志》卷三三)。淳祐八年(一二四八)知泰宁县(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景定四年(一二六三)知惠州。曾为《宋文鉴》作注(明嘉靖《惠州府志》卷三、一一)。
赵师笺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淳祐四年(1244)任广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开庆元年(1259)任韶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馀干人,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少从学于黄干,干甚器之。尝赴试不遇,遂潜心经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及卒,门人私谥文元。有《五经讲义》、《论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近思录注》等。
全宋诗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从黄干学。赴试不第,遂专意经学。作石洞书院,前有两峰,因号双峰。理宗宝祐二年(一二五四)补饶州教授(《宋史》卷四四《理宗本纪》)。卒,门人私谥文元。有《五经讲义》等,已佚。事见明正德《饶州府志》卷四。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七九二七
饶鲁,字伯舆,一字仲元,一字师鲁,号双峰,饶州馀干(今江西余干西)人。幼从黄干游,干甚器之。不事科举,一意经学。其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当事累荐召,不起。四方聘讲无虚日,作朋来馆以居学者,又作石洞书院。宝祐二年以布衣补饶州教授。及卒,门人私谥文元。所著有《饶双峰讲义》(存)、《语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西铭图》、《近思录注》等。见《宋史》卷四四《理宗本纪》,《南宋书》卷六三,《宋元学案》卷八三,《宋元学案补遗》卷八三,《宋史翼》卷二五。
曾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建昌军南丰人,字道子,一作字师孔。曾易占九世孙。入太学,有文誉。理宗宝祐中,丁大全秉政,逐右丞相董槐。唯与同舍生陈宜中、黄镛、刘黻、林则祖、陈宗六人上书攻大全,被削籍,编管崖州。大全败,免归。时称唯等六人为六君子。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何子举(?~一二六六),字师尹,号宽居,婺州(今浙江金华)人。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仕至枢密院都承旨,出知赣州。度宗咸淳二年卒,谥文直。事见《鲁斋集》卷一二《跋宽居帖》、清康熙《金华府志》卷一八。今录诗九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六
何子举,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淳祐七年自太学登进士。宝祐、开庆间累官军器大监、兼左司郎官,知赣州。景定四年,以吴潜党谪,押归本贯居住。见《黄氏日钞》卷九六,《宋季三朝政要》卷二、三,《宋史全文》卷三六,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二八。
赵师简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祐三年(1255)任澧州知州,1月 朝辞。
赵师光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祐元年(1253)任郴州知州。宝祐五年(1257)任广南东路提举市舶。宝祐五年(1257)任广南东路提举常平等事。景定二年(1261)任吏部郎中。
杨师亮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宝祐六年(1258)任封州知州。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二
释雄辩,赐号洪镜,姓李氏,善阐人也。才思俊倜,聪颖绝伦,语音轻利,善通方言。少年出家,事子云国师,为上足弟子。元世祖既破大理,段氏遗孽,转徒朝元,南诏僧侣随入华夏。逾岁,雄辩亦复北来居中国。二十五年,更事四师,皆当世大德,最后登班集之堂,嗣坛主之法,研穷方等,妙解玄理,其学大备,乃喟然叹曰:佛法种子不绝于世,矫矫龙象岂择地而行?吾其南归将以方言译其经论,饟我荒服。因诣坛主乞白其语于帝师,遂为玺书以赐之,号曰洪镜。既归,取《圆觉》诸经及《摩诃衍四绝纶(论)》,翻以僰语,反复论辩,曲尽幽微,而词旨浅近,通于俗说,故其书盛传,习者益众。六诏玄风,普及妇孺,实自兹始。当其摄斋升讲,口如泉泻,滔滔不竭,人称雄辩法师,足副其名云。时梁王为云南王,以天属之尊,事之甚严。雄辩晚岁精进行道,化人及物,本诸慈惠,于是德声遐布,法隆荒徼,四众归之,达数万指,而自视欿然。盖其猛志迈修,闳愿慈忱,有不可思议者。以大德五年十一月九日坦化,寿七十有三,腊四十有七,荼毗时见有五色舍利,其他异徵甚多。弟子玄坚建塔于玉案山阳,所译经论多僰人语言,华俗不晓,故不流入中土,今虽有传书,罕见善本。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二四九
吕师夔(一二三○——一三○一),字虞卿,号道山,文德子。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人。咸淳八年为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其叔文焕降元,五疏乞罢,召赴阙。德祐元年擢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公事,不受命,降元。从平宋有功,以中书左丞行省事于赣州。大德五年卒,年七十二。见《宋史新编》卷一八九、《元史新编》卷二九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0—1303 【介绍】: 名一作功嘉葛剌思。元吐蕃朵甘斯旦麻人。幼从西天竺古达麻失利传习梵文经典,得其法要。世祖中统间,以帝师八思巴荐,见世祖。至元末,以不容于时相桑哥,谪潮州。桑哥败,还大都。后为成宗祷疾,赐与甚厚,诏分御前校尉十人为之导从。
神僧传·卷第九
国师胆巴者。一名功嘉葛剌思。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从西天竺古达麻失利。传习梵秘得其法要。世祖中统间帝师八思巴荐之。时怀孟大旱。世祖命祷之立雨。又尝咒食投龙湫。顷之奇花异果涌出波面。取以上进。世祖大悦。枢密副使月的迷失镇潮。而妻得奇疾。胆巴以所持数珠加其身即愈。又尝为月的迷失言异梦。及已还朝期后皆验。元贞间海都犯西番界。成宗命祷于摩诃葛剌神。已而捷书果至。又为成宗祷疾遄愈。赐予甚厚。且诏分御前校尉十人为之导从。成宗北巡。命胆巴以象舆前导。过云川语诸弟子曰。此地有灵怪恐惊乘舆当密持神咒以厌之。未几风雨大至。众咸惊惧惟幄殿无虞。复赐碧钿杯一。大德七年夏卒。皇庆间追号大觉普惠广照无上胆巴帝师。
补续高僧传·译经篇
胆巴。此云微妙。西番突甘斯旦麻人。幼孤。依季父。闻经声止啼。年十五六。精通显密诸部。世祖居潜邸。闻西国有绰理哲瓦道德。遣使迎之。时绰瓦已殁。廓丹大王。以师应命。既至。上问曰。师之佛法。比叔何如。对曰。吾叔佛法如大海水。吾所得舌点而已。上笑顾左右曰。种性不凡。遂礼以为师。王公以下。皆秉戒师。宿具灵心。咒语精密。凡有祷祈。感应之疾。如风驰电卷。不可思议。时怀孟大旱。咒之立雨。尝咒食投龙湫。顷之。奇华异果。涌出波面。取以上进。枢密副使月的迷失镇潮。其妻得奇疾。百方无效。师但咒数珠以加其身。不知病之去也。元贞间。海都犯西番界。成宗谋于师。咒之而捷。又以咒水。起上于垂死。上北狩。师象舆在前。过云州。语弟子曰。此地有灵怪。上至必有薄警。当以咒胜之。后果风雨暴至。众咸震惧伏草中。独行幄无少挫挠。初相哥。受师戒。继为帝师门人。为人豪横自肆。师责而不悛。繇是衔之。逮登相位。惧师谠直。因谮之于上。师遂有潮阳之行。相哥既以罪诛。上患股。召师还京。建师子吼道场。七日于内殿。而上愈。言及相哥。师以宿业为对。上以国用不足。欲徵税于僧。师奏曰。昔成吉思皇帝。有国之日。疆土未广。尚免僧徵。今四海混同。万邦入贡。岂因微利而弃成规。倘蠲其赋。则身安志专。庶可勤修报国。上悦而止其事。乙未。被诏住大护国仁王寺。癸卯夏示疾。上遣医候视。师笑曰。色身有限。药岂能留。但问左右。今何时。曰。日午矣。即敛容端坐而逝。上闻悲悼。赐沉檀众香。结塔茶毗。火后开视。顶骨不坏。舍利不知其数。建塔仁王寺。西域秘密之教。以大持金刚为始祖。累传至师。益显著。故有金刚上师之称焉。
余师鲁 朝代: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八○九二
余师鲁,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景定中为朝奉大夫、通判建宁府。在任时,曾辑朱熹遗文编为《朱文公别集》传世。见该书自跋及卷五《与林子方书》题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