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37 【介绍】: 元霸州文安县人,字希颜。以官家子在太学,力学如寒士。仁宗延祐初,为兴文署丞,补中书省掾,典章故实,律令文法,无不研习。及典铨选,平允无私。泰定中,官监察御史,忠直不畏权贵。宰相倒剌沙虽刚狠,亦服其敢言。文宗天历中,官兵部侍郎。后出为河间路转运盐使,弃官归。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圜悟赈禅师者,不知何许人。得法东山本无玄公,孤藤只钵至磐山,修报国寺。延祐五年戊午,闻于朝,赐号契宗禅师。
释浦尚 朝代: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浦尚。字希古。槜李人。母梦僧乘白马入门而娠。七岁。母授以孝经。一过即成诵。弗忘好佛书。十二岁。见紫微山惠力海公。白父母。愿从受业。许之。祝发为沙弥。既长。闻景岩福公。住崇德之尝乐。因往参焉。昼夜究华严观。公悦其颖悟曰。异日树教东南者。必尚也。及侍公于杭之高丽。代公教授。众心宾服。佥举为都讲。天历戊辰。领宣政院劄。住尝乐。尝乐自福公去。寺废已久。师葺而新之。学徒不远千里而至。至无所容。重纪至元四年。迁皋亭之崇先。益阐其秘。名闻于朝。有旨。赐号慈峰妙辩大师。阅七年退。处御溪别峰兰若。至正十年。行省丞相。尊其道。遣使延之高丽。特授御制金襕袈裟。及张士诚据姑苏。累聘不应。疾亟起。索笔书偈曰。七十三年住世。只为佛祖出气。今朝打个散场。惊得虚空落地。掷笔而逝。二十二年秋九月也。茶毗。会者二万馀人。舍利千馀颗。颅骨舌本牙齿念珠不坏。焚地三夕。有光射天。人以为师淳行之符云。师状伟器宏。勇于进道。口转佛名不辍。客至剧谈。抵暮无倦色。探深抉秘。非得于语言文字之浅漏者。得师法传持名世者。不下数十人。学古海住崇先。滋泽翁住西湖妙心。二十最著。师晚年自号杂华道人。宗华严。志不忘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2—1359 【介绍】: 元僧。台州临海人,字大用,俗姓屈。十二岁受经于瞿公,旋即祝发受具足戒。秦定帝时居海盐德胜寺讲经,听者咸诧,转杭之兴福,三年,升住演福寺。顺帝赐号佛鉴园照论师。
大明高僧传·卷第一 译经篇第一 解义篇第二之一
释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临海人。父哲明大经为科目之儒。母赵氏嗜善崇佛惟谨。才娠十月母一夕梦。梵僧振锡入堂内。觉而生。甫能言辄记孝经一卷。七岁善属句脱口而就。声文谐协宛有思致。时有江西瞿法师居越之报恩。实剡源暹公诸孙。通天台教观。才年十二乃挟册从之。未几为祝发进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谒湛堂澄于南竺。湛堂与语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客司。时玉冈润法师居第一座。学者归之如云。才亦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胶之寒。足不踰户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观之要一经指授。意释心融靡不臻其阃奥。玉冈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之。乌能至此哉。一时侪辈如我庵无绝宗继。皆英声伟望超出时流。至于剖决宗旨议析教章。必推才为上首。玉冈出主海盐德藏。命才分座讲演。其辩若雨注河翻纵横无碍。听者称之。泰定元年玉冈迁演福。宣政院请才继德藏。当是时湛堂声誉喧播中外。众意其必愿为其弟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冈。君子谓其知义。至正二年迁杭之兴福。三年补演福。元臣康里常咨决心要。先因寺烬于兵。才为次第新之建万佛阁。其高一百三十尺有奇。才之为人凝重沈默观行精励。孜孜修进无斯须懈怠。接人以慈。诲人无倦。门弟子据猊座者百人。顺帝特赐佛鉴圆照之号。一日忽觉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矣。乃焚香面西端坐。高称弥陀佛号。尽一昼夜又告众曰。汝等勿谓修持无验。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以别相识。遂合掌而逝。舆龛荼毗。有五色光自龛中发。火馀不坏者二。舌根如红莲华。齿牙若珂贝。舍利满地众竞取之一时俱尽。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许。求之亦有得者塔于寺南。阅世六十有八。座五十六夏。著述有妙玄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章安荆溪法智礼文诗偈等。并行于世。
补续高僧传·解义篇
必才。字大用。台临海屈氏子。父哲明大经。为科目之儒。母赵氏。嗜善崇佛惟谨。师生甫能言。辄记孝经一卷。七岁善属句。脱口而就。谐协有思致。祝发受具戒。出游武林。谒湛堂澄公。公见其颜貌峻拔。出语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时润玉冈为第一座。师折节事之。虽流金之暑。折胶之寒。足不踰户限者十年。凡台家部味之玄。教观之要。一经指授。意释心融。无不臻其阃奥。玉冈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之。乌能至此哉。玉冈出主海盐德胜。师分座焉。暨玉冈迁演福。宣政院请师。继其教席。当是时。湛堂声称。喧播中外。众意。师必愿与之子。及升座瓣香嗣玉冈。君子谓其知义。至正二年。迁杭之兴福。未几。升主演福。丞相康里公。屡至香币。咨决心要。寺久圮。师为次第新之。建万佛阁。其崇以尺许一百三十有奇。师之为人。凝重简默。观行精励。孜孜修进。无斯须懈怠。每夏终制解。同业者。皆囊衣自便。师独掩关谢客。益加磨淬。人不堪其清苦。而处之忻忻也。一日忽觉。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矣。乃危坐西向。称弥陀佛号。尽一昼夜。因告众曰。汝等勿谓修持无验。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别相识。合掌而逝。阇维有五色光。自龛中发火。火馀舌如红莲。齿如珂贝。舍利如菽者满地。万众竞取。一时俱尽。后至者。穴地尺馀。亦得之。塔干寺之南。阅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六夏。具庵玘公谓。师以恢涵之量。迈远之识。于空坏劫中。建成住之效。而或有可齐者。至于发性具之微。肆辨说之雄。灿真灯于既昏。胶慧和于将坠。此岂力之所能为哉。斯言得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必才,字大用,姓屈氏,台州临海人。父哲明大经,为科目之儒。母赵氏嗜善,崇佛惟谨,才娠十月,母一夕梦梵僧振锡入堂内,觉而生。甫能言,辄记《孝经》一卷。七岁善属句,脱口而就,声文谐协,宛有思致。时有江西瞿法师,居越之报恩,实剡源暹公诸孙,通天台教观,才年十二,乃挟册从之。未几,为祝发进具戒。十六出游虎林,谒湛堂澄于南竺,湛堂与语,皆中肯綮,即以法器期之,命典客司。时玉冈润居第一座,学者归之如云,才亦执经入室。虽至流金之暑,折胶之寒,足不踰户限者十年,凡山家之玄,教观之要,一经指授,意释心融,靡不臻其阃奥,玉冈叹曰:“此子非灵山会上业已习之,乌能至此哉。”一时,侪辈如我庵无、绝宗继皆英声伟望,超出时流,至于剖决宗旨,议析教章,必推才为选首。玉冈出主海盐德藏,命才分座讲演,其办若雨注河翻,纵横无碍,听者称之。泰定元年,玉冈迁演福,宣政院请才继德藏。当是时,湛堂声誉,喧播中外,众意其必愿为其弟子,及升座办香嗣玉冈,君子谓其知义。至正二年,迁杭之兴福。三年,补演福,郡帅康里尝咨决心要。先是寺烬于兵,才为次第新之,建万佛阁,其高一百三十尺有奇。才之为人凝重沈默,观行精励,孜孜脩进,无斯须懈怠,接人以慈,诲人无倦,门弟子据猊座者百人,顺帝特赐“佛鉴圆照”之号。一日,忽觉头目岑然,即谓众曰:“吾缘尽矣。”乃焚香面西端坐,高称弥陀佛号尽一画夜,又告众曰:“汝等勿谓脩持无验,吾净土缘熟,三昧现前矣。”即索浴更衣,为书以别相识,遂合掌而逝。舆龛荼毗,有五色光自龛中发,火馀,不坏者二舌根如红莲华,齿牙若珂贝,舍利满地,众竞取之,一时俱尽,最后至者,乃穴地尺许求之,亦有得者。塔于寺南。阅世六十有八,坐五十六夏,所著有《妙玄文句止观》、《增治助文》、《法华涅槃讲义》及《诗偈》并行于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宁国人,字仲愚。曾两领仁宗延祐、文宗天历乡荐。从汪泽民游,尝同编《宛陵群英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仲渊,宛陵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宁国人,字叔舆。张师愚弟。好学,工诗。有《梅尧臣年谱》。(按:《宛陵群英集》名作张师鲁)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叔舆,师愚弟。延祐天历,再领乡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5—1358 【介绍】: 元哈剌鲁氏。一名师圣,字宗道。世居开州濮阳县。通经学。顺帝至正四年,以隐士征至京师,授翰林待制,预修《金史》。既毕,辞归,四方来学者千余人。后避兵至磁州,遇农民军,被杀,谥文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62 【介绍】: 元宁国府宣城人,字泰甫,号玩斋。贡奎子。国子生。泰定帝泰定四年授从仕郎、太和州判官。累除绍兴路总管府推官,郡有疑狱,悉为详谳而剖决之,治行为诸郡最。后入翰林为应奉,预修后妃、功臣列传。惠宗至正十四年,为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京师缺粮。师泰至浙西籴粮百万石给京师。迁兵部侍郎。旋为平江路总管。十五年,张士诚破平江,师泰逃匿海滨。士诚降元,出任两浙都转运盐使。二十年,官户部尚书,分部闽中,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运给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道卒。工诗文。有《玩斋集》。
元诗选
师泰,字泰甫,仲章之子也。以国子生中江浙乡试,释褐太和州判官,荐应奉翰林文字。出为绍兴路推官,称治行第一。复入翰林,迁宣文阁授经郎,累拜监察御史。至正十四年,擢吏部侍郎。时江淮兵起,奉命和籴于浙西,改兵部侍郎,除浙西都水庸田使。寻拜礼部尚书,调平江路总管。张士诚据吴,避之海上,江浙行省丞相达识帖睦迩承制授行省参知政事。二十年,朝命改户部尚书。俾以闽盐易粮,由海道转运京师。二十二年,召为秘书卿。行至海宁卒,年六十五。泰甫状貌伟然,既以文知名,而于政事尤长。所至绩效暴著。诗文甚多,有《友迂》、《玩斋》、《奊奊》、《东轩》、《闽南》诸稿。门人刘中、朱燧辈类为一编,总题曰《玩斋集》。会稽杨廉夫序之曰:「本朝古文,殊逊前代,而诗则过之。郝、元初变,未拔于宋;范、杨再变,未几于唐。至延祐、泰定之际。虞、揭、马、宋诸公者作,然后极其所挚,下顾大历与元祐,上踰六朝而薄风雅,吁!亦盛矣。继马、宋而起者,世惟称陈、李、二张。而宛陵贡公,则又驰骋虞、揭、马、宋诸公之间,未知孰轩而孰轾也。盖仲章雍容馆阁。翱翔于延祐诸公之间;而泰甫当师旅倥偬,独擅文名于元统、至元之后。有元之文,其季弥盛,于宛陵父子间见之矣。」
槜李诗系·卷三十八
字泰甫,奎子。官秘书。即有玩斋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58 【介绍】: 元徽州歙县人,字子美,号师山。博究五经,于《春秋》尤精,绝意仕进,讲学于师山书院,受业者众,学者称师山先生。顺帝至正中,征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不起,以著述为事。朱元璋将邓愈至,强之出仕。不从,被拘囚,自缢死。有《春秋经传阙疑》、《师山集》。
元诗选
玉字子美,徽州歙县人。敏悟嗜学,门人受业者,所居至不能容,构师山书院以处焉。为文章不事雕刻,亟称于虞、揭、欧阳诸公。至正十四年,除翰林待制,遣使者赐以上尊名币,浮海徵之,辞疾不起。十七年,明太祖下徽州,守将要之使出,玉曰:吾岂仕二姓者耶!北向再拜自经死。尝作诗云:「何时四海收兵甲,还向师山理旧书。」学者称师山先生,所著有《师山集》。同郡程以文称其制行高,见道明,故卓然能自为一家言如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1—1375 【介绍】: 元河南人,迁江东,字宏道。性夷易,好读书,不事迎合,乐以教人。吴中学者称为五经师。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弘道,鄱阳人。家于吴张氏授湖州学正不赴
明诗纪事·甲签·卷三十
光祖字弘道,苏州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1366 【介绍】: 元永新人,字莘乐,号桂冈。顺帝至正八年进士,授永丰丞,有惠政,民德之。后归隐连里之桂冈,学者称桂冈先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乐安人,字师点。性孝友。顺帝至元初奉母避地,遇明兵,乞以身代母死,军怜之,不加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真定人,字师鲁。仁宗延祐二年进士。历官翰林编修,国子博士,翰林待制。顺帝至正初为礼部尚书,尝参与宋、辽、金三史编撰。至正中卒。有《伊滨集》。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师鲁,襄阴人。延祐设科登进士第,荐授应奉翰林文字至顺间任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人物简介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古梅禅师者。名正友。姓于氏。广信人也。住闽之高仰山。为绝学诚禅师入室之真子。诚得道于灵云定。定嗣雪岩钦。钦为友四世之祖也。友为人。文而烈。不依违两可。好立言行。以洁白著声。初依末山本得度。本示以禅关节要。不领。因循住江淮两浙之间。归省本。本揭其所得。友罔措。本曰。你参病鹤禅耳。翥翼九天。未有日在。友愧无所容。乃遍历宗庭。因小便触地。恍有所发。又参绝学诚公于洪州之般若寺。诚曰。谛当甚谛当。敢保老兄未彻在。且道是许它语。未肯语。对曰。言下委然。诚大笑而起。次早友得上方丈。诚曰。夜来事作么生。友以坐具便摵曰。灵云捉得贼。玄沙不放赃。即今赃贼一时断还和尚了也。曰。黄檗打临济意作么生。友喝。诚曰。筑大愚三拳则且置。因甚又来掌黄檗。友拟对。诚摇手曰。不是。友曰。毕竟那个是。诚击之曰。不是不是。次早友又上方丈。诚厉声曰。抽袈裟。友拟议。诚痛打三十。友连喝。复打六十。次早哀求挂塔。诚公不许。且叱之。于是友浮沉。岁月自爱也。度夏雪岩。因读法昌语。豁然有新證。乃书颂古数则。寄呈般若诚公。诚曰。此人得我第三番竹篦。气力犹欠脱壳在。今兄弟家。三年五载做工夫。无个入处。将从前话头抛却。不知行到中途而废。可惜前来许多心机。有志之士。看众中柴乾水便僧堂温煖。发愿三年不出门。决定有个受用。有等才做工夫。但见境物现前。便成四句。将谓是大了当人。口快舌便。误了一生。三寸气消。将何保任。若欲出离。参须真参。悟须实悟。友遥闻之。闺阁中物。一时放下。又三年赴斋。打动钵盂。乃彻法源。披伽黎焚香。向般若大展曰。非吾师大机大用。正友几成木强人耳。住后上堂曰。慧剑单持。明行正令。拟议不来。丧身失命。还有当锋底么。良久云。正好一帆风过海。个中不遇驾涛人。喝一喝。又曰。月落山头惨。云横谷口阴。欲明生死事。直指本来心。且道如何是本来心。夜静不劳重借月。玉蟾常挂太虚中。至正壬辰深春高。仰山树不颖。泉忽涸。众惧。友曰。老僧向后自有嘉徵。五月初三。集众跏趺。垂训谆谆。奄然敛目而寂。仰山泉始涌。树始花。友初住天心。掘地见藏金。友掩之。或曰。无主之物。方便纳之。以兴佛事。曷不可乎。友曰。吾教以檀施为佛事。发藏得物。未之载也。冒而容之。宁不惭乎。其夜风雨暴作。巨石崩压其处。人名其山。曰却金山。 赞曰。蒿枝之令。数百年来。丛林畏而不闻矣。是以驴乳十斛。杂滥人间。而端人正士。故有流涕长太息之感也。诚公滴桃源真乳于严霜巨冻之秋。而古梅之器琉璃也。自无迸裂之患。则雪岩横出一枝。灼可观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湖州安吉人,字师德。凌时中子。泰定帝泰定二年进士。知连州,招谕诸洞,首领无不悦服。顺帝至正初考两浙乡试,号称得人。历官翰林学士,秘书监致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