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二
张嗣垣,字师仲。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尝倘佯罗浮飞云诸胜。卒年三十二。有《馀力轩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八有传。
潘师道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潘师道(1566年—1636年),字茂中,号太乙,湖广兴国(今湖北阳新)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湖广乡试举人,四十一年癸丑科三甲211名进士。历官大理寺评事、户部员外郎。潘师道曾于天启年间接替马鸣霆任邵武府知府一职,天启五年(1625年)由王逢元接任。天启五年调任福州府知府,不久升河南按察司副使,六年五月升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建南道,十一月调浙江。崇祯元年(1628年)十一月升四川按察使,分守下川南道,三年四月告病归。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八五
王重师,号待斯。东莞人。明神宗万历间人。事见东莞《鳌台王氏族谱》。
郭师惠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上杭人,字和宇。善弈。万历末,游历都会间。辑有《手谈集》。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师程,字道南,云南云南府安宁州人。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云南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初授湘阴县知县,多善政,报最,三十五年擢御史,献纳纠弹,指陈边事,多所补益。三十八年巡盐长芦,清馀课,咨商道,条议十数上,咸报可。以母老,三请终养未允。而讣至,号泣归,未几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钱塘人,字药师。崇祯七年进士。官吏部郎中。有《绮语障》。
简介
字梅里,又字药师,又字若子,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二年(一五七四)。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授行人。选授吏部主事,晋吏部郎中,累迁尚宝司丞。入清不仕,以吟咏自娱。康熙初,无锡安璿,序刻其集,言已年近九十。有《绮语障》。
词学图录
吴本泰(1573一?) 字美子,号药师,亦号梅里居士、雨庵道人。海宁人,寄籍钱塘。崇祯七年(1634年)中进士,年已六十一岁。吴本素深于经术,崇祯帝召对后,以其有大用,任命他为吏部郎中,后又升任尚宝司丞。明亡后隐居不仕。有《续论语颂》、《绮语障》、《西溪梵隐志》四卷。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美子,一字药师,仁和人。崇祯甲戌进士,除行人选授吏部主事改南礼部历郎中有海粟堂集秋舫笺北游西征东瞻南还岳游诸草
维基
吴本泰(1573年—?),字美子,号梅里,又号药师,晚号雨庵,浙江海宁县籍仁和县人。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科顺天乡试六十名举人,崇祯七年(1634年)联捷甲戌科进士,九年任顺天府乡试同考官,十年授行人司行人,升吏部主事,改南京礼部员外郎,升吏部郎中。明亡后,隐居不出。顺治四年(1647年)隐居西溪,著有《西溪梵隐志》四卷。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师绎(1575年—1632年),字克隽,号梦泽,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军籍。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联捷戊戌科进士,知新喻县,调东明县,历官常德府知府,万历四十八年升浙江副使。天启三年升本省右参政,后仕至江西按察使。六年为江西道御史李九官疏纠。会珰焰方炽,豫章正士半罹党祸,师绎加意拯护,害将及之,遂拂袖归。杜门著书,所著有《读史一编》、《月鹿堂集》。子张星瑞,壬辰会元,端方好学。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如皋,字淑问,号师虞,贵州铜仁人,同进士出身。万历三十一年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三甲一百二十名,由玉田县知县征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四十二年长芦巡盐,卒于任。著有《课农琐记》。
杨师孔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师孔(1577年11月23日—1630年),字顺之,贵州都司贵州卫(今属贵阳市)官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人,同进士出身。早年出身国子生,以《诗经》中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第二十七名,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七十八名,成万历辛丑科第三甲一百七名进士。选庶吉士,出山阳县知县,历官云南按察司佥事、副使,浙江左参政,在浙卒于官,归葬贵阳。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师圣,字元睿,号我白,江西南丰县人。万历二十五年丁酉科江西乡试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科进士。选庶吉士,二十八年授翰林院检讨。丙午分较会闱,所取多名士,位至九列者。三十五年奉命册封诸王府,四十二年为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简讨。历任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讲、右庶子,为皇太子朱常洛讲读官。四十六年充顺天府乡试考官,改左庶子,掌左春坊印信。四十七年以磨勘试卷违式,循例摘参各省直主考,赵师圣等夺俸一月。熹宗即位,升少詹事,管理贴黄,寻卒,赠礼部右侍郎,荫子赵希光为国子生,赐祭葬。著有《漱芳楼集》。

人物简介

维基
赵师尹(1580年—?),字任甫,号瀛松,江西九江人,明朝探花。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乡试中举。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殿试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因病辞职,归乡后去世。其弟赵赞化亦为进士出身。
周师旦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周师旦,字句嵏,湖广德安府应城县人,军籍。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初任永川县知县,旋调巴县,考最,授浙江道御史,巡按宣大,上言振纪纲十事,纠代府,纾商困,劾贪弁,转江南督学,奏罢纳资入学,士林称之。天启元年(1621年)升大理寺左寺丞,官至太仆寺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3 【介绍】: 明僧。滁州全椒人,字澄印,俗姓蔡。十二岁出家。万历中,在五台山为李太后主持祈储道场,李太后为造寺于崂山。后坐“私造寺院”戍雷阳,遇赦归。人称憨山大师。有《楞伽笔记》。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澄印,全椒蔡氏子,出家应天报恩寺,寻入五台栖牢山,坐事,戍雷阳,终于曹溪,有憨山梦游东游诸集。
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金陵全椒蔡氏子。母感异梦而生。年十二礼京之报恩西林师薙发。十九受具。听讲华严十玄门。至海印森罗常住处有得。遂游方。与妙峰为友。初参遍融乞指示。融默然直视以接之。寻阅肇论。至梵志出家。白首而归。邻人见之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犹昔人。非昔人也。忽悟。乃曰。今日始知鼻孔向下。时妙峰见之喜曰。何所得耶。师曰。夜来两个铁牛斗入水中去也。至今绝消息。峰笑曰。且喜有住山本钱。又参笑岩。岩问。你从何处来。曰南方。岩曰。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师便礼拜。住东海牢山。闻望籍甚。皇太后李。特礼殷重焉。后遭无妄之谤。假道士奏论于神宗皇帝。朝中宰辅。多深惜。师遂蒙圣旨衿察。坐以私创寺院。遣戌雷州。至韶阳礼祖。偈曰。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多少鱼龙争变化。源头一脉尚冷然。越十有一年丙午。皇长孙生。恩赦免戌。复留曹溪。往来端州。九载始还僧服。丙辰冬。过江右之双径。为达大师秉炬。缁索骈集。山谷为之喧动。后抵匡山。韶阳郡守。力请居曹溪。师曰。曹溪是吾昔日所欲修缉也。遂杖锡遄行。度岭。吟曰。五云一望入南安。万叠千洄六六滩。行到水穷山尽处。梅花无数岭头看。越明年癸亥。忽告众曰。缘与时违。化将焉托。一期事毕。吾将归矣。索浴更衣端坐而逝。塔全身于韶之南华寺。南二里天子岗。迎归匡山。历二十馀载。地湿虫蚁。半蚀其龛。请归曹溪。途中弟子辈。因龛缝睹师。状貌如生。发爪俱长。以金漆其身。造寺供养。称肉祖云。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德清,字澄印,晚号憨山。姓蔡氏,全椒人也。父彦高,母洪氏。梦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娠。及诞,白胞重裹,生性颖异。方七岁,叔父死,陈尸于床,便问“死从何处去?”及见人举子,又问:“生从何处来?”若已抱生死去来之疑者。九岁能诵《普门品》。才及舞勺,辞亲入江宁报恩寺,依西林染剃。内江赵文肃公摩其顶曰:“儿他日人天师也。”逾年受《法华》,四月而成诵。遂以次讲习,通贯内外典籍。年十九,祝发受戒具于无极,听讲《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从云谷结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疽发于背,祷于伽蓝神,愿诵《华严》十部,乞假三月以毕禅期。祷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三月之中恍在梦中,出行市上俨如禅坐。嘉靖丙寅,寺燬于火,有司以本寺官住,头首执事下司法者十五人。寺为皇室造建,所费皆出内帑,事干重典,法当论死。僧众惧逃,独清奔走法庭看点。盐菜饘粥,荷担往来,多方调护,设法解救,竟从末减,坐罚囚粮。先是西林临化,抚清嘱众曰:“我身后,寺事无大小,立我像前,听此儿主张,庶几可保无虞。”由是一寺僧众,皆服其知人。然清与雪浪恩誓志兴复,相与畜德俟时。远出参方,大德檀越 ,庶或旦夕遇之。故尝听讲天界,厕溷清除,了无人迹。每早起见后院脩洁,意主东净者非常人也。访之,一黄面病僧,目光射激,遂与定参访之约,质明则已行矣。清以江南习气柔暖,宜入苦寒之地以自摩厉,遂飘然北迈。天大雪,乞食广陵市中,曰:“一钵足轻万钟矣。”抵京师,妙峰衣褐来访,须发毵毵如河朔估客,望其眸子,相视哑然。参编融,融无语,唯张目直视。又参笑岩,岩问:“何方来?记得来时路否?”曰:“一过便休。”岩曰:“子却来处分明。”游盘山至千像峰石室,见不语僧,遂相与樵汲度夏,时明万历元年癸酉也。明年偕妙峰结冬蒲坂,阅《物不迁论》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曰‘昔人犹在耶?’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遂豁然省悟,顿了“旋岚掩 岳”之旨,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峰一见,遽问何所得。清曰:“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峰曰:“且喜有住山钱矣。”遇牛山法光禅师,坐参请益,法光发音如天鼓,清深契之。清游五台,居北台之龙门,老屋数椽,在万山冰雪中。春夏之交,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驰骤之声,以问妙峰。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證观音圆通语。清然之。日寻缘溪横彴,危坐其上。初则水声苑然,久之,忽然忘身世,众籁阒寂,水声不复聒耳。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光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见其中。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游雁门,兵使胡君请赋诗,甫搆思,诗句逼凑喉嗌,从前记诵见闻一瞬见前,浑身是口,不能尽吐。清默念此法光所谓禅病也,唯睡熟可以消之。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君撼之不动。鸣磬数声,乃出定。默坐却观,知出入动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无以喻也。还山,刺血书《华严经》。点笔念佛,不废应对。口诵手书,历然分明。邻僧异之,众相诘难,已皆赞叹而去。尝梦登弥勒楼阁,闻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清尝与妙峰,登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光宗既应期而生,清遂远遁东海之牢山。慈圣命龙华寺僧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赐内帑三千金。复固辞,使者不敢复命。清曰:“古有矫诏赈饥之事,山东岁凶,以此广圣慈于饥民,不亦可乎?”使者持赈籍还报,慈圣感叹,率阖宫布金造寺,赐额曰:“海印”。因诣京谢恩,为报恩寺请藏,遂奉命赍送。寺塔有光,照曜累夕。迎经之日,光如浮桥北度,经在光中行也。清还,以报恩本末具奏,曰:“愿日减膳羞百金,十年工可举也。”慈圣许之。而黄冠之难作。清住山十三年,方便说法,东海弥离车地,咸向三宝。而黄冠以侵占道院,飞章诬奏,有旨逮赴诏狱。先是,慈圣崇信佛乘,敕使四出。中人谗搆,动以烦费为言,上弗问也。而其语颇闻于外庭,所司遂欲中清以法,因以株连慈圣左右,并按前后施舍帑金以数十万计。拷掠备至,清一无所言。已乃从容仰对曰:“公等欲诬服,易耳。狱成,将置圣母何地?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主上纯孝,度不以锱铢故,伤圣母心。狱成之后,惧无以谢圣母,公穷竟此狱,将安归乎?”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狱。上所列惟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慈圣及上皆大喜。然犹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达观真可闻之,将走都门,为之申救。遇于江上,清曰:“君命也,其可违乎!”为作《逐客说》而别。清度五岭,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见粤帅,就编伍于雷州。岁大疫,死者相枕籍,率众掩薶,作广荐法会,大雨平地三尺,疠气立解。参政周君鼎石,率学子来叩击,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清曰:“此圣人示指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耳。”周君击节叹赏。粤之文秀冯昌历辈,闻风来归。清搆禅室于壁垒,间说《法华》,至宝塔示见娑婆华藏涌见目前,开悟者甚众。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缁白分集,摄折互用。大鉴之道,勃然中兴。盖丙午始遇赦,癸丑至衡阳。游南岳,礼八十八祖道影。甲寅夏,至湖东。慈圣上宾,诏至,恸哭,披剃返僧服。又二年,念达观法门生死之谊,赴葬于双径,为作荼毗佛事。箴吴越禅人之病,作担版歌。吊莲池宏于云栖,发挥其密行以示学者。自吴门返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脩净业。示人偈曰:“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尝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居四年,复往曹溪。以天启三年癸亥十月十一日,妙峰登也,清示寂。曹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三日入龛,面色如生,须发皆长,鼻端微汗,手足如绵。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所著有《楞伽笔记》、《华严纲要》、《楞严悬镜》、《法华击节》、《楞岩法华通义》,《起信唯识解》,及《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大学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集》各若干卷,行于世。清身体魁梧,气宇轩朗,所至及物利生,如日暄雨润,加被而人不知。山东再饥,清尽发其囷,亲泛舟至辽东,运籴以赈,旁山之民咸免捐瘠。税使与粤帅有隙,嗾使市民以白艚作难,群噪围帅府,清缓颊谕税使解园,不动声色。会城以宁珠船千艘罢采不归,剽掠海上,而开矿之役,绎骚尤甚。采使谒曹溪,清以佛法摄受,徐为言开采利害,由是珠船罢采,不入海,而矿额令有司岁解。制府戴公遗书谢曰:“吾今乃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尝言居北台时,大雪高于屋,昏夜可鉴毛发。坚坐待尽,身心莹然。迟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携行雪洞中里许,乃出。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逾年在雷阳,闻侍者趣呼,逮系毒楚卒发,几无完肤,此《楞伽笔记》所由作也。前后得度弟子甚众,从之于狱,职纳橐饘者,福善也。始终依于粤者,善与、通炯、超逸、通岸也。归肉身于五乳,留爪发于曹溪,为之塔铭者,弟子皖舒吴应宾、常熟钱谦益也。为之传与碑记者,会稽陆梦龙也。为述灵龛还曹溪供奉始末者,刘起相也。俱详《梦游集》。
翟师雍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翟师雍(16世纪—1643年),字如临,山西平阳府襄陵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中举人经魁,二十九年(1601年)成进士,获授行人,升为户部主事、员外郎,外任大名府知府,捐出俸禄买田惠及穷人。之后翟师雍历任河南睢陈兵备道副使、山东参政、山东按察使,督理七省漕运,写下《饬漕末议》;再升为湖广右布政使,转左布政使,调为陕西关内道,剿灭流寇多立功劳。回乡后遇上李自成变乱,他不屈服被杀,人们都敬仰他的完节。
顾师曾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顾师曾(1583年—1615年),字唯甫,号思兰,河南怀庆卫军籍,明朝官员。己酉河南乡试第四十四名举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会试二百七十七名,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一名进士。吏部观政,授直隶大名府清丰县知县。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升刑部浙江司主事,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