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清帐(清帳)  拼音:qīng zhàng
1.结清帐目。如:「本店月底清帐,暂停营业。」也作「清账」。
2.整理清楚的详细帐目。《儒林外史》第二十一回:「到晚,牛浦回家,问著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也作「清账」。
《漢語大詞典》:鼠尾帐(鼠尾帳)
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帐目。宋史·赵开传:“减 蒲江 六井 元符 至 宣和 所增盐额,列其次第,谓之鼠尾帐。”
《國語辭典》:开销(開銷)  拼音:kāi xiāo
1.支付费用。《儒林外史》第四○回:「砖、灰、工匠,共开销银一万九千三百六十两一钱二分一釐五毫。」《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兄弟到任两年,年年亏空,不够开销。」也作「开消」。
2.支付的费用。《红楼梦》第一四回:「这两件开销错了,再算清了来取。」《老残游记》第一九回:「故不曾叫得翠花,所有开销叫黄升送去。」也作「开消」。
3.解雇、辞退。如:「你再不认真工作,小心老闆开销你!」也作「开消」。
《國語辭典》:算帐(算帳)  拼音:suàn zhàng
1.计算帐目。《初刻拍案惊奇》卷四:「店家才放了手,算一算帐,取了钱去。」《文明小史》第二○回:「只得招呼堂倌前来算帐,堂倌屈指一算,须得一百五十二文。」也作「算账」。
2.与人争执较量,以解决纠纷。往往含报复之意。《红楼梦》第六八回:「若有走失逃亡,一概和你们算帐。」《老残游记二编》第五回:「我下午拜泰安府,请他先把你这狗才打了,递解回籍,再同你们主人算帐!」
《国语辞典》:糊涂帐(糊涂帐)  拼音:hú tú zhàng
内容混杂不清的帐目。比喻关系混乱、弄不清楚的事物。《文明小史》第三三回:「将来一笔糊涂帐,上司查问下司,怕不把冯家放火罪名也坐在他们身上?」
《國語辭典》:报销(報銷)  拼音:bào xiāo
1.将领用的款项开列收支帐目清单,报请有关单位核可销帐。《文明小史》第一二回:「就是不够用,无论那个局子里提几万来,随时报销一笔,还要他还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二回:「这一百吊,暂时宕一宕,我再想法子报销。」
2.把用坏作废的物件报告销帐。今称物品破损,不堪使用为「报销」。如:「你这部老爷车,我看可以报销了。」
《国语辞典》:盘帐(盘帐)  拼音:pán zhàng
清查帐目。也作「盘账」。
《国语辞典》:对帐(对帐)  拼音:duì zhàng
核对帐目。如:「今天上级派人来对帐。」也作「对账」。
分类:核对帐目
《漢語大詞典》:覆算
覆核帐目。喻指清算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促织:“母闻之,面色灰死,大駡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
《國語辭典》:浮记(浮記)  拼音:fú jì
商家暂将帐目记在水牌上。泛指帐目没有切实结算而只是暂时记上。如:「打烊时,老闆把浮记的帐仔细核算一遍。」
《漢語大詞典》:流水账(流水賬)
亦作“ 流水帐 ”。
(1).记载每日金钱或货物出入的、不分类别的帐目。红楼梦第四四回:“ 贾璉 又命 林之孝 将那二百银子入在流水帐上,分别添补,开消过去。” 茅盾 《林家铺子》五:“于是晚饭后算过了当天的‘流水账’, 林先生 就去拜访商会长。”
(2).比喻不加分析,罗列现象的叙述或记载。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这些谁都知道的‘流水账’,还用你再重述一遍?” 丁玲 《〈生活·创作·修养〉·创作与生活》:“我不愿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做了一番剪裁,我企图把它写成一篇小说,不是一篇流水账。”
(3).指记流水帐的帐本。 赵树理 《小经理》:“他一坐下就想看看 三喜 这半月来在账上闹了些什么笑话,顺手翻开了流水账。” 老舍 《四世同堂》五九:“他把流水账拿出来,请他们过目。”
《國語辭典》:烂帐(爛帳)  拼音:làn zhàng
1.杂乱无法理清的帐目。如:「这家店烂帐一大堆,连会计师都不知如何清点。」也作「烂账」。
2.无法收回的帐。如:「他手上有一笔烂帐,到现在还追不回来!」也作「烂账」。
《漢語大詞典》:攒号(攢號)
汇报帐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钱穀·并簿》:“收放钱粮乃库吏耑司。每日各柜收银,酉刻攒号时,库书置簿二扇,照柜吏日报登填。”
分類:汇报帐目
《漢語大詞典》:帐略(帳略)
简要的帐目。《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见了 继之 ,不免一番叙别,然后把在 京 在 津 各事,细细的説了一遍,把帐略交了出来。”
分類:简要帐目
《国语辞典》:人头帐目(人头帐目)  拼音:rén tóu zhàng mù
与别人交易的帐目。《警世通言。卷三三。乔彦杰一妾破家》:「乔俊刮取人头帐目,及私房银两,还勾做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