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帘幕
帘栊
帘外
疏帘
一帘
卷帘
帘捲
垂帘
帘钩
湘帘
帘前
重帘
画帘
帘影
绣帘
《漢語大詞典》:帘幕(簾幙)
见“ 帘幕 ”。
《國語辭典》:帘栊(簾櫳)  拼音:lián lóng
窗帘与窗牖,也泛指窗牖上的帘子。宋。欧阳修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允教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
《漢語大詞典》:帘外(簾外)
科举考试时,负责监试之官员。宋史·选举志二:“凡覆试,令宰执出题,不许都司干预,仍日轮臺諫一员,帘外监试。” 清 翟灏 通俗编·仕进:“监试等不预考校,谓之帘外,则凡预考校官,时亦当谓之帘内,今称内帘外帘,盖承之也。”参见“ 帘官 ”。
《國語辭典》:帘官(簾官)  拼音:lián guān
科举时代乡会试贡院内的官员。分内、外帘,在外监试的官员称为「外帘」,在内阅卷的称为「内帘」。因皆不得出堂帘之外,故统称为「帘官」。
《漢語大詞典》:疏帘(疏簾)
亦作“踈帘”。 指稀疏的竹织窗帘。 宋 张耒 《夏日》诗之一:“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清 蒋溥 《桐花歌》:“踈帘一幅 瀟湘 雨,老鶯作歌雏燕舞。”
分類:稀疏窗帘
《骈字类编》:一帘(一帘)
元 刘秉忠 有怀遂长老四首 其四 堂上笙歌醉耳红,牡丹香散一帘风。
元 刘因 五月二十三日登城楼 独倚危阑数鬓毛,一帘轻燕晚凉高。
金 吕中孚 炉火已残灯未烬,一帘疏竹白萧萧。
元 王恽 洛中吟 读罢适然清兴远,一帘花影晓光红。
宋 黄庚 至后 雨气一帘润,云意千山深。
《漢語大詞典》:卷帘(卷簾)
卷起或掀起帘子。《乐府诗集·杂曲歌辞·西洲曲》:“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緑。” 五代 张泌 《江城子》词:“睡起卷帘无一事,匀面了,没心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那时许多星官神将早排列在阶下。只听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班。’”
《骈字类编》:帘捲(帘捲)
宋史礼志前导官导皇帝入小次帘降俟太上皇帝即御坐小次帘捲前导官导皇帝稍前躬奏圣躬万福讫复位华白居易闲卧诗帘捲侵床日屏遮入座风 郭夔九 山诗见镜开下 杜牧题陵阳王氏水居诗帘捲平芜远接天暂宽行役到樽前胡
郑谷 牡丹诗 画堂帘捲张清宴,含香带雾情无限。
曾独不见诗窗残夜月人何处帘捲春风燕复来
《國語辭典》:垂帘(垂簾)  拼音:chuí lián
1.放下帘子。指閒居无事。《南史。卷三五。顾觊之传》:「御繁以约,县用无事。昼日垂帘,门阶闲寂。」
2.女后辅助幼主临朝听政。《旧唐书。卷五。高宗本纪下》:「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
《漢語大詞典》:帘钩(簾鈎)
卷帘所用的钩子。 唐 王昌龄 《青楼怨》诗:“肠断关山不解説,依依残月下帘钩。”随园诗话卷八引 清 陈以刚 诗:“ 六朝 山立帘钩外,万卷书横簿领中。” 杨朔 《金字塔夜月》:“这几句话好像一把帘钩,轻轻挂起遮在我眼前的帘幕。”
分類:帘钩钩子
《國語辭典》:湘帘(湘簾)  拼音:xiāng lián
用湘妃竹编成的帘子。元。赵孟頫 即事诗:「湘帘疏织浪纹稀,白苧新裁暑气微。」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你看寂寂寥寥,湘帘昼卷,想是香君春眠未起。」
《骈字类编》:帘前(帘前)
唐 郑谷 献制诰杨舍人 窗下调琴鸣远水,帘前睡鹤背秋灯。
《漢語大詞典》:重帘(重簾)
一层层帘幕。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夜来皓月纔当午,重帘悄悄无人语。” 明 何景明 《后别思赋》:“开重帘之华灯,飞逸翰于清讌。” 清 厉鹗 《春寒》诗:“梨花雪后酴醿雪,人在重帘浅梦中。”
分類:层层帘幕
《漢語大詞典》:画帘(畫簾)
有画饰的帘子。 唐 杜牧 《怀锺陵旧游》诗之三:“一声明月採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 宋 晏几道 《菩萨蛮》词之三:“红日又平西,画帘遮燕泥。” 廖仲恺 《临江仙·题柳亚子江楼秋思图》词:“万里 长江 排闥入,画帘高卷秋明,西风鱸膾耐人寻。”
分類:画饰帘子
《骈字类编》:帘影(帘影)
唐 刘希夷 晚春 庭阴幕青霭,帘影散红芳。
唐 元稹 月三十韵 翡翠通帘影,琉璃莹殿扉。
唐 白居易 宿东亭晓兴 窗声度残漏,帘影浮初旭。
唐 雍陶 明月照高楼 朗月何高高,楼中帘影寒。
《国语辞典》:绣帘(绣帘)  拼音:xiù lián
彩饰华丽的帘幕。宋。柳永〈西江月。凤额绣帘高卷〉词:「凤额绣帘高卷,兽镮朱户频摇。」《三国演义》第八回:「卓方食,布偷目窃望,见绣帘内一女子往来观觑,微露半面,以目送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