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远古帝王,名放勋。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族首领。初居于陶,后迁居唐,故称陶唐氏,史称唐尧。相传曾设官掌时令,定历法。命鲧治洪水未成。咨询于四岳,选择舜为继承人。察舜行事三年,命舜摄政。死后由舜继位,史称禅让。一说,尧晚年德衰,为舜所囚而夺其位。
全上古三代文·卷一
帝姓伊祁,名放勋,帝喾子,兄帝挚封为唐侯,以帝挚之九年受禅,号陶唐氏。以火德王,都平阳。或云以土德王。在位七十年而舜摄,又二十八年崩,年百七十。(谥曰尧。)
《漢語大詞典》:帝勋(帝勳)
亦作“ 帝勛 ”。 指 帝尧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钦明文思安安。”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 帝勛 。”《旧唐书·礼仪志二》:“合宫听朔,阐 皇轩 之茂范;灵府通和,敷 帝勛 之景化。”
分類:帝尧
《漢語大詞典》:尧陵(堯陵)
帝尧 陵墓。在今 山西省 临汾县 东北七十公里 郭村 西隅 涝河 北侧。陵前有祠,传为 唐 初所建。自 元 历 清 ,多次重修,至今完好。按,古籍多载 尧陵 在 山东 菏泽 与 濮县 (今属 河南省 )交界处。因 河 水泛滥,今遗迹无存。依古史“ 尧 都 平阳 ”之说,陵墓宜在 山西 。参阅史记·五帝本纪水经注·河水四《嘉庆重修一统志·平阳府》
《漢語大詞典》:尧老(堯老)
帝尧 与 老子 的并称。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绰〈杂述〉》:“冏冏秋月明,凭轩咏 尧 老 。”
分類:帝尧老子
《國語辭典》:伊耆氏  拼音:yī qí shì
1.传说中的上古帝王。一说为神农氏,一说为帝尧。
2.职官名。周代设置,掌授杖。《周礼。秋官司寇。伊耆氏》:「伊耆氏掌国之大祭祀,共其杖咸,军旅授有爵者杖,共王之齿杖。」
《漢語大詞典》:八眉
八字眉。传说 帝尧 八眉。尚书大传卷五:“ 尧 八眉, 舜 四瞳子……八眉者如八字。”一说,八采眉。孔丛子·居卫:“昔 尧 身修十尺,眉乃八彩。”
分類:帝尧
《漢語大詞典》:陶唐歌
《击壤歌》。相传 帝尧 时,有老人击壤而作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辞内容反映了对没有暴政、没有王税的理想社会的歌颂和向往。 清 徐夔 《苦热》诗:“安得白雨洒秋令,击壤一和 陶唐 歌。”
《漢語大詞典》:帝娥
指 帝尧 二女。古代传说 舜 死于 苍梧 ,二妃 娥皇 、 女英 ( 帝尧 之女)寻至南方,死于 江 湘 之间,为 湘水 女神。 唐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 嬴女 停吹 降浦 簫, 帝娥 净掩空波瑟。”
《国语辞典》:盥耳山栖(盥耳山栖)  拼音:guàn ěr shān qī
传说许由不接受帝尧的禅让,到箕山下农耕,在颍水边洗耳,以免受污染。盥耳山栖比喻隐居不作官。《后汉书。卷五二。崔骃传》:「故士或掩目而渊潜,或盥耳而山栖。」
《国语辞典》:许由弃瓢(许由弃瓢)  拼音:xǔ yóu qì piáo
帝尧时高士许由常用手捧水喝,别人送他瓢,他用过后挂在树上。后嫌风吹瓢动之声太吵,就把瓢扔掉。典出《太平御览。卷七六二。器物部。瓢》。后比喻隐逸傲世。如:「他的性格高洁,不屑与人同流合污,终致许由弃瓢,退出政坛,不再与闻国事。」
《国语辞典》:许由洗耳(许由洗耳)  拼音:xǔ yóu xǐ ěr
许由归隐山林,优游自得,听到帝尧欲让位于己,便感到耳朵受到污染,因而临水洗耳。典出汉。蔡邕《琴操。卷下。河间杂歌。箕山操》。后以许由洗耳比喻心性旷达,超脱于物外,而以接触尘俗之物为耻。《孟子。尽心上》「古之贤士何独不然」句下汉。赵岐。注:「乐道守志,若许由洗耳,可谓忘人之势耳。」
《国语辞典》:尧阶蓂荚(尧阶蓂荚)  拼音:yáo jiē míng jiá
相传帝尧殿前土阶三尺,下生有蓂荚草。每逢初一,便一天生一片叶子;逢十五,则一天掉落一片叶子,依此循环不息。见《幼学琼林。卷四。花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