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222  223  224  225  226  228  229  230  23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三社
三夫人
三恨
五色土
五冕
危主
玺符
徙御
罔主
岁驾
铜龙门
廷寄
密对
密谏
内堂
《漢語大詞典》:三社
(1).指大社、王社、亳社,为天子所立。通典·礼五:“ 周 制,天子立三社。《祭法》云:王为羣姓立社,曰大社,於库门内之西立之;王自为立社,曰王社,於籍田立之;亡国之社,曰亳社,庙门之外立之。”
(2).指国社、侯社、亳社,为诸侯所立。通典·礼五:“诸侯立三社。《祭法》云:诸侯为百姓立社,曰国社,於皋门之西立之;自为立社,曰侯社,亦於籍田中立之;亳社。”原注:“立处盖与天子同。”
《漢語大詞典》:三夫人
古代天子后宫分主六宫之官。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 孔颖达 疏:“后之六宫在王之六寝之后……其三夫人虽不分居六宫,亦分主六宫之事。或二宫则一人也,或犹如三公分主六卿之类也。”三夫人之号,代有更易。南史·后妃传序:“ 晋武帝 采 汉 魏 之制:置贵嬪、夫人、贵人,是为三夫人,位视三公……及 孝武 孝建 三年,省夫人,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嬪比丞相,贵人比三司,以为三夫人。”
《漢語大詞典》:三恨
(1).三件憾事。 唐 薛元超 以不得进士擢第,不得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为三恨。见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上。
(2).三件憾事。 唐 时 吐蕃 乞立赞 以不知天子丧,不及吊;山陵崩,不及赙;不知 德宗 即位,而发兵攻 灵州 ,入 扶 、 文 ,侵 灌口 为三恨。见新唐书·吐蕃传下
《漢語大詞典》:五色土
古代帝王铺填社坛用的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分封诸侯时,王者按封地所在方位取坛上一色土授之,供在封国内立社之用。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 传:“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 孔颖达 疏:“《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 汉 蔡邕 独断:“天子大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受天子之社土,以所封之方色。”
《漢語大詞典》:五冕
古代帝王祭祀时戴的五种礼冠,指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周礼·夏官·弁师:“掌王之五冕,皆玄冕朱里延纽。” 郑玄 注:“冕服有六,而言五冕者,大裘之冕盖无旒,不联数也。”参阅周礼·春官·司服
《漢語大詞典》:危主
濒于危亡的君主。管子·任法:“倍其公法,损其正心,专听其大臣者,危主也。”
《漢語大詞典》:玺符(璽符)
犹印信。天子所用。史记·文帝本纪:“太尉乃跪上天子璽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设朝》:“寻访,加体黄袍,嵩呼拜舞,百忙难把璽符让。”
分類:印信帝王
《漢語大詞典》:徙御
谓帝王出行。魏书·尒朱荣传:“朕徙御北徂,劬劳鞍甲。”
分類:帝王出行
《漢語大詞典》:罔主
欺骗君主。《南齐书·谢超宗传》:“ 彖 ( 袁彖 )匿情欺国,爱朋罔主,事合极法,特原收治,免官如案,禁錮十年。”
分類:欺骗帝王
《漢語大詞典》:岁驾(歲駕)
帝王每年的出巡。宋书·良吏传序:“左右无幸謁之私,闺房无文綺之饰,故能戎车岁驾,邦甸不扰。”南齐书·高帝纪下:“末路屯夷,戎车岁驾,诚籍时来之运,实资士民之力。” 元 贡师泰 《上京大宴和樊时中侍御》:“岁驾严先蹕,居人望左纛。”
《國語辭典》:铜龙门(銅龍門)  拼音:tóng lóng mén
古代太子宫门上雕有铜制龙首,故称太子宫门为「铜龙门」。南朝齐。陆厥〈奉答内兄希叔〉诗:「属叼金马署,又点铜龙门。」
《漢語大詞典》:廷寄
清 时皇帝的谕旨,分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交内阁发布,廷寄由军机大臣专寄给外省将军、都统、督、抚、钦差等大员,开首有“军机大臣奉面諭旨”等字样。 清 赵翼 檐曝杂记·廷寄:“军机处有廷寄諭旨,凡机事虑漏泄不便发抄者,则军机大臣面承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用办理军机处银印鈐之,交兵部加封,发驛驰递……此例自 雍正 年间始,其格式乃 张文和 所奏定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江南军政。”
《漢語大詞典》:密对(密對)
秘密回答皇帝的垂问。后汉书·延笃传:“帝数问政事, 篤 诡辞密对,动依典义。”
《漢語大詞典》:密谏(密諫)
暗中对帝王进行规劝。三国志·魏志·桓阶传:“ 阶 数陈 文帝 德优齿长,宜为储副,公规密諫,前后恳至。”北史·文苑传·王褒:“ 褒 性谨慎,知 元帝 多猜忌,弗敢公言其非。后因清闲,密諫,言辞甚切。”
《國語辭典》:内堂(內堂)  拼音:nèi táng
旧式合院房屋内,二进之后的正屋。《儒林外史》第一○回:「两公子走进内堂,见蘧公孙在那里,三太太陪著。」《儿女英雄传》第一七回:「老太太一定在内堂,望姑娘叫人通报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