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242  243  244  245  246  248  249  250  251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清銮
三内
三削
四饭
天瞩
十二女
石策
圣胤
圣勋
上囿
升驭
升统
顺游
桥冢
莅阼
《漢語大詞典》:清銮(清鑾)
指皇帝的车驾。 唐 张九龄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一月朔巡狩,羣后陪清鑾。”
分類:车驾帝王
《漢語大詞典》:三内
皇帝的居处称大内。 唐 代大内以 太极宫 为西内、 大明宫 为东内、 兴庆宫 为南内,合称三内。旧唐书·僖宗纪:“初 黄巢 据京师,九衢三内,宫室宛然。”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三内:“西内,东内,南内。”
《漢語大詞典》:三削
古代天子对诸侯考绩,无功者即予削黜。一削地,二削爵,三削而地尽,合称三削。见 汉 班固 《白虎通·考黜》。 汉 王符 潜夫论·三式:“必有功於民,乃得保位,故有考绩、黜刺、九锡、三削之义。”
《漢語大詞典》:四饭(四飯)
(1).古代天子每天的四餐。 汉 班固 《白虎通·礼乐》:“王者所以日食者何?明有四方之物,食四时之功也……王平居中央,制御四方。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餔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器用·四饭:“王者平旦食,昼食,脯食,暮食,凡四饭;诸侯三饭;卿大夫再饭。”
(2).天子进食时奏乐的乐官名。论语·微子:“大师 挚 适 齐 ,亚饭 干 适 楚 ,三饭 繚 适 蔡 ,四饭 缺 适 秦 。” 朱熹 集注:“亚饭以下,以乐侑食官。 干 、 繚 、 缺 ,皆名也。”
(3).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漢語大詞典》:天瞩(天矚)
天子的垂爱关注。 南朝 齐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去肃表乎时训,行庆动於天瞩。” 南朝 梁 江淹 《为萧重让扬州表》:“写魂誓胆,庶留天瞩。”
《漢語大詞典》:十二女
指古代天子所娶的十二个妻妾。汉书·王莽传上:“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春秋説云天子十二女,诸侯九女,考之情理,不易之典也。” 卢弼 集解:“《春秋纬·保乾图》曰:‘唯天子娶十二女。’……后汉书·荀爽传:‘故天子娶十二,天之数也;诸侯以下各有等差,事之降也。’”
《漢語大詞典》:石策
古代帝王封禅用的玉册。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石策紫泥,绳金玉刺。”
《漢語大詞典》:圣胤(聖胤)
旧称皇帝的后嗣。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内监·内廷豢畜:“又猫性最喜跳驀,宫中圣胤初诞未长成者,间遇其相遘而争,相诱而嗥,往往惊搐成疾。”
《漢語大詞典》:圣勋(聖勳)
帝王的功业。 唐 于邵 《降诞颂》:“纘武继文,时惟圣勋。”
分類:帝王功业
《漢語大詞典》:上囿
天子游猎的园林。 汉 班固 《西都赋》:“西郊则有上囿禁苑,林麓藪泽,陂池连乎 蜀 汉 ,繚以围墙,四百餘里。”
《漢語大詞典》:升驭(升馭)
帝王去世的婉辞。 明 顾绛 《刘谏议蕡祠》诗:“一自 德陵 升驭后,山河祠庙总沦倾。”
《漢語大詞典》:升统(升統)
皇帝即位掌政。
分類:帝王元年
《漢語大詞典》:顺游(順遊)
指帝王车驾应时出廵。 唐 李华 《含元殿赋》:“校人掌马,天駟在闲。以备顺游,放牧其间。望我鑾和,陟彼高山。”参见“ 顺动 ”。
《漢語大詞典》:顺动(順動)
谓顺应事物固有的规律而运动。语本《易·豫》:“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汉 蔡邕 《汉太尉杨公碑》:“及至太尉,四时顺动,三光耀润,羣生丰遂,太和交薄。” 北周 庾信 《贺新年表》:“臣等言:臣闻天地顺动,则雷出为豫。”后多指帝王车驾应时而动。 南朝 宋 颜延之 《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暉膺顺动,清蹕巡广廛。”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元年:“必若戎輅亲行,宜且驻蹕 澶渊 。但郛郭非广,久聚大众,深恐不易。况冬候犹远,顺动之事,更望徐图。”
《漢語大詞典》:桥冢(橋塚)
指帝王陵墓。 宋 沈遘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伏以 荆山 之鼎既成,空瞻桥塚;帝所之游不返,孰问钧天?”参见“ 桥陵 ”。
《漢語大詞典》:桥陵(橋陵)
(1).即 黄帝 陵。在 陕西省 黄陵县 桥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参见“ 桥山 ”。
(2). 唐睿宗 李旦 陵。在 陕西省 蒲城县 北 丰山 。旧唐书·玄宗纪上:“丙午,葬 睿宗大圣贞皇帝 于 桥陵 。”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恩旨陪葬於 桥陵 ,不祔不从,古之道也。”
(3).泛指帝王陵墓。 清 赵翼 《题明太祖陵》诗:“桥陵曾借神僧穴,易代犹闻禁採樵。”
《漢語大詞典》:莅阼(涖阼)
亦作“ 涖祚 ”。帝王登位执政。阼,帝王嗣位或祭祀时所登的台阶。礼记·文王世子:“ 成王 幼,不能涖阼。 周公 相,践阼而治。” 郑玄 注:“涖,视也。不能视阼阶,行人君之事。”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问目答罗鼎臣》:“逮后 哲宗 涖祚, 夏 主 秉常 来求 藺州 、 米脂 等五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