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840,分323页显示  上一页  267  268  269  270  271  273  274  275  27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饫礼
玉堂麻
玉蚤
鱼鳞刀
籞囿
御妓
谕祭文
御像
御旨
御状
御纂
鹓舆
鷩衣
璧仪
嬖御士
《漢語大詞典》:饫礼(飫禮)
见“ 飫礼 ”。
亦作“ 飫礼 ”。 古代天子诸侯为讲军旅、议大事、昭明大节而立着举行的宴礼。《诗·小雅·常棣》“饮酒之飫” 毛 传“飫,私也” 汉 郑玄 笺:“私者,图非常之事,若议大疑於堂,则有飫礼焉。”国语·周语下“夫礼之立成者为飫” 三国 吴 韦昭 注:“飫礼所以教民敬式,昭明大体而已。”
《漢語大詞典》:玉堂麻
翰林院代拟的诏令。麻,指皇帝颁诏用的麻纸。 明 高启 《送王检校錡赴北平》诗:“莫道穷边成久别,待君归草玉堂麻。”参见“ 玉堂 ”。
《國語辭典》:玉堂  拼音:yù táng
1.富贵之家。唐。张柬之东飞伯劳歌〉:「窈窕玉堂褰翠幕,参差绣户悬珠箔。」
2.嫔妃居住的地方。《汉书。卷八五。谷永传》:「深惟日食再既之意,抑损椒房玉堂之盛宠。」
3.宫殿的美称。汉。扬雄 解嘲:「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
4.古代官署。汉代侍中有玉堂署。《汉书。卷七十五。李寻传》:「食太官,衣御府,久污玉堂之署。」
5.北宋太宗淳化年间,赐翰林「玉堂之署」四字,后遂用玉堂代称翰林院。宋。黄庭坚 病起荆江亭即事诗十首之七:「玉堂端要真学士,须得儋州秃鬓翁。」
6.神仙居住的地方。晋。庾阐 游仙诗:「神岳竦丹霄,玉堂临雪岭。」
《漢語大詞典》:玉蚤
亦作“ 玉爪 ”。 汉 代皇帝所乘舆辇的三种华盖之一。后汉书·舆服志上“﹝耕车﹞有三盖” 南朝 梁 刘昭 注:“《新论》: 桓谭 谓 扬雄 曰:‘君之为黄门郎,居殿中,数见舆輦,玉蚤、华芝及凤凰三盖之属,皆玄黄五色,饰以金玉、翠羽珠络、锦绣茵席者也。’”文选·班固〈西都赋〉“张凤盖” 唐 李善 注引作“玉爪”。
《漢語大詞典》:鱼鳞刀(魚鱗刀)
刀鞘以鲨鱼皮为饰的宝刀。一般为帝王所用。语本后汉书·舆服志下:“佩刀,乘舆黄金通身貂错,半鮫鱼鳞,金漆错,雌黄室,五色罽隐室华。诸侯王黄金错,环挟半鮫,黑室。”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王者苟不死,腰下鱼鳞刀。”
《漢語大詞典》:籞囿
古代帝王的禁苑。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此外有夫人李、佛手柑、菩提果,皆籞囿中佳植也。”
分類:帝王禁苑
《漢語大詞典》:御妓
帝王家的乐妓。晋书·桓伊传:“帝善其调达,乃敕御妓奏笛。 伊 又云:‘御府人於臣必自不合,臣有一奴,善相便串。’”
《漢語大詞典》:谕祭文(諭祭文)
文体名。天子遣使下祭的文辞。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谕祭文》:“按諭祭文者,天子遣使下祭之词也。或施诸宗室妃嬪;以明亲亲,或施诸勋臣大臣,以明贤贤。”
《漢語大詞典》:御像
帝王等封建统治者的画像。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今京师 定力院 有 太祖 御像。” 令狐弦 《商人哲学》:“最近 北京市 特种工艺公司就索性让象牙雕刻艺人雕刻起 清 朝 慈禧皇太后 的御像来了。”
《國語辭典》:御旨  拼音:yù zhǐ
皇帝下的命令。
《國語辭典》:御状(御狀)  拼音:yù zhuàng
向皇帝告的状子。如:「帝王时代,人民有冤难伸时,唯有以告御状来获得申诉的机会。」
分類:帝王
《漢語大詞典》:御纂
谓皇帝诏命编纂。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叙》:“凡御纂羣经,皆采 汉 宋 先儒之説,参攷异同,务求至当,远绍千载之薪传,为万世不刊之鉅典焉。”
《漢語大詞典》:鹓舆(鵷輿)
以凤凰为饰的车舆。天子所乘。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乃排青幌,摇朱舄,戒鵷舆,静鸞掖。”
《國語辭典》:鷩衣  拼音:bì yī
古时帝王祭祀祖先及飨射时穿戴的冕服。
《國語辭典》:鷩冕  拼音:bì miǎn
鷩,绣有雉鸟的礼服;冕,冠冕。「鷩冕」指古时天子祭祀先祖及飨射时所穿戴的冕服。
《漢語大詞典》:璧仪(璧儀)
日月的仪则。喻帝王的威仪。 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 尧 舜 垂拱,焕彼前闻。今惟圣歷,万代一君。璧仪照气,玉井珠分。德合天地,道方 华 勋 。”
《漢語大詞典》:嬖御士
受君主宠爱的小臣。逸周书·祭公:“汝无以嬖御士疾大夫卿士。”《礼记·缁衣》:“毋以嬖御士疾庄士大夫卿士。” 郑玄 注:“嬖御士,爱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