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词典
帷裳
《國語辭典》:帷裳  拼音:wéi cháng
1.古代朝祭的衣服。用整片布制成,没有裁剪车缝。《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三国魏。何晏。集解:「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2.车子的帷幔,有障蔽的功用。《诗经。卫风。氓》:「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后汉书。卷三一。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
《漢語大詞典》:帷墙(帷牆)
亦作“帷墙”。
(1).障隔内外的帷幔。如墙,故称。借指深宫内院。吕氏春秋·任数:“十里之间,而耳不能闻;帷墙之外,而目不能见。”汉书·诸侯王表:“生於帷墙之中,不为士民所尊。”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皆盛僕马,修衣裳,美珠玉,饰帷墙,出媚君上,入欺父兄。”
(2).指弄臣、妻妾。文选·邹阳〈于狱中上书自明〉:“今人主沉諂諛之辞,牵於帷墙之制。” 李善 注:“《汉书音义》曰:言为左右便辟侍帷墙臣妾所见牵制。” 李周翰 注:“帷墙,妻妾所居也。”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若乃忘地道之博岂,而心制於帷墻,则所见滋褊。”
(3).比喻伪装。 清 黄宗羲 《御史余公墓志铭》:“妖人讖纬,首鼠阴阳,布雾千里,朝士趋蹌。公独曰否,抉其帷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