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八卦阵(八卦陣)  拼音:bā guà zhèn
一种以八卦图形为依据,五行相生相剋为原理所排成的阵式。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一折:「端的是八卦阵图,千员骁将,施谋用计,阿者他保护著唐朝社稷。」
《国语辞典》:鼻咽癌  拼音:bí yān yán
病名。鼻咽部黏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是常见的癌症,病人大多是男性。常表现鼻塞、流鼻血、耳鸣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以放射线合并化学药物为主。
《國語辭典》:胆结石(膽結石)  拼音:dǎn jié shí
病名。因胆汁成分不正常,使钙质、胆固醇或胆红素等物质沉淀在胆囊或胆管,其质如石,故称为「胆结石」。
《漢語大詞典》:调频收音机(調頻收音機)
接收调频广播节目的收音机。常见的调频收音机,按电路运用原理可分为超外差式的和超再生式的。
《國語辭典》:电表(電表)  拼音:diàn biǎo
用來计量电能消耗量或量测电量大小的装置。如计量家庭用电度數的瓦时计、量测电压或电流的电压表或电流表等。
《国语辞典》:臭氧层(臭氧层)  拼音:chòu yǎng céng
气象学称上层大气中常见的一层,其间臭氧有显著集中现象,对大气辐射平衡关系很重要。此域大致在十与五十公里之间,最大臭氧集中区约在二十与二十五公里之间。
《國語辭典》:词缀(詞綴)  拼音:cí zhuì
为附加在词根上的构词成分,词义虚化,构词能力强,有前缀、中缀、后缀三种。如「老虎」的「老」、「糊里糊涂」的「里」、「花儿」的「儿」。
《漢語大詞典》:浅熟(淺熟)
谓浅近常见。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二:“此三句亦平常浅熟,意虽非恶劣,究属疲庸,不谓 梦窗 蹈之。”
分類:浅近常见
《漢語大詞典》:硇砂
矿物名。通常见于近代火山活动区,由火山喷出的氯化铵气体凝华而成。在工农业及医药上都有广泛的用途。也称卤砂。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五·硇砂:“硇砂性毒,服之使人硇乱,故曰硇砂。”
《漢語大詞典》:片理
变质岩中常见的一种小型构造型态。是由岩石中片状、板状和柱状矿物(如云母、角闪石等)在定向压力下重新结晶,垂直压力方向成平行排列而形成。是区别于其他岩类和识别不同变质岩的重要特征。
《國語辭典》:湿疹(溼疹)  拼音:shī zhěn
皮肤上出现水泡、鳞屑、结痂、局部发痒及烧灼感的一种炎症病变。
《國語辭典》:蜀犬吠日  拼音:shǔ quǎn fèi rì
四川多云雾,偶而太阳破云而出,不常见到太阳的蜀犬,竟受惊吓而向日狂吠。语本唐。岑参〈招北客文〉:「终年霖霪,时复日出,狺狺诸犬,向天吠日。」后用以比喻少见多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类》:「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
《國語辭典》:少见多怪(少見多怪)  拼音:shǎo jiàn duō guài
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少所见,多所怪,见橐驼,言马肿背。」讥人识见不广,遇事多以为可怪。《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谁知那儿的百姓,少见多怪,每日三五成群,在店门口儿拥挤观看,其中还有口出不逊者。」《黄绣球》第二六回:「这都是我们地方上民俗野蛮,少见多怪,惊吓了夫人小姐,且请宽容,不必动气。」
《漢語大詞典》:三合板
用三层薄木胶合而成的板材。是最常见的一种胶合板。
《國語辭典》:狂犬病  拼音:kuáng quǎn bìng
病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常见于猫、狗、牛、羊等家畜,人或其他牲畜被患病的牲畜咬时,亦可能感染。狂犬病毒进入动物体内,可潜伏四至六周。症状为食欲不振、发烧、头痛、狂叫、见水即产生咽喉痉挛,最后全身麻痹而死。治疗的方法是在三天内注射抗毒血清。也称为「恐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