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冷字
离合诗
六阳会首
《國語辭典》:冷字  拼音:lěng zì
生僻不常用的字。如:「写文章刻意使用冷字,使读者失去阅读乐趣,可就得不偿失了。」《镜花缘》第一七回:「若认几个冷字,不论腹中好歹,就要假作高明,混充文人,只怕敝处丫环小厮比妳们还高哩!」
《國語辭典》:离合诗(離合詩)  拼音:lí hé shī
杂体诗名。体法有数种,为一种文字游戏。特点是逐字相拆合,以成诗文,汉、魏、六朝时最盛。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明诗》:「至于三六杂言,则出自篇什;离合之发,则明于图谶。」
《國語辭典》:六阳会首(六陽會首)  拼音:liù yáng huì shǒu
中医诊脉,有手三阳、足三阳六脉,六阳脉都集中于头部,故以六阳会首代指人头。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若是我抢将他女孩儿来,输我这六阳会首。」也作「六阳魁首」、「六阳首级」。
《漢語大詞典》:六阳(六陽)
(1).中医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足三阳(阳明、太阳、少阳)六经脉,谓之六阳,见灵枢经·经脉。六阳经脉皆聚于头部,故亦称头为六阳或六阳会首、六阳魁首。 元 李寿卿 《伍员吹箫》第三折:“有一个渔翁只为着一时意气,自刎了六阳的那首级。”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将你那血沥沥六阳,涴了我明滉滉钢刀。”
(2).古以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十一月至来年四月为阳气上升之时,合称六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唐 孔颖达 疏:“天地之气谓之阴阳,一年之中或升或降。故圣人作象,各分为六爻,以象十二月。阳气之升,从十一月为始,阳气渐升,阴气渐下;至四月,六阳皆升,六阴皆伏。至五月,一阴初升,阴气渐升,阳气渐伏;至十月,六阴尽升,六阳尽伏。”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之一:“斗杓旋子,月当三统之先;昴宿殷宵,序属六阳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