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干 → 乾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明衣  拼音:míng yī
1.斋戒时,浴后所穿的衣服。《论语。乡党》:「吉月必朝服而朝,齐必有明衣布。」
2.丧衣,死者殓前所穿的内衣。《仪礼。士丧礼》:「明衣裳用布,髺笄用桑,长四寸纋中。」
3.神明之衣。《穆天子传》卷六:「昧爽,天子使嬖人赠田文锦明衣九领。」
《國語辭典》:拆洗  拼音:chāi xi
拆补洗濯衣服被褥等。拆开可洗濯的部分来清洗。如:「拆洗被单。」「拆洗冷气机。」《西游记》第四一回:「那包袱也无甚么值钱之物,左右是和尚的破偏衫,旧帽子,背进来拆洗做补衬。」
《漢語大詞典》:净净
亦作“净凈”。 洁净,干净。古文苑·董仲舒〈山川颂〉:“鄣防止之,能浄浄,既似知命者。”按,净净,《春秋繁露·山川颂》作“清浄”。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山气清新,丝毫城市文明的浊气,都已洗濯净净。”
分類:洁净干净
《國語辭典》:白净(白淨)  拼音:bái jìng
形容面容洁白乾净。《红楼梦》第一九回:「一面看那丫头,虽不标致,倒还白净,些微亦有动人处,羞的脸红耳赤,低首无言。」《文明小史》第三九回:「果然有这样一个闺女,皮色呢倒也很白净,只是招牙露齿的。」
《漢語大詞典》:余杯(餘杯)
指未喝干净的酒,残酒。 唐 杜审言 《宿羽亭侍宴应制》诗:“圣情留晚兴,歌管送餘杯。” 唐 杜甫 《客至》诗:“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餘杯。”
《國語辭典》:清除  拼音:qīng chú
全部清理扫除。《三国志。卷十五。魏书。司马朗传》:「清除群秽,广举贤士。」
《國語辭典》:清洗  拼音:qīng xǐ
清除洗刷。如:「他将杯子放在水龙头底下清洗乾净。」
《漢語大詞典》:洁除(潔除)
清除,使干净。 叶圣陶 《线下·一个青年》:“西风的吹拂是春阳的洁除使;树叶的凋零与百草的枯萎是萌芽的先事预备。”
分類:清除干净
《漢語大詞典》:吹净
用一股空气流打扫干净(满是灰尘的地方)
《漢語大詞典》:光光乍
(1).端正干净貌。 明 汤显祖 《邯郸记·入梦》:“帽儿抹的光光乍,灯儿照的娇娇姹。”
(2).指和尚或尼姑。 明 陈汝元 《红莲债》第一折:“我指望嫁个风流佳壻,不想撞着你这个光光乍,教我如何结果!” 明 太平野史 《朝天子·嘲尼姑》曲:“本是个女娃,模样儿似花。怎不把郎君嫁?多因父母念头差,抛捨做光光乍。”
(3).象声词。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一折:“鼓儿敲打的鼕鼕乍,鐃鈸儿拍打的光光乍,木鱼儿瓜打的膨膨乍。”
《漢語大詞典》:销荡(銷盪)
亦作“ 销盪 ”。 消除干净。 唐 韩愈 《郴州祈雨》诗:“旱气期销荡,阴官想骏奔。” 唐 白居易 《黜子书策》:“况百氏之殊文诡製,得不藏匿而销盪乎?”一本作“ 销荡 ”。
分類:消除干净
《漢語大詞典》:静洁(静潔)
亦作“静絜”。
(1).清明。史记·五帝本纪:“ 舜 曰:‘嗟! 伯夷 ,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直哉惟静絜。’” 张守节 正义:“静,清也。絜,明也。”按,书·舜典作“夙夜惟寅,直哉惟清。” 孔 传:“言早夜敬思其职,典礼施政,教使正直而清明。”
(2).干净清洁。《淮南子·本经训》:“静洁足以享上帝,礼鬼神,以示民知俭节。”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牲肥酒香,罇爵静洁。”
《漢語大詞典》:净器
(1).干净的容器。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二:“易器淘治,沙汰之,澄去垢土,泻清汁於浄器中。”
(2).供佛的法器。法苑珠林卷三六:“恭敬此华,不以足蹈及跨华上,如法执取安置浄器。”
《漢語大詞典》:利净
干净整齐。《中国民间故事选·天牛郎配夫妻》:“ 织女 从荷包里掏出个花手巾来,一往开铺,在上头轻轻吹了口气,眼前就出现了一间利净的房子。”
分類:干净整齐
《國語辭典》:涸渔(涸漁)  拼音:hé yú
将水排乾捕鱼。《吕氏春秋。有始览。应同》:「乾泽涸渔,则龟龙不往。」《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涸渔则蛟龙不合阴阳,覆巢毁卵则凤皇不翔。」